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的温度     
1981年,我武冈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为了使自己不误人子弟,我订了《湖南教育》《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好几种杂志,从那时起,我与《湖南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先是写点读后感寄给编辑部,后来也参与教学失误分析50例的探讨。1986年,我的第一篇文章《工程问题教学的自我剖析》刊登于该杂志第7期上。从  相似文献   

2.
告别了2006年,迎来了2007年,《小学教学》也以她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我的面前。读完2007年第1期《小学教学》(语文版),我有两点突出的感觉:一是好文章更多了,二是校对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次我没有发现一处差错。我由衷地祝贺《小学教学》的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与《小学教学》邂逅,是我刚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的时候。在学校订阅的刊物里。我认识了《小学教学》。说实话,那时我看《小学教学》是走马观花浏览一番。看完了却不知其所以然,虽偶尔有些感悟,却未能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最初关注到“李绍贵”这个名字是1999年,当时我正在编辑《小学自然教学专题研究简报》,为的是整理我们与《小学自然教学》编辑部合作进行的专题研究(如何落实“指导学生学会自行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原则)所取得的一些收获。在当年第9期《小学自然教学》杂志上,我看到了李老师的文章——《大气压力》实验的改进,吃惊不小,因为在《小学自然教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实属不易,何况他是一名西部山区小县村级小学的兼职自然老师。当时我就认为,这个老师不错,肯动脑筋、勤于总结。  相似文献   

5.
缘续     
《小学教学》,对我来说是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因为我认识你时,你还叫《小学青年教师》。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与你初识了,记得刚与你相识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师范生,有一天偶然与你相遇,就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6.
光阴似箭,屈指算来,我与《小学教学》已有十多年的缘分,自从结识《小学教学》以来就一直对她情有独钟.期期必读。 在阳光灿烂的春日里.风吹绿了草地,河边的牛儿悠闲地吃着草,就这样捧着《小学教学》,融入书中,直到夕阳西下;  相似文献   

7.
力求完美     
我是一名初涉讲台的青年教师,从教四年来,我相继订阅了好几份杂志,几年来屡有更换淘汰,惟有《小学教学研究》这本杂志一直坚持订阅。《小学教学研究》无论是从文章的选择、排版,产品的印刷、包装,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小学教学研究》把每一期的内容分为三大块:语文、数学及其他。而这三大块就是连页边上的花纹也不一样,中间灰白相间的格子就提示了读者,有格子的内容就是“数学”,前面则是“语文,后面则是“其他”。虽是一个小小的不同,却让读者更为方便。但作为一本上乘刊物,我想更应做到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如《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我已连续订阅十多年了,每期必读,受益匪浅。她既提升了我的教学理论素养,又充实了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本人也有拙作陆续见于贵刊一隅,我想,这与我长期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1期刊发了王金华老师的《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  相似文献   

9.
屈指算来.我跟《小学青年教师》(原《小学教学》月刊)交往已经整整16个年头了。此前的几年,我总认为这一家刊物门槛高,可望而不可即,也就一直没敢向她投稿。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寄去稿件,出乎意料地竟被编辑错爱,刊登出来。  相似文献   

10.
《小学青年教师》(原《小学教学》)是全国惟一一份以小学青年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教学辅导期刊,深受广大青年教师的青睐。1997年秋,刚刚步入教坛的我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6年多来,在她真诚的关心和热情的鼓励下,我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艺日渐成熟。回首6年来苦中有乐的笔耕路,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在此,我要发自肺腑地对她说一句:“谢谢您!”我想,一份有分量的杂志,吸引读者的应是她的内涵,《小学青年教师》被辛劳的编辑们予以人性化,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通过一篇篇文章让我慢慢学习、掌握、应用,她如良师、如益友,传道、授艺并…  相似文献   

11.
不老的情缘     
我与《小学教学》结缘,是1986年,屈指一算已过去24年了。那年5月,我应邀参加在河南省荥阳市召开的全省小学语文教学研试会。会上,  相似文献   

12.
我读了《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第11期张益民老师撰写的《写字与书法不能混淆》一,觉得中某些提法不妥。在小学阶段,写字与书法不应该有严格的概念之分、教学之别,写字与书法应求得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缘续     
《小学教学》,对我来说是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因为我认识你时,你还叫《小学青年教师》。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与你初识了,记得刚与你相识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师范生,有一天偶然与你相遇,就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4.
配合苏教版科学课教材的教学,学生每人有了一本《小学科学实验册》作为配套练习。今天上午,我上完了《做酸奶》一课,由于分两课时进行教学,上完教学内容后,还剩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于是我就安排学生完成《小学科学实验册》上的一些练习。  相似文献   

15.
这一汪活水     
2012年第10期,《小学教学设计》在"感悟名师"栏目发表了我的小文——《三个例子引出活水》。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编辑不但回复了用稿情况,还为我指明了投稿的方向。要知道这篇小稿整整雪藏了两年,我才敢拿出来投稿。以前我总是学习、摘抄《小学教学设计》上的文章,总以为她高高在上,如今我竟然也在上面发表文章了!欣喜之余,我感觉到和她是如此地亲近。从2002年我就一直自费订阅《小学教学设计》。公开课,她是我的好帮手,独特的  相似文献   

16.
陈益 《小学语文》2011,(5):50-51
《麦哨》是一篇写给孩子们的散文,只有一千来字,却得到了颇多好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收录了这篇散文,这很出乎我的意料,当然也很让我高兴。因为我可以通过《麦哨》与更多的孩子交朋友。我在网络上浏览时,无意中发现一些教师就《麦哨》做的教案,也有人寻找作者的资料,以便教学课文。恰好《小学语文》的编辑老师约稿,让我谈谈与《麦哨》有关的情况,借这个机会,我把如何采撷麦哨的过程回顾一下。  相似文献   

17.
“曾几何时.我是一棵随风飘摇的小草.任凭自生自灭,毫无渴望与追求。然而。自从与您相知以来,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原来我也可以坚韧执著,原来我也可以根深叶茂……”在《小学教学》创刊30周年之际.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样的心灵独自。风雨携手十五载,《小学教学》给了我教学生涯中最丰盈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2007,(9):4-6
田本娜:女,生于1928年,天津市人。1952年毕业于原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教育科学及小学语文教学论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我与小学语文教学》,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和《小学教育学》,参加编写的著作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词典》《外国教育家评传》《小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一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土地的滋润,一艘航船到达理想的彼岸离不开灯塔的指引,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良师益友的帮助。回想起与《小学教学》结缘的这十年,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进步都得益于我的良师益友——《小学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一名退休的小学语文教研员,今年虚龄七十有四。在喜迎《小学教学研究》创刊40周年之际,不免想起了我与《小学教学研究》的缘。让我们把时间切换到20世纪80年代。1980年,是我到哈尔滨市双城县(今双城区)教研室工作的第二年。就在这一年,《小学教学研究》横空出世了。淡蓝色的封面,黑底白字的刊名,大写的XIAOXUE JIAOXUE YANJIU,所有这些元素巧妙组合,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