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物理化学实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的基础上,设计增加理论计算内容,即用GaussView 5. 0构建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的模型,然后用Gaussian 09W算出反应物总能量和中间体能量,进而算出反应活化能;实验测定是用电导率仪测量反应进程中体系电导随时间、温度的变化,利用实验数据求得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最后将两种方法所得的活化能进行对比。该设计探讨了将实验与理论结合的可行性及实施性,有助于形成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综合化学实验新模式。通过实验,学生既可锻炼实验技能又能掌握相关计算软件的使用,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2.
铝与较高浓度盐酸反应释放出H2,体系的H+浓度一定减小,由于反应放热,体系pH出现降低的异常现象,是因为体系温度升高促进体系中水电离以及强酸弱碱盐水解吗?通过引导学生设计系列实验,发现盐类水解以及水的电离不足以引起体系pH显著下降的现象。通过查阅文献,发现pH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测定pH本身存在差异性,可能是以上反应体系pH异常的主要原因,从而诊断和发展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探究水平。  相似文献   

3.
微波辅助苯偶姻合成反应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波辅助加热下合成苯偶姻.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反应体系温度和催化剂VB1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功率对收率的影响依次降低,最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用量为1.5g,反应体系温度为80℃,反应时间25min,微波功率为900W,平均收率为85.5%.产品熔点与标准样相符,其IR谱与标准谱图一致.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反应物浓度小,反应速率慢”的规律,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消耗,反应速率应该是逐渐减小的,然而实际的结果真是这样吗?本实验教学以此问题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实验探究,进行影响反应速率因素探究的深度教学。一、教学目标了解温度变化与浓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影响的基本原理;通过自主实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实验过程异常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第101页实验4-9: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该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的难得素材。由于实验反应因加热温度、硫酸的浓度、反应物用量等条件不同,反应出现不同现象,为此,笔者组织学生从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几个方面进行科学探究,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实验装置的探究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装置的最大优点是简单,但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缺点。1.不能探究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2.反应加热生成二氧化硫及硫酸酸雾易溶于  相似文献   

6.
基于伊利石/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光催化降解染料性能以及产物结构的表征,设计了一个综合研究性实验。该实验考察了反应体系的温度、时间及纳米TiO_2负载量对降解亚甲基蓝溶液(MB)效果的影响。运用了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衍射(XRF)、扫描电镜(SEM)对原料及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光催化反应仪评估了其光催化降解的性能。实践证明,该综合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验考评是研讨教学规律、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建立了适合本院的考评体系,该体系能全面、客观、公平地反应学生的实验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氯气与水、与碱的反应在教材中只是提到了它们能发生反应,但缺乏真实有效的实验支持,学生充满疑惑,教师可边讲边实验,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型化学实验仪器体积小,价格较便宜,操作简单,耗时相对要少,有利于课堂教学使用。  相似文献   

