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雨润无声     
崔树卫 《河北教育》2006,(11):43-43
上课铃声响过,我快步走进教室,刚要上课,却见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玉米粒。我环视教室故作惊讶:“对不起,我走错地方了,怎么教室变成粮仓了?”大多数同学都被我幽默的话语逗乐了,可有几个男同学却脸一红,头一低,不敢与我对视。我心中已有几分把握,于是对大家说:“同学们,请拿出一张白纸来,默写一首我们学过的古诗。”教室里又是一阵喧哗,“老师,不上数学课了吗?”“数学老师也要求默写古诗吗?”大多数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只有那几个男同学偷偷地相视一笑,悄悄地拿出纸,飞速地写了起来。一分钟后,那几个男同学首当其冲,率先交了上来。我一看,“100分!”因为那几张纸上写的都是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相似文献   

2.
这是许多年前听说的一件事。 一个女生在单元考试时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老师扣了分。试卷发下来之后,她偷偷添上这一点,来找老师要分。老师虽然已从后加的这一点的墨迹中看出了问题,但并没有挑明,他满足了那个孩子补分的愿望。不过补分之后,老师在那个小数点上画了一个红圈。孩子领会了老师的意图,惭愧不已,以至若干年之后,还难以忘怀。 我猜,这位老师当时之所以采用“点到为止”的处理方法,一来可能因为这孩子是“初犯”,二来也许是因为教师觉得运用这种含蓄的责备方式已经足够,他不忍心且认为没有必要再伤孩子的面子。 我想…  相似文献   

3.
儿子打来电话说,爸,多做点饭,我带一个同学来吃饭。不等我问话,就挂了。 我的脑子里迅速产生一个疑问,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女同学似乎不大可能,他小子不敢。那就是男同学,男同学为什么要来我家吃饭?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一个镜头在回放。那是在我上《西门豹》这课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时的一个情景:当时,我是借班上课,为了鼓励人人参与,人人动口,我叫了一位并未举手的男同学来扮演老大爷,读老大爷说的话。那位男同学害羞地摇了摇头,我亲切地对他说:“请你来试试,你肯定能读好。”他只是摇头,笑着说:“我不敢。”我耐心地说:“你肯定行的,同学们都相信你。”  相似文献   

5.
可贵的资源     
在我任教的五年级二班,镇是一个很令老师头痛的学困生。一日中午,在校园长长的过道上,我看见镇正在用力滚动着一桶饮用水,到了高高的台阶前,只见他咬紧牙,涨红脸搬起那桶水走向教室,那沉沉的水把他压得几乎成了一个“小罗锅”。我悄悄地紧随其后,(当时,我的心已经受到震憾)我不动声色地站在门口,若无其事地看着教室内的一切。镇先将一张凳子放好,然后又搬起那桶水,在另一位同学的帮助下站到凳子上,最后终于将那桶水装到了饮水机上。  相似文献   

6.
“嘭……”,一个足球从教室的后门射到了黑板上并且反弹到了前排的男同学身上,继而是一个头发上有个“X”造型的同学闪进了教室。刚才被球弹到的男同学一个飞勾腿又让他摔了个嘴啃泥,教室里满是喝彩声。这是我刚休完产假学校让接手的初二(2)班。虽然心里已是惊涛骇浪,但我知道这是开展礼仪教育的最好契机。  相似文献   

7.
一天早晨,我刚迈出办公室门槛,班上两个女同学气喘吁吁地跑来向我报告:“老师,我们班几个男同学在楼顶上放纸火箭,受到总辅导员批评了!”于是,我随着两位女同学迅速赶到发射“火箭”的现场。只见教学大楼前的场地上,到处是坠地的“火箭”——纸屑。  相似文献   

8.
机械手     
一开始,谁也不知道罗纳长了这么一只神奇的机械手。从外表上看,他的手跟别的同学没什么两样呀!直到那一天……有一个毕业班的名叫欧阳不败的男同学,因为成绩不好,又被老师批评了两句,一时想不开,竟然爬到教学楼的顶层,想要跳楼自杀。“我不想活啦!我再也不想活啦!我老是考“鸭蛋”,我受不了啦!再见吧,亲爱的同学们……”他的一只脚已经跨过那摇摇欲坠的护栏,整个身体就要从九楼上掉下来了。“不,你不能干傻事!”班主任老师吓坏了,拿了个高音喇叭对着楼上喊。全班同学齐集楼下,纷纷用手做成一只只“小喇叭”,对着他喊:“欧阳不败,人人喜爱,成…  相似文献   

9.
一得集     
巧破“涂写案”宜兴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潘年“老师,老师,有人在柜子上用油画棒乱涂乱写。”课间豆豆急急忙忙跑来向我“报案”。果然,干干净净的柜子上有个用绿色的油画棒写的歪歪斜斜的“绿”字,边上还有几条波浪线。“是谁画的?”豆豆摇摇头,我问大家,大家也都说不知道。我脑子里飞快地闪过一个名字,只见他低着头用眼睛偷偷地瞧我,我明白了几分。“这个小朋友真能干,已经会写‘绿’字了,选的颜色也对,可惜选错了写字的地方,不然的话,老师还要好好表扬他呢。”我遗憾地说。他的脸“唰”地红了……午餐时,我在给孩子们分水果,一只小手…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内容是“抢救伤员”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疏忽,出现了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组的情况。当轮到这个男生背女生跑时,中断了练习,只听那男生一声喊:“老师,我不背,她是女的。”随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整个就乱了套。面对这个意外情况,我大喝道:“同学之间有什么男女可分的,这是在上课,不要扰乱纪律,快背。”面对我的训斥,那个男同学很不情愿地背起了女同学。下课后,我把那个男同学叫到办公室进行了批评教育,那个男同学虽然口头上接受了批评,但走出办公室的时候,看得出来,他好像很不服气的样子。我知道,这是一次不成功…  相似文献   

