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觉奴(刘长述)是"戊戍六君子"之一刘光第的长子,他继承父志,力主富国强兵的维新改革。他的《川人自保商榷书》成为引发四川保路运动的"信管",在《娱闲录》上创作刊载了大量白话短篇小说,向国人指出国家危难、内忧外患的颓败局势,揭露官场腐败和国民的劣根性。小说借助民间想象,吸收四川"龙门阵"散点透视的特点,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对民众进行新文化启蒙。他的长篇白话小说《松冈小史》,以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松冈市"自治和改革为主线,描绘了20世纪初爱国志士的社会改革蓝图和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是四川乃至全国最早出现的长篇白话小说。  相似文献   

2.
白族青年作家北雁的小说《骏马》发表于《中国铁路文艺》,后被《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1期转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小说以"驯马——骑马——赛马——偷马"的故事为主线,借重"骏马"这一表意性象征符号,高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与蓬勃旺盛的民族民间文化精神.抒情意蕴浓郁,象征意味深沉.强悍、劲健、迅捷的"骏马"形象寄寓着矫健顽...  相似文献   

3.
词牌名小说,即是以词牌名或曲牌名为基本词汇素材,借助词牌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学叙事的小说作品。明代通俗类书《绣谷春容》收录了五种词牌名小说,其中以《梅嘉庆传》最为典型。词牌名小说属于谐谑文学的一种,"集词牌名句""集词牌名词"是词牌名小说的早期形态,苏轼《杜处士传》、李衍《陈子衿传》与词牌名小说有着深厚的渊源。词牌名小说是词牌与小说的巧妙结合:词牌在小说中不仅用于指代事物,还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小说为词牌"变体为文"创作条件,作者凭借个人才情和艺术积累,使得词牌文化得以施展。词牌名小说是雅、俗文学交融的产物,词牌的本事典故、艺术内蕴提升了通俗小说的文化品质,展现了明代通俗文学创作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4.
正德语作家弗兰茨·卡夫卡初入小说世界,就将中国文化纳入了笔下。以其现存小说中创作最早的作品,初稿大概创作于1903年—1904年冬天的小说《一次战斗纪实》为例,这部与中国文化具有明显关联的小说,既描写了典型的东方人形象,也描写了以中国轿子以及皮影为原型的担架、黄色棉纸剪影。但此时卡夫卡涉及中国文化的描写,仅仅是摹写中国人、物的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的小说不仅着力于批判现代都市文明,同时也不吝于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自我否定。他擅长把客观化的文本书写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将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与碰撞抽剥出来,在叹惜和留恋传统文化美好消失的同时,不忘批判农民人性中的劣根性;在认识到都市现代文明的进步性的同时,却又满怀着对城市文化侵蚀传统农耕文化的这个现代性文明进程的深切忧虑与反思,呈现出在乡村与都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个人冲突、融合与突围。在贾平凹的小说《带灯》中,虽然大多论者皆致意于贾平凹对底层乡村政治现实书写的当下意义,然而笔者认为,《带灯》一文仍然延续了贾氏的这种文化冲突与突围的写作传统,也试图从这个视角来对小说作个人阐释的努力,以便丰富对这部小说的读解。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传统思想历史悠久长远,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无尽的中华智慧,体现着明显的民族特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任务,在学界的不断努力下,在思想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当代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恒久的活力。中国传统思想源远流长,延绵不断。从出土遗物和神话传说来看,早在四千年前巫史文化笼罩下,灵魂不灭、神鬼思想就相当发达,至西周时期形成相对成熟的礼乐文明,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于《诗》《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元典中。早期中华元典汇集了上古礼乐文明的精髓,蕴含了无穷的精深妙义,成为后世各种思想文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陳贇 《中国文化》2021,(1):162-180
在梁漱溟撰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1920年代,以黑格爾爲代表的西方世界歷史哲學思辨已經以不同方式傳入中國,中國被視爲世界歷史的起點而因此被剥奪了世界歷史的意義,這一意識參透在中國文明是静止與僵化文明的叙事中.梁漱溟從儒家思想視角"翻轉"西方的世界歷史叙事,給出了世界歷史從西方進展到中國的方向,以給出中國文明的世界歷史...  相似文献   

