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勇超 《软科学》2017,(5):66-69
从嵌入位置和附加值两个维度,测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指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了多样化的投资模式,即:市场渗透模式、纵向整合模式、多元发展模式和共同价值模式.基于2005~2014年中国跨国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79次直接投资活动,通过多元Log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不同投资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深入合作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地频繁,本文将从这种变化对我国高校外语教育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思考高校外语教育在教学策略、规划、形式等方面该如何进行转型,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中国要和沿线国家联手打造大连通、大市场这样有利有效的环境. 目前看待"一带一路"战略,一定要注意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一定是每个国家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邻国、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资源,完成所有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至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与和关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并得到广泛响应,是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显著标志。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将有利于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有利于中国在全球城市格局和产业分  相似文献   

5.
近日,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四部委联合发布 《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国际合作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双循环"新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疫情影响下,各国纷纷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更应该重视环境风险的识别与治理.本文构建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六大经济走廊63个样本国家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7.
阳昕  周怡  张敏  王曼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8):191-199
基于1998—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的跨国所有权专利数据,对营商环境于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社会网络视角下跨国合作专利模式和技术领域方向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日渐加强的经贸交流和科技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合作专利在数量和合作强度上均日趋增长;合作覆盖范围广,但是合作区域呈现非均衡性,其中95%的合作专利是与营商环境排名前100位的国家合作申请;合作以企业为主体,跨国企业组建全球分布团队是专利合作主要形式;合作技术领域方向较为集中,主要在电气工程和化学等领域。研究结论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PATSTAT),以2000—2019年海峡两岸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数字通信领域的合作专利信息为依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两岸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通信专利合作的区域分布、领域分布特征及网络演化情况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加坡是两岸在"一带一路"区域里最主要的数字通信专利合作对象,近年来中国大陆与新加坡的数字通信专利合作关系不断密切,而中国台湾与新加坡的合作关系逐渐舒缓;H04L 29/06、H04W 4/00、H04L 29/08是两岸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展专利合作最热门的三个数字通信子领域;中国大陆在"一带一路"数字通信专利合作网络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并反超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在"一带一路"数字通信专利合作网络中的媒介作用有所减弱,中国台湾在合作网络中的媒介作用逐渐明显,但仍然不及中国大陆;两岸在"一带一路"数字通信专利合作网络中都未能占据结构洞优势位置。研究结论以期为提升两岸在数字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进一步推动两岸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数字通信技术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共建合作的重要途径。土库曼斯坦作为地处中亚地区的"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重要国家,与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对加深双边关系、夯实筑牢两国发展基础以及推动"一带一路"各领域共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对OFDI的影响效应模型,实证部分采用2003—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数据和政治风险集团发布的ICRG风险数据,利用加入交互项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结论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在沿线国家的OFDI有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芒果被誉为"热带果王",与柑橘、香蕉、葡萄、苹果并称世界五大水果.世界上有100余个国家和地区从事芒果的商业化种植,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泰国的第三大芒果生产国,种植区域跨越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贵州、西藏、台湾等9地区130多个市县,覆盖贫困人口300余万.芒果已成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山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我国同印度、泰国、澳大利亚、非洲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交流和合作的重要产业纽带,是参与国际竞争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举措的重要作物.  相似文献   

12.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核心节点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的四川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以色列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也是典型的创新型国家,在电子信息、农业、水技术、生命科学等领域技术全球领先。本文梳理了以色列的科技创新情况,川以合作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深化川以科技创新合作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软科学》2018,(1):36-40
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下,采用2005~2014年"一带一路"5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SFA模型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率及潜力。结果表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非效率",对大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较小,投资潜力巨大。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国家投资潜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阐释了制度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联系,发现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越高,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潜力越大,说明一定程度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制度背离"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对我国、亚洲甚至北半球的人类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环境和生态屏障作用。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以及受其影响的东亚、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等泛第三极地区,面积约2 000多万平方公里,涵盖20多个国家的30多亿人口,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带和全球人口分布最密集区。随着"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推进,泛第三极环境变化的重要性受到全球关注。泛第三极地区已经出现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这一地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是"一带一路"建设实施面临的重大挑战。实施"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将从区域甚至全球尺度深入研究这一地区的资源环境科学问题,前瞻、科学地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协同应对战略,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独立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增强优势互补是一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为此,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战略旨在建立覆盖亚欧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组织,通过产能合作,一方面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机遇,另一方面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拓展空间,进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创造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指出文化作为一条重要的交流路线,应坚持"和而不同",在差异的基础上推动各国和谐共处;坚持"和而不同"理念,在尊重的基础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坚持"和而不同",在合作共赢的理念下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最后提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应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并借助"一带一路"进行创新性发展,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农业战略格局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沿线遍布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众多的农业大国。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对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维护"一带一路"区域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针对"一带一路"农业空间格局、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农业双边贸易情况和主要沿线国家农业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战略,包括:实施"土地进口"战略;以海外"高科技绿色农业园区"建设为桥头堡,示范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农业资源开发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农业国际合作发展联盟"全面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资源开发合作等。最后提出了创新农业合作模式,建设示范、保障性重点工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技合作是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此研究基于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从定量数据分析的角度全面揭示"一带一路"区域和沿线国家的整体科研产出态势、国际合作特征、"一带一路"合作格局以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产出规模差异较大,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水平差异较大,自主研究论文占比较高,并且大多数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强度较低;中国处于"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网络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20.
自由贸易协定在实施"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具有提纲挈领的战略性作用,自贸协定中的话语构建和规则设计是商界、学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将质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自贸协定文本分析,参照自贸协定文本相关研究成果,对中国已签署的自贸协定文本开展词频和交叉分析,比较"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自贸协定的话语异同,提出一套分析自贸协定文本的编码方案,为更高效地推进新时代"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中的协定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