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果说“仰望”有着精神同义词的话,我想,那应是“憧憬、虔敬、守朴、遵诺、履约、皈依、忠诚……”之类。“仰望”——让人端直和挺拔!它既是自然意义的翘首。又是社会属性的膜拜:它可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动作,亦可象征一代人的文化品性和精神姿势。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观察习惯:看一个人对“星空”的态度——有无“仰”之虔敬。有无和“仰”相匹配的气质……某种意义上,看一个人如何消费星空,便可粗略判断他是如何消费生命的。于一个时代的整体人群而言,亦如此。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艺术产品同物质产品一样,只有通过消费中介才能使其使用价值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但是由于艺术产品的特殊性,作为艺术的消费与作为物质产品的消费又不完全一样,后者是一种物质实用价值的消费,而前者是一种精神价值的消费,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与此同时,它还担负着‘吃u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神圣使命。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它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同样,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  相似文献   

3.
电视文化产业具有物质生产的两象性 ;电视文化产业与经济、科技已经融为一体 ;电视文化是一种生产 ,而且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 ;电视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属性还在于它也代表着未来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方向。由此 ,电视文化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自然有其产业属性。  相似文献   

4.
在广义的文化视野中,电视接受是一种全方位的精神活动。影响电视接受及受众心理的三大因素分别是人本心理、社会属性、审美境界。就具体的电视接受行为而言,受众的心理意向可以界定为求真、求知、求美三种形态的辩证统一,并以参与、选择及自然完善等心理为基础,共同构成了当代受众的电视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电视受众心理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众是电视消费的主体。受众心理的定位主要有三个层面:受众的主体性是一种人本的心理行为;受众的心理行为因其社会属性产生了变异;受众心理行为的高级形态表现为“审美”及美感升华。在此基础上,受众心理在中观的形态上表现为“求真、求知、求美”以及“参与”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接受·感受·享受——我的语文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把语文教育理解为这样三个层次:接受——感受——享受。接受教育的由来已久和暗淡乏味,我们都是深有体会的,从根本上来说,它不属于一种“人”的教育,它无视人的感受,甚至是人的存在,只是专横地按一定程序把各种信息与数据向人脑灌输。接受完这样的语文教育,我们的形象思维变得与阿拉伯数字一样简单、明了,缺少了灵动,对语文的印象就只剩下两个字:厌烦。  相似文献   

7.
正确把握人才市场关系中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才是商品”,这是时下颇为时髦的一种说法。其实,这一说法并不科学、严谨。首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才是具有公民资格、享有公民权利、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不应该被任何其他人拿去进行市场关系的交换。其次,作为人才,其素质和才能具有多重属性——其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属于物质创造范畴,而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介性心理、审美兴趣等则属于精神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人才纯粹的精神素质不可能作为商品用来交换(所以用“纯粹”二字界定,是因为物质财富创造力的形成与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与精神素质有关)。只有人才  相似文献   

8.
设计与色彩心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色彩不仅是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而且还决定着设计风格与定位。色彩有其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人们在熟悉掌握了这两种属性后将其应用在设计中辅助完成自己的设计意图。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体现产品的设计风格还能起到一定的消费导向作用。色彩心理包括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影响及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文本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的产业化或产业化了的文化,其文本不论从生产还是消费角度看,都属于精神产品,精神性是其本质属性.<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为文化产业文本精神属性作了充分的注释.要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品质.强化产业文本的精神属性,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摒弃唯经济至上的观念,在实践上弱化模仿复制,鼓励原创精品,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作为文本表述和弘扬的精神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人是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的存在,同时具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属性。在人身上,这三种属性是彼此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一)“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中同时渗透着社会和精神的因素,具有社会和精神的表现形式;(二)“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但社会的存在又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和条件,同时也离不开意识的参与和作用;(三)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精神属性,但人的意识必须以人的自然存为基础,同时人的意识又是社会的产物和反映。  相似文献   

