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乾隆皇帝下江南,大学士纪晓岚随行。一路上,乾隆经常出一些难题命纪晓岚答对,每次纪晓岚都能巧妙地完成。一天,他俩登上长江岸边的一座酒楼,欣赏江景。乾隆忽然  相似文献   

2.
<正>一次,纪晓岚与乾隆皇帝嬉笑间评头品足,纪晓岚忽道:"君之脚犹如兽之趾。"乾隆听罢,顿时龙颜大怒,追问其因何胡言。纪晓岚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解释道:"帝之足,’蹄’也,何谓’蹄’?君之脚也。"乾隆无可奈何。一次,乾隆故意问纪晓岚什么叫"忠孝"。纪晓岚背书似的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乾隆想  相似文献   

3.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才子,他出口成章,机智幽默,连乾隆也非常喜欢他.乾隆知道纪晓岚体态肥胖,特别怕热,一到夏天就会找个地方脱衣服纳凉,于是就想戏弄他一下. 一天,纪晓岚和几个大臣光着膀子正在聊天儿,乾隆突然从里面出来了.纪晓岚随便说了句:"老头子来了!"说完,他赶紧找衣服穿.但是乾隆已走近,大伙儿来不及穿衣服了,只好趴在地下,不敢动弹,连大气都不敢出.  相似文献   

4.
<正>乾隆是个喜欢钻研学问的人。有一年,他和群臣在一起讨论仁德,大学士纪晓岚也在其中。工作几个小时后,乾隆有些累了,想放松一下,恰好此时在书上看到"忠孝"两个字。乾隆想起知识渊博、机智聪明的纪晓岚就在身边,突然玩性大发,就问纪晓岚:"纪晓岚,我问你:这‘忠孝’二字是什么意思呀?"其实,乾隆对"忠孝"二字又怎能不知?他之所以这样问,只是想找茬  相似文献   

5.
乾隆是一个喜欢钻研学问的人。有一年,他和群臣们在一起讨论仁德,大学士纪晓岚也在其中。
  几个小时过去,乾隆也有些累了,就想放松一下,恰好此时在书上看到了“忠孝”两个字,乾隆想起知识渊博、机智敏捷的纪晓岚就在身边,突然玩性大发,就问纪晓岚说:“纪晓岚,我问你,这‘忠孝’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呀?”  相似文献   

6.
纪晓岚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乾隆很想出个题难为他一下,以压压他的才气。一天,君臣来到关帝庙,乾隆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个怪题,对纪晓岚说:"纪爱卿,关  相似文献   

7.
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后,人们深深地为纪晓岚的文彩和智慧所折服。而关于纪晓岚对联的故事,笔记、野史中多有记载,在民间也流传颇广。有一年冬天,纪晓岚跟随乾隆南巡至白龙寺,适逢寺僧鸣钟。庄严古刹,钟声悠然,乾隆诗兴大发,挥笔写下“白龙寺内撞金钟”七个大字。纪晓岚见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从容挥笔对出下联:“黄鹤楼中吹玉笛”。乾隆当即拍手称赞:“佳对!”纪晓岚熟读诗书,记忆力很强,其师曾以杜甫《兵车行》中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出联考他,他巧妙地运用李商隐《马嵬》中句“他生未卜此生休”…  相似文献   

8.
《同学少年》2011,(2):52
乾隆皇帝十分赏识纪晓岚的才学,经常与他对联为戏。一次,乾隆出上联——两碟豆;纪晓岚对道——  相似文献   

9.
纪晓岚从福建回京,就任左春坊左庶子,一年后又晋升为内阁学士,深受乾隆宠爱。这年除夕,乾隆邀请纪晓岚共度佳节。乾隆看着内廷的几十盆寒梅正初绽花蕾,感慨道:“老翁秋枝看梅花,唉!青春已过。”纪晓岚见皇上颇怀伤感,便想让皇上高兴起来,忽听宫外爆竹声声,随即应道:“儿童侧耳听爆竹,噢!又是一年。”乾隆一听,觉得对句意境全新,充满向上的喜悦和向往,便高兴起来,夸奖道:“爱卿真是锦心绣口啊!”纪晓岚自己画了一幅扇面画,颇为得意,常常带在身边,有一次被乾隆皇帝看到了,他也十分喜爱,便索要,并让纪晓岚再题写一首诗在上面。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02,(Z1)
四库书馆总篡之所设在圆明园文源阁。纪晓岚走路有疾步如飞的习惯,每天总在住所和文源阁之间匆匆往返。这天,同事彭元瑞与纪晓岚一块上班,可不一会彭元瑞就跟不上纪晓岚了。等他到了文源阁,纪晓岚已经阅书数卷。彭元瑞喘息着说:“纪晓岚确是神行太保。”纪晓岚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彭芸楣不愧圣手书生。”“神行太保”是水浒人物戴宗的绰号,以走路快捷而著称;芸楣是彭元瑞的字,“圣手书生”也是水浒人物萧让的绰号,是梁山好汉中字写得最好的,故纪晓岚用来戏称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彭元瑞。随意中的一句对话,却成了一副巧对。有一个大热天,纪晓岚因为爱出汗,便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干起来。这时,乾隆突然光临,纪晓岚怕皇帝说他光着身子不敬,便闪身躲到书橱后面,想等乾隆走后再出来。哪知乾隆明知纪晓岚在躲着他,可他就是不走。  相似文献   

