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井喷事故234条人命、北京密云灯展踩死37人、吉林商厦火灾53死71伤、浙江海宁土庙火灾39死4伤,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似乎已经让人们对死亡数字变得越来越麻木,除了对不断争创新高的死亡人数感  相似文献   

2.
灾祸事件一直是新闻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媒体报道的重点,有些西方新闻写作教材把灾祸报道分为两类——事故报道(Accident)和灾难报道(Disaster)。事故报道主要指人为灾祸,如交通事故、空难、人质扣押等;灾难报道主要是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热带风暴等。区分这两的关键在于新闻事件的严重性,即死亡的人数。如果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  相似文献   

3.
张林 《传媒》2005,(6):40-40
在新闻报道中,事故报道也必不可少.当新闻记者特别是驻地记者见到或听到当地发生诸如火灾、交通、矿难事故时,有责任把它报道出去.报道事故的目的是为了相关部门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同时也是为了以正视听,防止以讹传讹.因此,记者在对事故的报道中,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要夸大、不要渲染,更不要道听途说,否则就会造成不良影响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灾异是指台风、地震、洪水、沙尘暴、龙卷风、森林火灾、泥石流等在自然界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突发性灾难事故。由于这些灾异现象的发生发展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财产紧密相关,对灾异现象及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报道在各地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位  相似文献   

5.
张海波 《青年记者》2006,(19):39-40
一起特大火灾突发,10人死亡,另有2人受伤。人命关天,本应是值得媒体报道、群众关注的一则重大新闻。然而,8月10日,昆明市的一个沙发作坊发生死亡10人的特大火灾后,国内媒体的报道却多少让人失望。  相似文献   

6.
重构专业理念 完善监督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飞 《传媒观察》2003,(11):29-31
2003午9月,一个新闻让世人震惊,山西繁峙“6·22”特大爆炸事故中,矿主与繁峙县委县政府有关人员串通一气,隐瞒事故真相,虚报死亡人数,把38人死亡改成“2死4伤”上报!他们除了“层层把关”全面造假外,还用钱物来堵媒体记者的嘴——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  相似文献   

7.
据新华社报道,去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万多起,死亡9万多人,截止2008年12月底,安全监管总局查处瞒报事故168起……一年之内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超过了汶川大地震,而如此之多的瞒报事故也是死亡人数最集中的部分,为何一些本可以避免的人为事故还是接二连三时有发生?168起瞒报事故背后的原因并不是难以探查。  相似文献   

8.
林克勤 《新闻界》2005,(2):103-105
在西方新闻界中,所谓的不可预见性报道包括交通事故、火灾、游行示威、灾难等突发性事件报道,以及在新闻教科书上争议颇多的人情味报道。在地方性报纸中交通事故和火灾报道比较多见。据一家剪报公司在1997年的一次调查,事故和灾难性报道比其他的新闻由头能带来更多的报纸发行量,体育新闻排在第二位,经济和犯罪报道排在第三位。按业界人士的观点,事情的后果越严重,报道引起的关注和反响就越大。西方的地方报纸往往喜欢报道事故和火灾,  相似文献   

9.
扈美荣 《青年记者》2007,(18):73-73
深度报道是近年来新闻报道领域常见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是记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发生原因、未来发展趋势等作出的深刻思索。是否做深度报道,要依情况而定,深度报道的题材是有选择性的。新闻事件较重大,关系到国家或国际社会的发展,或者是牵涉到的人数众多,或者是此类事件的发生频率较高,像这样的事件就有必要而且也能深入挖掘出一些深层的东西来。具体说来,下面几种情况的新闻题材是可以进行深度报道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8月7日20时左右 ,浙江永嘉县黄田镇外窑村黄田电镀二厂发生厂房倒塌事故 ,共倒塌生产厂房17间 ,其中有5间厂房正在生产。事故造成13人死亡 ,15人受伤。这是近年来温州发生的最大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此次事故发生时 ,正值中央领导对加强安全生产多次作出指示、中央调查组对广西南丹特大透水事故进行全面调查之际 ,加之外地媒体抢先对此事故的报道不准确 ,因此引起国 (境 )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 ,温州新闻网充分发挥政府网络媒体的优势 ,全程跟踪报道这次事故的调查处理过程。从事发第二天开始到事故善后工作处理完…  相似文献   

