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超出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是《现代汉语词典》对“越轨行为”的解释,而社会学关于该概念的解释是,与一个群体或社会的标准行为或社会的期待相违背的行为就是越轨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反常行为,病态行为,违章违纪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等多属于越轨行为。越轨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但犯罪是属于越轨的极端形式。本文所指学生越轨行为仅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矫正学生越轨行为的艺术辜伟节,耿传安所谓越轨行为,就是指偏离或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中小学生越轨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社会风尚、违反社会公德、违纪、违法等行为。其中违法行为属于极端越轨行为,这里不作深入研究。本文重点所探讨的是学生的一般越轨行为,即...  相似文献   

3.
越轨行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指违反某个群体或社会约定俗成的或者有明文规定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就学生而言,他们的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违背教育机构、学校和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及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行为和现象。一提到越轨行为,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一个调皮、爱出风头、学习成绩差、经常破坏班级秩序的学生的形象。几乎每一个老师都喜欢那些温顺、听话、遵守纪律的学生,而厌烦那些经常有越轨行为的学生。许多老师就认为,正是学生的越轨行为,破坏了课堂秩序,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给别的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有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越轨行为是指背离或违反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其社会规范也有所不同。判别人的行为是否越轨,主要看其是否背离、违反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规范。越轨行为根据背离、违反的社会规范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一般越轨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前者是背离、违反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行为规范,后者则是违反法律规范。中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背离、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  相似文献   

5.
越轨行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指违反某个群体或社会约定俗成的或者有明文规定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就学生而言,他们的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违背教育机构、学校和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及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行为和现象.一提到越轨行为,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一个调皮、爱出风头、学习成绩差、经常破坏班级秩序的学生的形象.几乎每一个老师都喜欢那些温顺、听话、遵守纪律的学生,而厌烦那些经常有越轨行为的学生.许多老师就认为,正是学生的越轨行为,破坏了课堂秩序,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给别的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有的老师甚至认为,一定要严惩学生的各种越轨行为.其实,这都是对学生越轨行为的一种误解,我们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越轨行为.由于大多数人对学生越轨行为的消极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本文在对学生的越轨行为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学生越轨行为的积极方面讲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编剧理论用“舞台”和“角色”的基本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对越轨原因从个人微观的社会学视角加以分析,强调社会化过程对社会成员角色塑造及社会心理形成所具有的决定作用。本根据编剧理论,从人际互动和影响的角度解释了青少年的部分越轨行为,并据此总结建议了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若干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视角的高校学生厌学可以定义为:明知错误而消极或积极地抵触学校教育的某些内容、手段、程序,直接或间接破坏学校教育规范或规章制度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校园涂鸦是高校学生厌学的社会学证据,潜意识目的是宣示对学校课程的不满、借意表达对不文明行为的反对、表达猥亵意念和情绪等。高校学生厌学的本质是一种校园越轨行为。深层次原因是高校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和学生需要的脱节。  相似文献   

8.
正确运用批评手段矫正学生的一般越轨行为康春雷在学生越轨行为管理学上把学生违反道德规范、违犯规章制度和纪律的行为称作一般越轨行为。它包括不道德、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不尊敬父母和师长、没礼貌的行为;厌学、旷课、考试舞弊的行为.酗酒、赌博、打架的行为;不...  相似文献   

9.
黄波 《教书育人》2013,(27):30-31
一失范行为的界定"失范"一词源于希腊文,最早指不守法、尤其指亵渎神的现象。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以此说明"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在当时,由于社会处于变革期,使得控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丧失,这就是失范。如今,高校学生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制度的行为等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  相似文献   

10.
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所实施的,违背一定的社会规范或期待,对本人或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被社会给予否定性评价的行为。青少年学生的越轨行为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从学业成绩不良、考试作弊到逃学、旷课、离家出走。从偷窃、勒索他人财物到恃强凌弱。甚至对他人进  相似文献   

11.
学生越轨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所实施的,违背一定的社会规范或期待,对本人或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被社会给予否定性评价的行为.青少年学生的越轨行为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从学业成绩不良、考试作弊到逃学、旷课、离家出走,从偷窃、勒索他人财物到恃强凌弱,甚至对他人进行暴力攻击,进而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2.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看惯了、说惯了、做惯了的,甚至是“想当然“的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或现象,平时都习以为常,不当回事.事故的发生往往正是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习惯性违章所造成.因此,违章、习惯性违章已成为头号安全敌人,不切实抓好反习惯性违章就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青少年犯错、犯罪等越轨现象正在不断发生并呈上升势头。当人们提及这一问题时,通常涉及到的是那些不符合社会期待的问题少年、问题青年们以及他们不符合社会规范的问题行为。也因此,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研究那些“坏孩子”、“坏学生”,而对同样出现越轨行为的“好学生”却缺少更多的了解以及相应的认识。而事实上,“好学生”的身心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并且需要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一、“好学生”及其越轨行为1.何为“好学生”“好学生”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学校中成绩好、品德佳…  相似文献   

14.
越轨社会学理论对防范学生越轨行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释越轨行为的主要社会学理论包括失范理论、化传递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标签理论和化冲突理论等,研究这些理论对于全面认识和有效防范青少年学生行为越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越轨行为指违背社会规范,破坏社会秩序的反社会行为。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违法行为,如偷窃、赌博、性侵犯等;一类是偏差行为,如逃学、离家出走、打架骂人等。由于道德规范、社会舆论等日常生活模式和态度的约束,偏差行为涉及的范围很大。   一般来说,学生发生越轨行为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观因素:学生发生越轨行为大都与歪曲的自我意志或观念的非优化状态相关。超越客观现实的自我评价,加之自我控制的薄弱,必然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这往往成为行为越轨的心理因素。   客观因素:首先是家庭…  相似文献   

16.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与周围环境发生交往的活动。正常行为是指那些符合人的身心发展和符合社会基本准则的行为;非正常行为是指那些损害人的身心发展和违反社会道德规范与礼仪要求等基本准则的行为,人们称之为“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有的称之为“不良行为”、“过失行为”,前苏联称之为“偏离行为”,在美国则称之为“越轨行为”。“儿童的问题行为”是指儿童的那些妨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需要施以特别教育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所谓“归因”是指对人的行为原因进行解释或推测,以便能对这些行为加以控制。归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情境归在”,即将人的行为原因归结于客观条件或外界环境,如将学生的错误行为归于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另一种是“个人倾向归因”,即将人的行为原因归结于个人本身的特点,如将学生遇到的失败归于智慧、性格、健康等。这两种心理现象,都是认知上的错误,带有片面性或单一性,其实质都  相似文献   

18.
社会失范与越轨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在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旧的规范对人们社会行为的指导作用和制约作用减弱,而新的规范沿不具备制约行为的能力,产生了所谓“规范真空”状态。在社会失范状态下,各种旧的规范、新的规范以及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人们自创的规范杂然关存,越轨行为受到社会规范制裁的力度和几率都大大下降,导致越轨行为的成本大大降低,引发越轨行为大量产生。  相似文献   

19.
社会标签理论认为对于存在越轨行为的学生来说,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或群体对其作出的否定性评价和处置措施,在学生越轨行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慎重,防止轻易给学生贴标签,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客观看待自己的行为及别人的评价,提高自身抵御贴"标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将“班规”转为“个规”“班规”是班主任为了约束学生的行为,达到一定的班级管理目标而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班规”是班级管理的准绳。班级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即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中,我们又会发现,对一些学生来说,有些“班规”形同虚设。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又都有生动多样的世界,用八九条甚至十几条“班规”来涵盖他们思想行为的可行性或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