8.
"川盐古道"上,千年的川盐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影响着川、鄂、渝、湘、黔等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本文试图以"生态文化学"的视角,探讨以"川盐古道"为纽带的中国盐文化的繁衍史,特别是"川盐古道"对巴文化、三峡文化以及民族多元文化形成的作用;发掘川盐文化的具体形态,梳理一段在华夏文明史上淹没已久却显赫一时的"因盐成城"、"因盐成都"、"因盐成国"的"盐史",以此勾勒出生动的盐文化坐标系,进而提出对川盐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一、茶艺:博大精深的唐代茶文化王升华《茶圣陆羽》是一部以唐朝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历史小说。小说以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以茶圣陆羽跌宕起伏的一生为主线,全方位地再现了盛唐时期绚烂多姿的茶文化。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封氏闻见记》卷六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代第一部茶学经典《茶经》的问世,则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大文明中心,对亚洲文学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辐射和影响。二者在文学史上也并非孤立发展,可以说中印两国在亚洲文学审美范式的塑造上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其中,传统的"抒情"精神成为亚洲文学传统乃至整个亚洲文化传统的一种重要表现。作为中印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娇红记》(中国古典戏剧)与《沙恭达罗》(印度古典戏剧,约创作于公元  相似文献   

11.
韩国文学的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本文探究韩国古典小说《兔子传》借鉴先秦散文论辩艺术、吸收道教文化营养、借用中国历史地域文化元素,旨在揭示小说《兔子传》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联,以及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这对促进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香港《译丛》(1973-)是域外读者瞭望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窗口。1980-2011年,《译丛》前后共计译介杨绛作品11种,并推出《杨绛专号》,纪念其百岁诞辰。《译丛》的杨绛译介选材涉及散文、小说、戏剧、札记等文体,构建出她的文学概貌;译介策略以海外读者接受为旨归,以传译文学精髓为原则,"译"与"介"相结合。目前,香港《译丛》译介的杨绛作品已经成功传播到五大洲的数十个国家,广受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通过《译丛》,杨绛作品开启了"走出去"的世界之旅。  相似文献   

13.
法国著名哲学家、作家伏尔泰(1694—1778)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伏尔泰一生中曾两番入狱,几度放逐,因此对现存的法国封建专制深恶痛绝。然而,他对中国和中国的文化思想大加称颂,表达出由衷和强烈的热爱之情,并从中受到很大的影响。伏尔泰始终是以赞扬的态度来评述中国的。他把欧洲人“发现”中国人的文明比作达·伽马和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不论在他的哲学和历史著作,或在文学作品里伏尔泰谈到中国时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编撰的《哲学辞典》中有不少关于中国的条目,介绍康熙、乾隆、中国的理学等等。在他所写的《路易十四时代》、《历史哲学》、《巴比伦公主》等著作中,  相似文献   

14.
一、"文明的衝突"論與"新帝國"理論 1993年夏季號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了塞繆爾·亨廷顿的《文明的衝突?》一文,我于1994年撰寫了《評亨廷顿<文明的衝突?>》(刊于《哲學研究》,1994年第3期),批  相似文献   

15.
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烙印的台湾导演李安在1991-2012年共拍摄了11部电影,从电影的获奖情况、票房收入、影评人和观众的口碑等指标体系看《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理智与情感》《卧虎藏龙》《断臂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8部电影在全球受到热烈追捧,好评如潮。本文以上述8部影片为对象研究,发现李安电影带着浓厚的中国古典诗学的"胎记",电影是一种诗意形式,表现出的导演的诗人之"志"、人物和主题的含蓄美以及视听语言都具有中国诗歌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的进程令"城市"的界限逐渐模糊,家乡的面貌也不再是童年记忆的模样。继现代化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提出了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后工业文明。"复感·动观"作为《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的学术主题,一方面隐喻人类进入21世纪的当代生活在社会、经济、文化、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墨西哥、新西兰是世界上三个以玉器制作闻名的国家,中国的玉器则强烈地体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中说:“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中国古代最优质的玉来自新疆昆仑山北部山麓的于阗,于阗后来也叫和阗、和田。和...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11,(9):86-96
中国当代摄影展《灰度》于珀斯"中国文化年"于澳大利亚西海岸的首个展览《灰度--李刚摄影展》为当地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中国当代艺术的机会。《灰度》集合李刚经由手工制作的照相机拍摄的最新摄影作品,通过光影交错的影像传递一种迷离神秘的艺术气质。展览开幕当晚,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柯亚沙  相似文献   

19.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中,酒的地位至高无上。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  相似文献   

20.
《白鹿原》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全方位地展现了关中民间文化。在渭河平原半个世纪的沧桑变迁中,以朱先生的仁义坚韧和田小娥的不幸遭遇为契机,小说对关中民家儒学表现出眷恋与鞭笞交融依赖的复杂情怀。通过白鹿两家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家教磨砺,生动地讲述了关中民间珍贵独特的家教文化。在塑造人物性格的过程中,《小说》栩栩动人地再现了关中民间隐秘的性文化。最后在生动活泼的民间文化土壤之上,将小说推向浑厚精致的艺术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