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是知识层次比较高、自律性比较强的一个特殊群体.校长如果不善于读懂教师,那么不管他的学识水平有多高,业务能力有多精,也将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知识层次比较高、自律性比较强的一个特殊群体。校长要读懂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就要善于调查研究,深入到教师中去,了解教师的需要、想法,并及时把这些需要和想法反映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校长如果不善于读懂教师,与教师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彼此做能交心的朋友,那么你的学识再高,业务再精,能力再强,也将一事无成。校长怎样才能读懂教师的心呢?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师生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强调教师要将学生放在心上,教师日常生活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学生、读懂学生,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谁来读懂教师?教师的现实处境令人担忧,他们几乎成为“被遗忘”、“被误读”、“被粗读”的群体。作为一名校长,当然应该首先想到读懂教师,否则校长和教师之间就会产生隔阂甚至冲突,对学校管理效能的消极影响可想而知。校长读懂教师的目的在于:唤醒教师、帮助教师,让教师读懂学生、读懂家长,从而使教师更好地成长。那么,怎样读懂教师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解读教师的人生。教…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7,(7B):17-18
俞国娣(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校长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从朴实一点的角度理解,校长首先是读者,来到一所学校,校长先要读这所学校的历史、文化,读这里的学生、教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一样的学校就有不一样的学生和教师,要读懂他们。  相似文献   

6.
“新基础教育”在努力读懂教师。叶澜老师曾经说:她一直在努力理解教师,读懂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东西。——李家成《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对“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体悟》1999年9月,我校作为“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实验校加入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实践中;2004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新基础教育’生命·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回顾几年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走过的路,我们深深感受到校长读懂教师的重要意义。正是在读懂教师的过程中,我们的学校才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为什么要读懂教师?1.为了让教师读懂学生。让教师学会掌握学生…  相似文献   

7.
校长和教师谈话是大有学问的。校长应如何同教师谈话呢? 一要说实话,不说瞎话。校长要敢于面对现实,实话实说。校长要敢于承认教师的工作辛苦,待遇不高,住房、医疗、职称评定等许多事情存在困难的现实;对教师讲话时,要多体谅他们的困难,不要把调门定得太高,只讲无私奉献,不谈实际困  相似文献   

8.
多鼓励,少批评 【案例】 A校长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一旦看到教师稍有不顺眼的地方,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训斥几下。在A校长的潜意识中,教师就得管,就得教育,不打不骂就变坏,只有重锤敲打,才能让教师提高警惕,毫不懈怠地干好每一件事。刚开始,摄于校长的权威,  相似文献   

9.
方展画:关于这场讨论,我有两点很深的感受:一是我读懂了校长的教育家情怀,每一位校长在潜意识里都有一种当教育家的愿望,或者情结,校长们努力为教育贡献智慧和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教育环境,培养一代新人。二是我也读懂了作为教育家的校长的痛苦,但是我们有教育家的精神,我们应该更加开怀些,向上一些,有更多的阳光校长谈论阳光教育家,这样我们对教育家的本质、内涵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专业化不能仅仅理解成教师要有比较高的学历,教师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和学生的关系中,在促进学生发展中,怎么认识学习过程及其规律,怎么认识教育作用和影响。日前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全国中小学校长发展论坛"上,专家、校长对教师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主要是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肢解文本,扮演着"搬运工"的角色。对此,研究语文教师读懂文本与善教,对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教师教的质量,就是当务之急了。对读懂文本与善教的内涵、意义、关系以及策略进行研究,指出语文教师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去寻求善教,力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校长无教学(教育)研究意识是办不好学校的。一般地说,校长有强烈的教学研究意识,则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也高。反之,校长无教学研究意识,则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差,学校的教育质量低。可见,校长有无教学研究意识,不仅关系到教师教学研究意识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研究提高校长  相似文献   

