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的名字是人们熟悉的,因为他是这个集体的“六朝元老”,曾辅佐过袁伟民、邓若曾、胡进、栗晓峰、郎平五位主教练,其中胡进两度出山都选他入国教练圈,是有口皆碑的“最佳助手”。虽说他当助手得心应手,但这次升为主教练能够胜任吗?对此,陈忠和认为:“十几年来,我是从陪打教练到助理教练,又从助理教练到教练,再从教练到主教练,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步子扎实,心里就踏实,我有能力做好这项工作。” 我不是黑马 有人说陈忠和当选中国女排主教练是预料之外的,认为他是半路杀出的“黑马”。陈忠和不这样看…  相似文献   

2.
1985年5月的一个夜晚,中国女排主教练邓若曾伏案坐在灯前,他手中的笔不时地停下来,仿佛在细心地斟酌什么,他有时索性站起来,在屋内来回地踱步。他一生中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报告,这几个字是那样不忍心写,却又不得不写下来:“请求辞去中国女排主教练职务”。  相似文献   

3.
21岁进了中国女排陈忠和的名字是和中国女排连在一起的。打1979年到现在,由陪练到副教练,陈忠和已辅佐了“五位六任”主教练。陈忠和1957年9月8日出生在福建省龙海市的一个“排球之家”。1974年,年仅17岁的陈忠和被选入福建青年男排。他技术全面,反应快,弹跳好,1977年被调至戴廷斌执教的福建男排。 1979年一个偶然机会,使他与中国女排结下了不解之缘。时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为提高中国女排的训练质量,决定在福建找一个男陪练,并请戴廷斌推荐。戴廷斌经过反复考虑,认为21岁的陈忠和在身高、技术、思想品质等方面都很适合出任中国女排陪练。  相似文献   

4.
日前,国家体委决定由世界排坛名将郎平出任中国女子排球队主教练。她已是第十三位担当中国女排教头重任的教练员。在这之前担任过中国女排主教练的12位是:马启伟,他是中国女排的第一任教练;接替马教练的是李安格;六十年代初,孙志安出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排有“病”,众所周知。有“病”的中国女排每况愈下,已经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那也是秃子头上虱子——明摆着的事。但是,中国女排究竟“病”在哪里?究竟“病”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数的人并不多。 中国女排的主教练栗晓峰似乎是“心中有数”的。不过,他的这个“心中有数”还是新年的第一天“病”在家中想了整整一天,才想清楚的。想清楚后的栗晓峰作出了“辞职”的决定。这天深夜,他的一位密友打电话告诉我,栗晓峰已作出“辞职”的决定后,我吃了一惊。因为前一天(去年12月31日)下午,我与栗晓峰在一家饭店饮茶交谈了两个多小时,他只是谈他的处境,谈他的困难,谈他的想法,谈他不能接受个别人对他个人品质的“评判”,谈他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评判”没有当场“反击”的后悔……但是,他没有  相似文献   

6.
“郎平终于回来了!”人们如释重负,仿佛中国女排的滑坡从此便可打住,沉痛便能根除。 虽然施拉普纳神话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体坛不存在“千年一清圣人出”的立竿见影的效应,但是,郎平对中国排坛的贡献和声望,郎平受命于危难之中的胆略,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与认同。 中国女排主教练真那么好当吗?愿望和现实毕竟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回答记者关于“目标”的提问时说:“集训第一天我作动员时就讲明了,我就是奔着世界冠军回来的,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不想拿冠军的教练不是好教练,不想拿冠军的队员不会成为优秀选手.绝不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有退路,只能向前冲.”铮铮作响,掷地有声!言如其人.郎平曾经被日本报刊称为“世界排球史上,五十年出一个”的优秀运动员.她在中国女排三灾八难之际,克服重重障碍,毅然从美国归来.肩负起了重振中国女排雄风的重任.这对全国排球界及体育爱好者来说.是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8.
十年之前,同一块场地,同一个主教练,同一个铁汉,同样站在了东部决赛的赛场上。十年之后,仍旧是这块场地,仍旧是这个主教练,这个铁汉终于站到总决赛的赛场上。对于当年认识他的每一个人,这十年可能就是一段时间,但是对于他十年就是一部史诗,一部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史诗。阿隆佐·莫宁作为替补中锋成功地帮助热队首次赢得东部冠军并打入NBA总决赛。十年前,他作为主力中锋在东部决赛中输给了他的师兄也是最好的朋友尤因率领的纽约尼克斯队,这一等就是十年。  相似文献   

9.
十几年来,中国女排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道路。经过艰苦努力,她们获得了“五连冠”的殊荣。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她们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挫折.广大读者、观众对此深表关切。现在,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已经产生,新老结合的女排队伍也重新组建。我们发表《论女排的失落》的这篇文章,目的在于温故知新,使中国女排今后能更健康地成长,使中国的排球事业更加兴旺发达。编者中国女排在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的失利,至今仍是我  相似文献   

10.
栗晓峰谈中国女排王鹏博2月10日,在国家体委即将把郎平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消息公布于众之时.记者采访了刚刚卸任的原主教练栗晓峰。栗晓峰是在1994年12月下旬听取了排球研讨会上对自己任期一年零八个月工作的评判后,于今年一月初提出辞职的。他辞呈是这样写...  相似文献   

11.
信息博览     
随着中国女排这两年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她们赢得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前不久,厦新集团与中国排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签约仪式,决定携手共建中国女排。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徐利、厦门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爱平及品牌部经理汤晓鸿、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及中国女子排球队全体成员和众多的新闻界朋友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在国内知名评论员韩乔生的主持下,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徐利与厦门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爱平在双方共建中国女排协议书上签字。随后,黄爱平、陈忠和与徐利先后进行了精彩的讲话。并由中国  相似文献   

