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博览     
评论的冲动评论带点感情色彩,其论点将更加鲜明。但是,新闻评论,特别是党报上的政治评论,它既要有感情,也要善于控制感情,切忌冲动。因为「冲」应有「冲」的方向,「动」要有「动」的范畴。写评论要讲究准确性,注意政策,尊重事实,尽最少用些极端词句。评论的冲动,其实是评论员的冲动。这就要求评论员在冲动时,学会控制,先凉一凉,冷静地想想党和政府的政策,想想背景和前景,想想读者的承受力和消化能力;还应掉换一个位置,站在评论对象的地位上想想他们会不会心服口服;还要从历史的角度,想想评论发表若干年后还站不站得住脚。  相似文献   

2.
博览     
「本质真实」的争论源于概念混淆孙旭培在《「本质真实论」剖析》一文中认为,概念的混淆是造成新闻学中「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争论不休的一个原因,「本质真实」的概念严格说来是不能成立的。新闻学本来有自己常用的范畴,如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等,而真实性要解决的只是是否  相似文献   

3.
台港澳一瞥     
台湾当局公开「二·二八」档案「二·二八」事件爆发于台湾光复后的1947年2月28日,是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政府腐败政治的自发性群众斗争。整个事件中,约有3万多人被杀。此后,「二·二八」成为伤害台湾人民感情的痛苦记忆。由于台湾国民党当局44年来,一直坚持不公布有关历史档案,不给「二·二八」以公正、客观的评价,台湾人民的积怨迄今未消。  相似文献   

4.
王毅 《今传媒》2004,(6):54
一张报纸的一个版面,如果有两篇言论呈现在你眼前:一篇是“本报评论员”文章,一篇是署名评论,你会首先选择哪一篇阅读?答案可能是:署名评论。为什么呢?因为署名评论一般来说具有鲜明的个性,可读性强;而评论员文章往往是千篇一律,缺乏吸引力、感染力。也许,这篇评论员文章非常重要,写得也很好,但就是因为有可读性不强的惯性印象,所以放到一边了,评论员文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实际效果也就打了折扣。这就引出一个话题:改进评论员文章的写作。怎样改进?“嫁接”是一个好方法,就是使署名评论与评论员文章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评论形式——署名评论员文章,既能保持评论员文章原有的指导性,又能保持署名评论原有的可读性。其实,早在1998年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就提出,“评论员文章要向署名方向发展”。有的党报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但从全国来看,还处在“初级阶段”。现在,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三贴近”,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这为评论员文章向署名方向盘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生态环境”,写署名的评论员文章不仅是可以积极探索而且是大有可为的。署名的评论员文章,既不同于一般的署名评论,也有别于传统的评论员文章,它兼有“本报评论员”和署...  相似文献   

5.
博览     
提倡「三个观念」马达在《新闻改革中需要研讨的课题》一文中说:在新形势下,我认为报纸工作中,要提倡「三个观念」。一是「信息观念」。要使每个记者在采写各种新闻中都要捕捉最新的信息,捕捉广大读者最关心的信息。二是「读者观念」。要使每个记者想到,你采写这个新闻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共同关心的是什么,并使读者对你的新闻报道产生普遍兴趣。  相似文献   

6.
广播中的评论员评论是指由评论员自己撰写(或参与撰写)并由自己播讲的评论,它是与播音员播诵的评论相对应的评论形式。在广播实践中,新闻评论基本上有两种播出形式:播音员播诵或评论员播讲。由播音员自己播讲的“口头述评”是评论员评论的一种,这一形式现在被许多电台广泛采用,也说明了评论员评论的兴起和繁荣。 广播评论员评论的特征可以从外部特征和内部  相似文献   

7.
唐有「新闻」一词,指新的知识领域。宋赵升《朝野类要》卷四:「……故隐而号之曰新闻。」《红楼梦》第一回: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佇望,敢街市上有甚新闻么?」又:「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相似文献   

8.
博览     
「散文式新闻」的提法更准确徐占焜在《散文式新闻漫谈》一文中认为:「散文式新闻」较之「散文化新闻」提法更准确。它是指在新闻中要以新闻文体本身的特点、规律为主,运用散文笔法,增加散文色彩。运用散文的优势来克服僵化的新闻八股。它是有主有次的。而「散文化新闻」的提法则不够准确,「化」的意思一般解释为「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这就容易理解为把新闻「转变」成散文,把新闻化成散文。  相似文献   

9.
博览     
「工作角度」和「新闻角度」有人说,目前报纸上的经济新闻,一是不算少,二是不耐看。经济报道中,至少有「半边天」是从工作角度发新闻的,而「工作角度」往往是各种业务活动的叙述,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成:领导作用 业务活动 效益数学=经济新闻。这种写法缺少新闻价值,读者不感兴趣。因此,经济报道如何把「工作角度」更多地转向「新闻角度」,是改革经济新闻写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今年第三期七个制题中的四个不规范写法:1、第七页题《「两稿案」始末》中, 「稿」应为「稿」,是「高」不是「高」;2、第十四页题《清涧战斗采访憶旧》中,「访」应为「访」,是「讠」不是「言」;「憶」应为「忆」,是「乙」不是「意」;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的命运,取决于诸多因素,但评论员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评论员是评论的母亲。一篇评论虽然还要受当时政治形势、社会环境、群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评论也很难说是哪一位评论员独立完成的作品,但是,评论员作为执笔者,即使仅仅起草了粗糙的评论初稿,他即是评论的第  相似文献   