13.
牢骚的价值 章虹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教师,工作时间不长,牢骚却不少,因而,有“牢骚大王”的雅号。老校长为此伤透了脑筋,大会小会不少批评他,但他却依然故我。 老校长离任后,新来的高校长,却对章老师的牢骚很感兴趣。他不但没有批评章老师,而且还把平时爱发牢骚的几个教师组织起来,成为校长决策的“智囊团”,并由章老师负责。 有些领导对高校长的这一行动很不理解,有的甚至认为这是软弱怕硬的表现。高校长却不这样看,他认为,教师之所以发牢骚,其原因有二:一是上下沟通渠道不畅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及时的反映;二是  相似文献   

14.
永兴县有15个乡镇正在改革用人办法,实行教师选校长,校长选教师的“双向选择”。他们的作法:一是实行校长选任制。首先由乡镇公布校长任期目标。规定校长的任期年限、条件、要求和奖罚办法;然后召开会议,发动教职工酝酿讨论,民主推选;再签定任职合同书,校长保证实现任职目标,乡镇对校长实行浮动岗位津贴。二是实行教师聘任制。由校长根据地区教委制定的中小学《管理条例》(试行)规定的编制和提出的条件聘任教师。校长有权根据教师的德、识、能、勤、绩,对教师进行奖罚,有权解聘不合格教师。三是妥善安排落聘人员。目前主要有三条渠道:①充实到后勤或其它部门。②联系调出。③组织培训。培训期间,只发给基本工资。一年来,已实行“双向选择”的中小学活力大增,变化显著:——队伍开始实现优化组合。15个乡镇共计新任校长87人,原校长落选的27人。聘任教师2651人,落聘教师38人。一大批有才干、事业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经过民主推荐,走上了领导岗位。而那些素质不高、工作平庸的人则纷纷落选。在教师调配上,开始突破能进不能出、能近不能远(相对城镇、交通线而言)的旧模式和旧框子,有190多名教师补充到山区边远学校。  相似文献   

15.
校长作为最基层教育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 者,官位不高,权力不大,但位置重要,责任重大。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可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校长。 一校之长,如果不会用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很难把学校办好。校长要办好学校,必须依靠教师,因为教师直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学校的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这就要求校长有顾全大局的谋略,时时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千方百计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知人善用,任人唯贤”,一个优秀的校长,不仅要了解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峰 《甘肃教育》2011,(10):13-15
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大;梦想有多高,步子就有多快。作为教育工作者,心中应该有梦。教师的梦就是做一个同行最佩服、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敬重、社会最认可的教育家。作为校长,心中更应该有梦,校长的梦就是办理想的学校,建一心中的校园,把学校经营成有特色、有内涵、高质量的名牌学校。  相似文献   

17.
一所学校的工作成效如何,当然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指引,离不开具有良好素养的干部和教师,也离不开学校内外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好的校长。依笔者之陋见,做好校长,应在“高、大、远、新”四个字上下功夫,多实践,以此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以求工作见成效。“高”,就是要做到学校的工作目标要高,校长的理论水平要高,校长的精神境界要高。第一,目标是方向,目标激励是最主要的成功的激励,目标是校长工作思路正确与否的标准。以打靶为例,“打”的是“靶”,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中靶。我们的工作也是如  相似文献   

18.
治校语丝     
在校长的身上,可以看到教师的样子;在教师的身上,可以看到校长的影子。多才缺德的校长比无才有德的校长更可怕。多做事的教师就多出错,少做事的教师就少出错,不做事的教师就不出错。所以,精明的校长要解聘的教师是“从未出错”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方展画:昨天听了嘉宾们的发言,我似乎读懂了作为校长的教育家的情怀和作为教育家的校长的痛苦:今天听了4位嘉宾的发言,我更好像读懂了教育人的大爱和大恨。  相似文献   

20.
校长与教师心理距离的远近,所引起教师的行为反应是不同的。当教师与校长心理呈“近距离”时,教师就有合作心理,积极性高,有利于校长开展工作;反之,教师往往持不合作态度,其行为表现得消极,不听指挥,甚至抗拒领导。由此可见,尽量缩短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对校长的工作十分重要。那么,怎样缩短校长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呢?这要根据校长与教师心理距离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办法。一、对新教师要关心爱护,以诚相待新分配来的毕业生或新调入的教师,都首先审视校长的形象并渴望得到校长的认可。可以说,这本身就存在着不相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