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林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遗嘱所设基金提供的奖项,每年由4个机沟(瑞典3个,挪威l个)颁发。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在其遗嘱中规定,该奖应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领域内“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瑞典银行在1968年增设一项经济科学奖,1969年第一次颁奖。 诺贝尔在其遗嘱中所提及的颁奖机构是: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皇家卡罗林外科医学研究院(生理学戴医学奖)和瑞典文学院(文学奖),以及位于奥斯…  相似文献   

2.
世界有多少人获诺贝尔奖?12月10日是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去世的日子。诺贝尔奖从1901年颁奖以来,到去年12月,获奖者已达635人,美国人获诺贝尔奖最多,达205人;英国人占第2位,达86人;德国人占第3位,达71人;法国人占第4位,达46人.非洲...  相似文献   

3.
百年诺贝尔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诺贝尔去世4年后,诺贝尔奖基金会成立,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已走过百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诺贝尔奖?我先作一简介。诺贝尔是瑞典人,1833年生于斯德哥尔摩,他有许多科学发明,最著名的就是无烟火药。1896年,诺贝尔在法国去世,他留下大笔遗产。根据他的遗嘱,每年用约20万美金,分发给在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与和平事业五方面有贡献的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等机构定各类诺贝尔奖,每年在诺贝尔逝世日十二月十日颁发。到目前,自然科学方面已有近400位科学家得奖。最早(19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谁?他就是发现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这位高大、沉默寡言的物理学家,当…  相似文献   

5.
《红领巾》2006,(12):14-17
谁说诺贝尔奖高高在上,现在,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诺贝尔奖主词条创始人:瑞典人诺贝尔诞生日:1901年12月10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是颁奖日奖项: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生理或医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简单了解诺贝尔诺贝尔一家是土生土长的瑞典人。他的父亲是个发明狂,一生中有过不少发明。诺贝尔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科学很有兴趣。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为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所创立,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文学、和平事业及经济学六种奖.每年12月1日颁奖。奖金约20万美元.  相似文献   

7.
1二十世纪诺贝尔化学奖一览诺贝尔奖金从1901年设立以来,迄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一百年来它记录了20世纪的重大科学成就,也包括了上世纪末的一些重要发现。今天,诺贝尔奖金已成为科学界杰出成就的最高象征。诺贝尔奖不仅已成为科学家们的崇高荣誉,其数量多少更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和科技实力的标准。人们在享受着今天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舒适的生活时,不应也不会忘记诺贝尔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和化学家的名字。诺贝尔化学奖设立于1901年。从1901-1999年共颁发了91次(其中八年因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原因而…  相似文献   

8.
《科技文萃》2001,1(1):61-62
诺贝尔奖是根据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遗嘱所设基金提供的奖项(1969年起由5个奖项增加到6个),每年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诺贝尔在其遗嘱中规定,该奖应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领域内“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瑞典银行在1968年增设一项经济科学奖,1969年第一次颁奖。下面是诺贝尔遗嘱全文。  相似文献   

9.
点击     
2006年诺贝尔奖悉数揭晓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是根据A.B.诺贝尔遗嘱所设基金提供的奖项(1969年起由5个奖项增加到6个),每年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诺贝尔在其遗嘱中规定,该奖应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最寂寞的富翁诺贝尔奖是世界众多奖金群中的执牛耳者.可是,这个举世闻名的奖金的创设人——诺贝尔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弥留之际的诺贝尔躺在别墅楼上睡房的床上,一群仆人围站在他的床的四周,但其中没有一个是他的亲人,也没有一个朋友.他的脑溢血病情...  相似文献   

11.
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基金会每年把诺贝尔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奖励世界各地在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上对人类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自1901年起,诺贝尔奖开始颁发,每年都要进行评选。1968年起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每年也要评选,但奖金由瑞典银行提供。诺贝尔奖评选过程: ——诺贝尔奖设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和平5个评委会,每个评委会由5人组成。1968年设立的经济学纪念奖评委会采用同样的组成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一、诺贝尔和诺贝尔算术题诺贝尔奖金是当今国际上享有最高荣誉的奖金.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博士曾荣获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是瑞典的一位著名化学家,生于1833年,死于1896年。诺贝尔一生中有很多发明创造,有大量的财产.他生前决定将遗产的一部分共920万美元作为基金,把它的利息(每年20万美元)不分  相似文献   

13.
大家一定听说过诺贝尔奖吧,这可是全世界瞩目的大奖。对科学家来说,得奖虽然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但是,诺贝尔奖还是让许多人怦然心动。特别是我们中国人一直期盼着: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拿几个“诺贝尔”! 你知道诺贝尔奖的来源吗?No?那我就简单地说说吧——阿尔费里德·伯恩纳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没有妻子、儿女,连亲兄弟也去世了。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取得了成千上万的科研成果,成功地开办了许多工厂,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创立了……  相似文献   

14.
2006年诺贝尔奖评选活动于10月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 在随后的10多天时间里, 各个奖项相继揭晓。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 又全部被美国人收入囊中。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的父亲47年前就是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至此,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共有6对父子、4对夫妻以及1对兄弟先后获得过该奖。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06年的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美国好莱坞著名女星莎朗·斯通将担任颁奖晚会盛典的嘉宾主持。12月10日是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每年的诺贝尔颁奖仪式都安排在这天举行。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奖金的创立人。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  相似文献   

16.
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  相似文献   

17.
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化学家-鲍林河南省商丘师范学校(476000)刘春卉鲍林于1901年生于美国俄勒岗州的波特兰市.受当药剂师的父亲影响,他自幼对配制各种药粉和药膏有浓厚兴趣.在中学时代就表现出在化学和化学实验上的天赋.他于1922年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教科书第108页新选编了《最后的辉煌》一文,文中关于诺贝尔逝世的时间是这样表述的:1896年11月10日,诺贝尔结束了他充满传奇的一生。而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90页的“参考资料”中却这样写道: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金。这两处关于诺贝尔逝世的时间存在着差异,对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证实了诺贝尔逝世的确切时间应该是1896年12月10日。可见,教科书中关于诺贝尔逝世的时间表述有误,应当予以纠正,以免给学生带来知识性的错误。诺贝尔究竟卒于何时@杨丽霞$安徽…  相似文献   

19.
今秋,是美国丰收诺贝尔奖的季节。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大多数奖项。而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依旧没有听到诺贝尔奖的脚步声。于是,像往年一样,关于我国科学家何时能折桂诺贝尔奖的言论再次蜂拥而起,不少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一年一度地准时爆发了。情结本身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如何摆正它。 诺贝尔奖与它的意义 诺贝尔奖是根据105年前去世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一种科学奖项。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在他63年的人生旅途中共获得了 355项发明专利,涉及炸药、合成橡胶、皮革和人造丝等诸多领域。诺贝尔生前经营油田和炸药…  相似文献   

20.
寻访诺贝尔     
栾建军 《科技文萃》2001,1(1):62-64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33年生于斯德哥尔摩。在他63年的人生中,共获得不同国家的发明专利355项。他在军火、石油等方面的投资,使其拥有巨大财富。   去世前,诺贝尔把所有的钱,按当时的兑换率约合8311万美元,留给了一个信托基金会,并立下遗嘱:将本金做投资,其利息每年以奖金的形式授予那些上一年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支持和促进世界和平等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后来又增设了经济学奖),这就是“诺贝尔奖”。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已有706位个人或组织获此殊荣,可以说,百年“诺贝尔奖”浓缩了人类百年的科学史。因此,寻访诺贝尔成为我游历这个国家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