12.
去年十二月十九日,新华日报二版的一篇文章,题目叫《「编外人」新传》,不知编辑同志对这个题目有何感想而我却怎么也弄不明白,怎么「人」也有「编外」的过去也曾看过不少关于「编外」之类的文章,大都是什么﹁编外记者  相似文献   

13.
博览     
综合消息的「三偏」新闻改革中,「综合性新闻」的改进要差些,老一套的、读者看后不明所以的,多半出自这一类稿件。有三种「偏向」值得注意:一、偏多。报纸的新闻宣传讲究「典型宜多,综合宜少」,目前版面情形常常相反。大事大综合,小事小综合,无事硬综合,事件本身讲得不透,枝节面面俱到。只要有了观点,找上点  相似文献   

14.
博览     
「吃透两头」的缺陷「吃透两头」,即「吃透」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上头」,又「吃透」本地区实际的「下头」。这是六十年代出现的十分简明而又形象生动的提法。但是,近几年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  相似文献   

15.
由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起的台湾「百万人反贪倒扁行动」9月9日正式展开,估计有超过30万人聚集在「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9月15日晚,「百万人民反贪腐倒扁运动」举行的「荧光围城」行动,将反贪倒扁又一次推向高潮。10月10日,反贪腐总部发起的「天下围攻」倒扁活动,滚滚红潮再度包围扁府四周,倒扁总部称这次游行人数突破150万人,比起「九一五」围城之战还多。台湾「百万人反贪倒扁」红潮滚滚  相似文献   

16.
台港澳一瞥     
台「档案法」(草案)出炉据台报消息,岛内有关部门已完成「档案法」(草案)的拟制工作。早在1987年6月10日,国民党中常会就同意了「国史馆」馆长朱汇森的建议,交有关主管部门及早研制「档案法」。随后,「国史馆」发言人于1988年3月28日称,该馆草拟的「档案法」(草案)即将完成,俟送「总统府」转「行政院」审核。直至今年3月2日,「行政院」研考会主任孙得雄公布,「研考会」已完成「档案法」(草案),已送「行政院」审议。  相似文献   

17.
如今,京城的大街小巷,饭馆旅店多如牛毛,修车补鞋的更是三步一营、五步一哨。方便嘛,是真方便,可顾客挨「宰」的也不少。管起这些大大小小的饮食、服务、修理业是市政府的一件棘手事,单这星罗棋布的经营网点,就有点「张宗昌的兵——数不清」的味道。其实,难也不难,只要配把「金钥匙」就不愁打不开这把难解的锁。市饮食服务总公司行业管理处的同志对此深有感触:「自打建起了档案工作,手底下利索多了。」本市饮食服务修理业成立行业管理办公室是1988年的事,市政府作为行业管理的试点,授权行业管理办公室统管全市全民、集体、个体,三产、联社、劳服等所有经营网点。新打锣鼓新开张,档案工作是怎样排上号的?这里有过教训。不就有人因「经营许可证」办理问题而闹到法院,而「行办」缺乏过硬的一纸文书而颇有些象「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吗?可见,在行业管理办公室这一执法机构,「打铁免得本身硬」,首先自己要老老实实地执行《档案法》,建立健全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从去年2月起,人民日报在一版开辟《每周论坛》栏目,发表千字左右,由个人署名的评论。这样,继《今日谈》之后,个人署名的评论在党中央机关报的一版上,有了一个更大的专栏。《每周论坛》的开辟,为一版评论增加了一个新的档次。这个专栏里的评论,介于评论员文章与《今日谈》小言论之间,篇幅更接近评论员文章。但与评论员文章相比,它的选题范围更为广阔,风格也比较生动活泼一些,作者面要宽得多,主要是群众来稿。它为在评论  相似文献   

19.
何鸣鸿 《军事记者》2006,(12):21-22
配发式评论是指为新闻报道配发的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个人署名评论、短论、编者按、编后等,本文只谈其中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评论员文章我们用得较多但又比较难把握。配发式评论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依托报道。评论选题要源于新闻,应以所依附的新闻报道为主要依据,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提炼报道思想,并合乎逻辑地引申、生发出自己的中心论点,避免误读或误解新闻;二是“跳出来”超脱报道。评论立意要高于新闻,不能拘泥于新闻事实或报道思想,就事论事地表态、评价,而应该深化、升华或补充新闻主题。依托报道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做…  相似文献   

20.
中共河北省委最近对领导活动的宣传报道作了以下规定;(一)领导同志的活动、讲话、报告报道与否,一要看指导性,二要看新闻性,三要看群众性。这三者要尽量统一起来。(二)要坚持「少宣传个人」,着重反映集体领导和解决的主要问题。部门召开的业务性的会议除有重要内容、有新意和普遍指导意义者外,一般不作报道。「要人行踪」、「会议动态」坚决取消。领导同志活动的图片新闻、电视新闻要严格控制。对党代会、人代会等事关全局的重要会议,要按照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