11.
创新的诗     
美国纽约,冬天异常寒冷。在一条繁华的大街上,走着一个衣衫褴褛、瑟瑟发抖的乞丐。他已双目失明,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自幼失明”。走过他身旁的人都是步履匆匆,停下脚步施舍的人寥寥无几。一天,一位诗人走过他的身边,乞丐听到有人经过,急忙伸出手来向他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可是,我可以给你点别的。”说完,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就走了。令人称奇的是,自那以后,乞丐得到了很多人的怜悯和同情,向他施舍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孙老师说     
几年前回家乡与幼时的同学团聚,大家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可是聚在一起仿佛依稀回到了童年时光。其中的一个男同学名叫华刚(化名),当年他的父亲曾经是我们那个小城市里的副市长。那时大家都非常羡慕他,因为他家有很大的房子和院子,有地位显赫的爸爸和姿态优雅的继母,出门有车接车送。可是,这次聚会的时候,他的一句话让我沉思良久。当大家又说起小时候我们对他的羡慕时,华刚则指着另外一位男同学说:“你们都不知道,那时候,我最羡慕他了!”  相似文献   

13.
108班的班主任朱老师带着凯钺走进我的办公室的时候,我看见凯钺左手上有一片红色的东西。我问朱老师是怎么回事,朱老师告诉我那是干了的血迹。我很诧异地问:“怎么啦,他被人伤了吗?”“不是呢。”朱老师解释道,“他叫凯钺,我班上的。就在不久前他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把班上一个男同学的手划破了,流了不少的血。”“不会吧?”我有点不解地看着秀秀气气的凯钺很安静地站在朱老师旁边。“怎么不会?他用左手抓住男同学的手,然后就用刀狠狠地割了一下,不小心把自己的手也划破了。”朱老师生气地说。  相似文献   

14.
哈哈时分     
《中文自修》2004,(12):37-37
1 一篇课文里有一句是:“这里的房子都是老爷(指有钱人)们的。”结果我的一个男同学朗读道:“这里的房子部是老爷们儿的。”话音刚落,语文老师就疑惑地问他:“那老娘们儿都住哪儿?”2 六岁的小芳很可爱,常常被班上小男孩求婚。有一天,小芳回家后跟妈妈说:“妈咪!今天小强跟我求婚要我嫁给他。”  相似文献   

15.
我那年仅15岁的儿子在待人处事上已经很"成熟","成熟"得胜过我这个父亲. 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儿子借《少儿百科全书》,他说被别人借去了,但当班主任的儿子跑来向他借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  相似文献   

16.
珍惜     
上周星期五下午,在大队部,我和几个女同学想跟一个男同学开个玩笑,于是我过去把他锁在了外面。谁知那家伙有个“同伙”,结果他俩一个在里面推右边的半扇门,一个在外面推左边的半扇门,而我的左手食指就在那两扇门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一 曾经深深地羡慕过一个人,甚至羡慕到自卑. 那年我读初二,班上有个叫陆维君的男同学成绩奇好,他上课睡觉,下课和同学打打闹闹,从没见他认真学习过,但每次考试,他的成绩总是遥遥领先,稳居第一. 那时,我迫切地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好起来,这种急迫地想进步的心理,缘于班主任是第一个欣赏我的老师.“要对得起老师的信任”,在这种想法的鼓舞下,我开始了苦读.夏夜读书,我在院里点起艾草熏蚊,那呛人的气味让我时时掩鼻;有次家里停电,我点上蜡烛学习,不知不觉睡着了,还差点引起一场火灾.  相似文献   

18.
那是我走上讲台第二年的一天.一位女生在单元测试时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我扣了分。试卷发下去之后.她偷偷添上这一点,来找我要分、她平时数学作业次次满分.做这个小动作意在再次获得满分.可事与愿违.我只能扣她3分.给她一个教训.“你是班长.还有脸找我要分?这一点是你后来添上的!”我气愤地说。“没有添。”她却一口否认。我是从下笔的轻重看出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翘起大拇指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谈教育教学一  一个上三年级的小朋友 ,在一篇作文中写了这么一句话 :“月亮长胖了。”老师在这句话下面画了圈 ,并在旁边批了个“好”字。“好”字后面点了一个长长的叹号。  这位同学上中学后 ,给老师写了一封信 ,抒发了当时的激动心情 :  “……当时我是何等的高兴啊 !望着那长长的叹号 ,我想 ,它一定是您从高山顶上垂下来的一条绳索 ,好让我抓住它向上攀登。对 ,我应该登上去 !从那以后 ,我喜欢作文了。……”  就这么一个只要用一点红墨水点一下就成的叹号 ,竟产生了如此想象不到的巨大效力。这也许是那…  相似文献   

20.
捏泥人     
刘佳利 《初中生》2013,(17):62-63
不知道玩过多少次捏泥人。你简直无法想象,我最后一次玩泥人,是已经六年级的时候。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班上一个男同学从我家门前经过,无意间看到了我。当时我们怔怔地对望了足足十几秒。他肯定不敢相信这么大一号姑娘了,还在玩泥巴。我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