9.
通常,在一个密闭的体系里,发生放出气体的反应,其体系内的压强应该是增大的;然而,若利用NO与O_2反应生成NO_2等的性质,则可以产生在密闭体系下发生放出气体反应而缩小压强的情形。 1、实验目的 (1)使学生加深认识一组系列反应:Cu与稀HNO_3,反应;NO与O_2反应;NO_2与H_2O反应; (2)使学生掌握放气反应的负压现象; (3)对学生进行逻辑知识教育和创新意识教育。 2、实验原理 (1)3Cu+8HNO_3(稀)=3Cu(NO_3)2+4H_2O+2NO↑① 2NO+O_2=2NO_2 ② 3NO_2+H_2O=2HNO_3+NO ③ (2)在密闭体系内预留适量空气或氧气,控制反应①产生NO的量,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反应物物料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得到了碱式碳酸铜制备实验的最佳条件是:Cu(NO3)2、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最佳反应温度为75℃。并将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在学生实验中试验和推广。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学生易于掌握、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率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缩聚反应的理解,在应用化工实验课程中增开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合成实验;摈弃传统按部就班的实验方法,通过正反实验的对比,将学生分组,分别探讨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比例及胶水的pH值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为拓展演示实验内容,利用塑料油桶、玻璃棒、燃烧匙、金属钠和硫粉等材料,设计了钠与硫爆炸反应实验装置及方法.利用该方案,可使实验能在安全可控条件下进行,学生能观察到反应爆炸时发出强烈的火光,同时又能避免反应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实践表明,该实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3.
浓、稀硝酸跟铜反应比较实验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的主要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单质反应。常见的金属单质有钠、镁、铝、锌、铁、铜等,其中铜跟硝酸反应最具代表性,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硝酸跟变价金属铜反应情况,因此新、旧教材中都编有浓、稀硝酸跟铜反应的演示实验。硝酸跟铜反应的现象与硝酸的浓度有关,浓度不同,其反应速率、产生有毒气体的种类和颜色以及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颜色等均不相同。如何将硝酸跟铜反应的实验现象都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能引起学生深刻地思考和自觉地探究实验现象与化学本质的因果关系,对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将起…  相似文献   

1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引入AI技术并探索其支持下的新型实验课程建设。基于AI技术的实时与多元评价功能,教师可快速且全方位掌握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并进行有效指导;AI技术还能对学生进行长期跟踪,为建立关注成长与发展的评价体系奠定基础。在实践基础上总结AI技术对教学创新的促进作用,从而真正让技术服务于教学。  相似文献   

15.
硝酸的主要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单质反应.常见的金属单质有钠、镁、铝、锌、铁、铜等,其中铜跟硝酸反应最具代表性,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硝酸跟变价金属铜反应情况,因此新、旧教材中都编有浓、稀硝酸跟铜反应的演示实验.硝酸跟铜反应的现象与硝酸的浓度有关,浓度不同,其反应速率、产生有毒气体的种类和颜色以及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颜色等均不相同.如何将硝酸跟铜反应的实验现象都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能引起学生深刻地思考和自觉地探究实验现象与化学本质的因果关系,对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下面介绍一种从教学的角度,科学地设计出浓、稀硝酸跟铜反应比较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6.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设计一锌与硫酸反应的封闭实验体系,通过测定体系(单位时间内体系)压出液体速度的快慢,验证了在原电池状态下锌与稀硫酸反应速度较非原电池状态下反应速度快的结论,实验效果较为明显,并分析了反应温度、浓度、锌片和铜片的面积等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常见的学生实验问题分析讨论了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加入顺序及反应介质等对元素化学实验现象和产物的影响 ,说明了反应条件对实验效果的重要性 .  相似文献   

18.
周安存 《中国教师》2009,(Z1):200-201
活化能与温度有关。反应的活化能较大,反应的温度不太高,实验温度变化范围较小时,E≈Eo;若反应的活化能较小,反应的温度又很高,实验温度变化范围较大时,E=E_0+(1/2)RT~0  相似文献   

19.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我们对乙醇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改进了实验方法,使实验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介绍我们的做法:一.我们设计的本实验的教学方法:1.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学生实验;2.教师演示实验仪器改用能导气验气的配套装置;3.学生则采用自制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二.我们采用的实验装置:1.教师演示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如下(分步规范地操作,边做边讲解):(1)使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让学生观察其反应是否剧烈(与原来…  相似文献   

20.
一、分类法 高中化学乙种本总共有九十九个演示实验,根据各个演示实验的教学目的可分为三类: 1.单纯验证型:这类实验以现象明显,变化单一.操作简单的试管实验为特点。如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甲苯、二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色;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红磷、白磷燃点温度的定性比较……等。这类实验结合“生演法”教学较好。 2.观察分析型:这类实验除了验证物质的某种特性和原理外,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也是实验的重要教学目的。这类实验以现象变化错综复杂为特点。如金属钠与水反应,浓硝酸与铜片反应,片刻后加水(稀释)成稀硝酸与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