12.
真的汉子     
阔别17年的世界冠军杯终于又回到中国女排手里了。眼前又展现了日本大阪女排世界杯赛场上那难忘的一幕: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全场奏响。在自豪的中国女排姑娘簇拥下,人们看到了中国女排主教练那张温和微笑的面孔。热悉陈忠和的漳州父老乡亲更不会忘记,他是一个忠厚、随和而又有强烈事业心的排坛“众星之帅”。  相似文献   

13.
罗纳尔多是"外星人",但他没有欧洲杯,因为他生不逢地。巴斯滕是伟大的,但他没有世界杯,因为他命该如此。这个世界有完美的吗?倘若用这两座最具分量的奖杯来衡量完美的话,那答案是肯定的。放眼2008年欧洲杯,意大利那些在两年前举起过大力神杯的球员也遥望着完美的人生,如果梦想照进现实,此生足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8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分析,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比赛的经历总结如下:分进“死亡之组”增大了中国队实现目标的难度;小组赛年轻的中国女排技、战术发挥失常;淘汰赛中国女排发扬出中国女排精神,面对困难彰显强者本色;中国女排在进攻上与强队相比仍有差距,但依靠较少失误赢得冠军;里约夺冠与主教练郎平密不可分;排球技术比精神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赛沃雷 《新体育》2005,(11):28-29
又一个希腊奇迹9月25日临近午夜,贝尔格莱德,第34届欧洲男篮锦标赛最后一天的最后几分钟,决赛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个女记者问希腊队主教练雅纳基斯,“去年,你们得到了足球欧锦赛的冠军,这次是篮球,你能解释一下吗?”所有记者都心满意足地笑了,因为所有人都想问这个问题。台上的德国队主教练也笑了,边笑边摇头,去年是一个德国的主教练帮助希腊得到了足球欧锦赛的冠军,这一次是德国队没能在决赛中阻挡希腊。雅纳基斯也笑了,边笑边点头,他的脖子上戴着队员们刚从篮筐上摘下来的篮网,他说:“这太不可思议了,我也解释不清楚。但是我相信,你要努…  相似文献   

16.
15号的宿命     
宿命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我的宿命难道就是“倒霉”?自从1986年11月5日弗格森正式出任曼联主教练以来,我就没有抬起头来的时候,因为贝克汉姆和C·罗纳尔多而名噪一时的7号球衣还经常联合其他人冲我耀武扬威。没错,因为我是15号,19年了, 每一个穿过我的人都是那么的碌碌无为。因为这种巧合,他们给我起了个外号——克服。为什么呢?到现在我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有什么错!现在我就把我历任主人的情况告诉你们,麻烦大家帮我分析一下我究竟错哪儿了……在弗爵爷时代,我的第一个主人是汤米尔森,这个人你们可能都没听说过,我对他也不是很了解。因为他是个可怜的人,饱受伤病折磨,一年到头也上场不了几次,根本没穿过我几回。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女排处境十分艰难的时候!身居美国的郎平在港商朱树豪先生的鼎力支持下,她排除了种种障碍,满怀着重振女排雄风的爱国之情,终于回来了!作为新一届女排的主教练,郎平是当之无愧的最佳人选。郎平是我国建国以来最优秀的女排选手,也是世界最优秀的女排运动员之一。八十年代初,她为中国女排实现四联冠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乃至海外华人赢得了巨大声誉。作为老女排的代表人物,她英勇拼搏的英姿,早已牢牢铭刻在亿万国人的心中,并由此获得了“铁榔头”的美称。  相似文献   

18.
不要放弃     
百年奥运的圣火虽然已经熄灭了,但是中国的运动健儿们以16枚金牌、22枚银牌和12枚铜牌总排名第四位的骄人战绩仍激励和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金牌固然可贵,银牌、铜牌价亦高。因为它们同样是我国奥运健儿们用汗水、血水、泪水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所赢得的。在众多的银牌和铜牌中,我──一位中国女排的球迷更加偏爱女排姑娘们所获得的那枚奥运银牌。中国女排自从1981年11月在世界杯赛上夺得第一次世界冠军到本次亚特兰大奥运会获亚军,其中的每场比赛我都及时收看现场直播,有幸成为中国女排每次浮沉的历史见证人。在这15个年头…  相似文献   

19.
王兴步 《新体育》2004,(2):12-13
张海涛,在中国足坛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物,可从2005年12月14日起,他一跃成了备受瞩目的足坛名人,因为他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出色表现,赢得了足协领导和专家们的信任,接管了新一届中国女足主教练的帅印。 鲜有人知,他成功的背后有多少苦乐年华。  相似文献   

20.
身高体壮的守门员姚健往北京国安队球门前一站,球迷一看心里就踏实。这个长相憨厚、谈吐朴实的北京孩子几经辗转、数年等待,终于在他深爱的北京国安队当上了主力门将。不仅如此,他还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新任国家队主教练霍顿的赏识,而入选了中国国家队。这自然令姚健更加全身心地投入他的每一次扑救。见到姚健的那一天,他很自信地说:“我会在不久的将来站在国家队的大门前的。”没有人怀疑姚健的预言,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姚健正是这样一个有心人。前两年,姚健只是中国足坛一个不起眼的替补守门员,没有什么上场机会,也看不出什么时候才是出头之日。作运动员的最怕的就是遇到这种境况,而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