11.
<正>“需要”作为哲学—心理学范畴,在一般人看来,它只表明人和自然界、社会的一种“摄取”状态。在我看来,人类行为的内驱力——“需要”从宏观的粗线条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摄取”的需要和“排泄”的需要。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一种排泄心理所推动,社会群体的某些心理现象与行为也是由此而生发,并且作为主体的人在这种心理的活动或付出之中,会体验到一种特定意义的“快感”。研究人的排泄心理及行为不是对“需要”论的忽视和否定,而是对其作出另一角度、另一侧面的探讨与论证;对这一问题的心理学—哲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为行为主体人的行为规律,探讨人类生存行为的心理奥秘,加深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人类特有的审美活动,它是主体人对客体世界的精神消费活动,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价值关系。这种消费方式和价值关系的形成根源于“自然的人化”。主体对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使主、客体双方造成了同步双向的“自然人化”,而且都是在主体的感觉和心灵中完成的。审美就是以“主体自然人化”的结果为纽带实现主、客体的相通融合,从而使主体获得精神消费需要的满足感即美感的活动。“美”就是主体因获得了美感而对消费对象作出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13.
文学经典具有“文学”和“文化”两重属性.因此.对经典的任何当代或具体化解读其实只是一种立足于“当前”和“自我”的“误读”。由于现时的观念总处于嬗变与更新之中.因此经典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界定。也就是说.经典永远处于人的“确立”之中。后现代的最终本质,恰恰是理性的.它用一种漠然的、否定的方式指证了精神深处的无奈与绝望。因此,后现代主义远非“结果”.而只是一种“现象”.作为一种历史语境.它不是“终结”.而恰恰是“开始”。消费时代为我们建构了一种更为宽泛的文化秩序,这种秩序让我们跳出了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经典与流行的狭小圈子,从而使我们进入一个宽广的、开放的、永远变化着的经典时代成为可能.也使经典跳出一种秩小的界定,融入众多精神因素与价值因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应西芳 《班主任》2012,(2):34-36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是生活在一个“场”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因此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一种“心理场”中进行的。作为教师,如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场”?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笔者坚持的理念是“让每个学生把握自己快乐的钥匙”。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把人视作独立自因的超越实体 ,而仁学却在人的具体社会交往中来研究人 ,仁学中的自我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不断通过“学”与“思”来否定自身 ,去蔽发展。同时 ,仁学还通过“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精神表现自己的实践属性。  相似文献   

16.
文学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如同物质生产活动一样,也存在着一个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批评处在文学消费的一极,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文学消费活动。本文从文学产品的价值实现、文学创造活动的最后完成,以及对文学产品的再生产的反作用等角度,论述了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文学消费的诸般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试谈管理中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人都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指人体在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特点,是由人的机体组织所决定的.人的社会属性,指人在社会方面的特点,是由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人性假设”,或称“人性观”,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哲学的,是指有关对人及其本质的基本看法.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18.
文化垃圾与学校教育陈允亮一、什么是文化垃圾文化产品一般具有两种属性:一是商品属性,即具有满足接受者娱乐和消遣的特性;二是教育属性,即具有满足接受者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接受者精神思想境界的特性。这两种基本属性,前者是后者的载体,后者是前者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作为具有民事权利的自然人,同样具有消费的权利和行为。但是,作为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又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尚且不具备“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学生的消费行为需要成人的正确引领,让他们的消费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种特殊产业,教育具有产业性是没有疑问的。〔1〕但是,教育产业生产什么、其产品的属性是什么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教育产业的产品(以下称“教育产品”)是人才,有人提出是教育服务消费品;有论者认为教育产品的属性是公共产品,也有人认为是私人产品。因此,研究和探讨教育产品及其属性,不仅在于理论上的澄清与厘定,还在于解决教育产业运作中的实践问题。本文拟就这一论题略表浅见。  一、教育产业的产品是什么(一)“人才”说悖论长期以来,人们都把“人才”当作教育的产品。认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人才成长需要培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