11.
8月29日,四川攀枝花市肖家湾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到8月31日清晨,遇难人数已经升至37人,还有10人困在井下,生死未卜。自从事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着事故抢救的每一个细节,各媒体也不断传来消息,报道了领导赶赴现场指导抢救、遇害矿工家属的反应,以及伤员救治的进展。这些报道,满足了人们对事故的关注。可是,事故当天下井的154人中,有没有矿领导在井下带班?如果有,他是属于平安升井的,还是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12.
2月9日20时20分许,中国农历元宵节,位于北京市东三环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北配楼突发火灾,大火燃烧了近六个小时。被称为北配楼的电视文化中心高159米,主楼为30层,裙楼为5层。早在2006年底,该楼就已经实现结构性封顶。继北京市消防局10日上午通报火灾原因后,中央电视台在其官方网站就火灾发表道歉称:"这次火灾是由于工程项目业主管理单位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未经请示批准,擅自雇佣人员,违规燃放烟花酿成的。"火灾导致一死八伤,其中红庙消防中队长张建勇殉职。与拷问火灾原因、追究事故责任、反思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等问题同样重要的是,这次央视大楼火灾现场,普通目击者成了这起重大突发事故的报道者,他们用手机和其他方式记录了所看到的一切,并在网络里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的努力,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应急缺陷,让事故真相得以迅速揭示;他们的作为,让我们看到"公民报道者"在中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死亡""事故""原因""责任""腐败""处分",安全生产是非常特殊的报道领域,笔下的词汇是如此沉重,身上的责任是如此沉重,容不得半点乐观,容不得丝毫差错。作为分工安全生产报道的记者,四年的报道经历、四场特别重大事故现场报道的亲历,笔者愿把这些与生命和责任相关的点点滴滴与大家共享。认识现实从事安全生产报道,面对一串串伤亡数字,亲历一个个凄惨事故的现场报道,总是心情沉重。虽然从数据看,最近三四年来我国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但安全生产领域永远如履薄冰,决不能轻言成绩。据国家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全国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了11.2%,但绝对数字依然惊人:全国11.28万人死于事故,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特大、特别重大事故发生102起。也就是说,平均每天309人死于事故。全国8.95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4746人死于煤矿事故,1517人死于火灾事故……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发生了胶州路公寓火灾。这是一起极其惨烈的火灾,也是一起前所未有的突发事件,在火灾刚刚发生时,几乎没有媒体会料想到一起火灾竟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如此大的影响。而对于媒体而言,则考验出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应急、应变、协调、整合等能力。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华网报道,河南渑池"12·7"瓦斯爆炸事故中对于发生时间及当班下井人数的调查取得了新的突破.经调查组反复调查核实,事故发生时间为2010年12月7日15时35分,当班下井人数共82人,其中安全升井44人,死亡26人,受伤12人(重伤2人).此前公布的事故时间为17时40分许,当班下井人数为46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安全生产新闻报道几乎等同于事故报道。在各类媒体上,事故报道的数量始终占据着难以撼动的位置。笔者曾对三家地方报纸一个季度的安全生产新闻报道情况进行过统计,有关矿难、车祸、火灾、爆炸之类的消息占了九成以上。  相似文献   

17.
近阅两则报道颇感迷惑。4月30日,辽宁省发生满载春游小学生的大客车与火车相撞事故,伤亡人数当然成了读者关心的问题之一。但5月1日《南京日报》转引新华社消息时所加标题却令人读后觉得“题不对文”;5月11日《法制日报》第二版登载的通讯《辽宁四.三0特大惨案始末》又与消息中的死亡人数存在差异。问题之一是学生死多了? 《南京日报》的标题肩题称:春游小学生三十六人死亡,三十八人受伤。但消息中说:“当场有29人(包括  相似文献   

18.
五里 《新闻三昧》2004,(6):52-52
5月30日发生在巴基斯坦西部港口瓜达尔港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中国工程人员5死9伤,5月4日各报都进行了报道,内容大致相同,但标题不一:解放日报:①巴基斯坦爆炸殃及我工人②中国工人上班途中遇爆炸文汇报:我三名工程师在爆炸中遇难劳动报:巴基斯坦发生汽车炸弹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2009,(6):83-84
2009年4月27日.森工总局沾河林业局伊南河林场发生草甸森林火灾。森工总局党委、总局领导第一时间深入火灾现场指挥,并对火灾报道提出了真实、准确、及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张璎 《记者摇篮》2006,(10):31-31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一直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也能突出反映出我们对普通大众的关注程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对灾难的报道一直是遮遮掩掩,把灾害视为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新闻题材,把突发事件的报道看作负面报道,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表现为:一是报道不及时,应该报道的没有报道。突发性事件的起因短时间内难以查清,部分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体“待原因查明后再做报道”,从而扼杀了报道的最佳时机。1994年11月27日,阜新艺苑歌舞厅发生火灾,烧死233人,由于几个有关政府部门对要不要报道,如何报道的意见不一致,耽误了信息发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