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二年来 ,笔者在植物叶的实验教学中 ,组织五年级学生深入山林、走进田野 ,采集不同科、属、种植物叶 ,将其制成标本 ,并进行实验对比 ,结合资料查阅 ,笔者和学生对叶的组成、作用、形态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现将调查过程、结果概括如下 ,供参考。1 叶的组成图 1 叶的组成  学生将采集到的各种叶子逐一观察 ,发现一片完整的叶包括 :叶片、叶柄、托叶(图 1)。可实际上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叶总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两部分。例如 :油菜上的叶缺少叶柄和托叶 ,瓜类叶缺少托叶。但作为叶的主要部分———叶片是必不可少的。2 叶的作用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与城市有一定的差别,建立自然实验室有困难,也缺少成套的自然实验仪器。但是实验是整个自然教学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农村小学应如何通过努力,克服客观条件上的困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呢?本人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开展实验要因地置宜,扬长避短 小学自然教科书中所涉及的实验约有八十多项,要面面具到地开展这些实验,有实际的困难。但我们应注意到农村的地理,环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自然第六册“磁铁”一课的实验教学中,一般是采用专门的实验磁铁进行。但更多的地方是让学生自备各种磁铁,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南北标记。这给学生辨清南北极增加了难度。下面是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实验教学的一个尝试。 1.发现事实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看看当两块磁铁在一起时有什么现象? 2.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4.
用电教手段突破实验教学难点二例四川铜梁县巴川一小龚德喜实验教学是小学自然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十分重视,学生非常喜爱。然而在自然实验中,常常会因器材的局限或某些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小,造成许多困难,影响实验进行。如何...  相似文献   

5.
纵观小学各册自然教材,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共有20课,几乎每册都有,共内容涉及到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和生活习性,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如何上好植物实验课,是摆在我们自然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在自然教学中,经过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充分利用校园优势,开辟植物园地 我们学校是一所新建的农村小学,有充足的园地供学校使用,于是我校修建面积约3000m~2的自然园地。自然园地是植物教学的露天实验室,能够为自然教材中关于植物知识的教学提供观察和实验的第一手材料。例如:各种形态的叶,不同种类的根和茎,各种花草树木等。建成自然园地后,我根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科学教育时,若能把实验室中的众多科学模拟迁移至生活实景,你就会发自内心的惊叹:自然和生活才是儿童最好的科学启蒙老师。1实景探究的理性思考这里我为大家再现一个科学教学故事。新学校刚刚建成,为了能给学生留出一块劳动实践的基地,校方在学校施工时,特意把西面角落一块绿化用地改成了学生试验田,并种上了几种蔬菜。那是一节三年级《科学》课,内容是让学生到校园观察植物,于是这块试验田成了学生观察植物,探索科学的“宝地”。在这里不但可以观察到油菜、大蒜、豌豆等植物的叶子,还可以观察它们的生长全过程。在那次观察活动中,有…  相似文献   

7.
对比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而要做好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关键,这就使得实验增加了难度,因此在进行对比实验教学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规律。四年级的学生接触的对比实验比较少,属于初级阶段,所以要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并且注重提升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我国农村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开展实验教学有一定困难。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黔西县一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推进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二年来,笔者在植物叶的实验教学中,组织五年级学生深入山林、走进田野,采集不同科、属、种植物叶,将其制成标本,并进行实验对比,结合资料查阅,笔者和学生对叶的组成、作用、形态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将调查过程、结果概括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事高等工程实验教学工作的时间虽不太久,但接触这工作以后逐渐发现我们的实验教学上似乎存有缺陷。比如说,机类学生首先接触的实验是物理课的实验。全属验证式的实验,然后是专业基础课一些演示性的实验。二年级开始接触到专业实验,通过实验证实一下课本上或课堂上的理论,学会一些简单、现成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笔者总想在这方面进行些新的探索。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一篇由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GERALD NADLER和日本中京大学  相似文献   

11.
中等师范学校是以培养合格小学教师为目标的。化学实验教学必须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和化学学科特点精选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意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加强实验教学既要使之成为化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一环 ,又要使之能够为学生将来从事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以利于学生用自己化学基础知识去教育他们未来的学生 ,用自己掌握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去指导他们未来的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活动。一、中师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1 从观察 ,分析化学实验现象 ,使…  相似文献   

12.
徐杰 《阅读》2023,(86):10-11
<正>春夏季节,万木葱葱,各种植物的叶子形态各异、五彩斑斓、无比美丽,而一旦它们随秋风摇落,坠入尘埃,这一切生机勃勃的美丽也不复存在。我们如何才能保留住这份美丽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叶脉书签吧!实验材料1.选择叶片完整、叶面平展、叶脉明显的桂花、玉兰、白杨、柿树等叶子。2.氢氧化钠溶液、烧杯、酒精灯、纱网、三角架、筷子、软毛刷、玻璃板。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方法、实验内容、实验室管理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积极开展生物技术大实验教学课程的改革探索,以建立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猜想、发展新知。初中物理新大纲强调在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同时,鼓励学生课外多做一些十分有益的小实验,积极开展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使实验教学切实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教材...  相似文献   

15.
实验教学是“实验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基础;是达成高中新课标要求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其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之重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实验教学仍是教学中最薄弱之环节,教师讲学生做,为实验而实验,流于形式,造成学生长于记忆运算,而弱于动手分析。对此,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优化实验过程,再现设计思路。通过实验过程与学生反思评价并步同行,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角色地位,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反思评价中提高多种能力和科学素养。下面我以高中生物(人教版)实验七:《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下简称“本实验”)为例浅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创造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素质的核心。作为科学教育的学科 ,自然课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创造素质有不容推辞的责任。为此 ,我校进行了“小学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课中的实验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重要途径 ,但关键是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自由发展的空间。那么 ,如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自由发展的空间呢 ?我们认为 ,必须遵循学生的遗忘规律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实验探索的过程。我们尝试运用实验提示卡来为学生创设自由发展的空间 ,达到了培养…  相似文献   

17.
巧用幻灯投影,解决自然实验教学中的难题谭菜花(湖南省长沙市东区浏正街小学410005)实验教学是小学自然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十分重视,学生非常喜爱,都希望做好每一个实验。然而,在自然实验教学中,常会因器材或某些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小,、造成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8.
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起示范性作用,目前一些学校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这个问题。或者不结合实际加以改进,或者干脆不做靠口讲,或者课前不认真预做,致使演示实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几年来,我一直运用电化教学改进自然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两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电化教学,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演示实验要求现象明显直观,这点往往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困难所在,因为有些用来演示的实物小,只能照顾到前两排学生。巡回演示,教师东奔西跑,总是顾此失彼,既  相似文献   

19.
加强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可以使学生学会一些实验方法,进而手脑并用,在实验中激发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受益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多想办法,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介绍几个实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任何其它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必然的途径。1 实验教学是学生直接获取科学知识的最佳方式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之上的。自然学科知识的获得 ,尤其要有感性材料。要使学生形成概念 ,认识规律 ,必须让他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受到各种现象。荀子说 :“闻之不若见之。”中国有句俗语 :“百闻不如一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指出 :“一个孩子要理解圆这个抽象概念 ,他必须首先有许多圆的东西的经验。他需要时间去感知圆的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