11.
趣说数字诗     
诗忌重字,数字尤其重复不得。可有几首带一字的小诗,却叫人拍案叫绝。请先看清代纪晓岚的《江上渔舟》。某年秋天,乾隆下江南。船过长江时,他站在船头,看到一个渔翁立于一叶小舟上,手拿一根渔杆,正在江岸钓鱼。一向爱吟诗的乾隆,很想把眼前的景色写成一首诗,但一时又想不出满意的句子。恰巧纪晓岚立在旁边,乾隆深知纪晓岚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想出这个难题,把他难倒。便要他把眼前的景物,吟成小诗一首,而且必须包括十个“一”字。纪晓岚明知难为,却不敢违旨,其他大臣也手捏一把冷汗。纪晓岚毕竟是天下第一才子,他沉思片刻,…  相似文献   

12.
名士与弄臣     
西哲洛特曾说过:智者游走于世间如入无人之境,无障无碍。纪晓岚绝对是一标准智者。说他玩世或混世自如均不过分,即使在伴君如伴虎这种极端状态下。然而心中无碍却是一绝高的要求,智者也心向往之。纪晓岚才思敏捷诙谐幽默,生平趣事多,是乾隆皇帝的开心果。某年大旱,乾隆下旨设坛祭天祈雨。一般祭祀时祷文均由臣下事先准备好,届时由赞礼官宣读即可,而乾隆套路与众不同,他喜欢舞文弄墨,炫耀文采。所以这次祈雨时,当赞礼官准备宣读祷文时,两眼转向了乾隆,只见乾隆从衣袖中取出一卷纸,交由纪晓岚宣读。纪晓岚受宠若惊,接过急忙打开,准备宣读。就在这时,他傻了眼,头上不禁冷汗直冒。原来是一张白纸,上面哪有什么祷文?他疑心皇上拿错了,却又不敢问。他微微抬头望望乾隆,见皇上嘴角闪过一丝笑意,即刻会意这是皇上又在拿他开玩笑。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宣读起来。乾隆听着纪晓岚的临场发挥,脸上漾出满意的笑容。某年夏天,纪晓岚正在翰林院值班,他虽然很瘦,却很怕热,于是脱下上衣,赤膊休息。这时,乾隆驾临,纪晓岚穿衣已来不及,仓皇间躲(以上文章均摘自《一分钟中国名士趣味小品》)本栏责任编辑吴昕颖花季文苑在一张大座椅下。其实皇上一进来时就看见了他的狼狈样,只是故作...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11,(13):118-118
大学士纪晓岚才高八斗,文思敏捷,乾隆皇帝出行经常让他伴随左右。有一年,乾隆皇北巡,一行人浩浩荡荡,纪晓岚也在其中随行。他们一路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相似文献   

14.
乾隆、纪晓岚、和珅出城门,不知向哪个方向走.纪晓岚说要向南,和珅要向北,乾隆拿不定主意,争执不下时,提出用抓阄的办法来解决,结果抓到一个“南”字的阄,向南而行.  相似文献   

15.
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清乾隆十五年任姚安知府,十六年离任。虽一年的任期,纪晓岚却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其父亲在姚安的一些事略及人生的一些事。  相似文献   

16.
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清乾隆十五年任姚安知府,十六年离任。虽一年的任期,纪晓岚却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其父亲在姚安的一些事略及人生的一些事。  相似文献   

17.
老头子     
一年盛夏,体胖的纪晓岚脱衣光背,把辫子盘在头顶,伏案阅读《四库全书》书稿。忽然乾隆皇帝向院内走来。他穿衣已来不及,便一猫腰钻到案下,将桌布拉好,想等皇帝走了再出来。谁知这些举动乾隆都一一看在眼里。乾隆只是不作声,直人大堂,示意众人安静下来,佯(yang)作不知,有意走到纪晓岚的书桌  相似文献   

18.
两只船     
乾隆下江南时,看江上无数船帆竞走,问随从纪晓岚:这江上有多少条船?纪沉思片刻答道: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乾隆对其所答很是满意。  相似文献   

19.
以文会友     
乾隆二十七年顺天乡试后,纪晓岚受命督学福建。一天他来到福州一家茶楼,恰好一群文士在那里饮茶赋诗。纪晓岚上前想以文会友。那些人就以此楼为题叫他作诗。纪晓岚道:"一爬爬上最高楼。"众人听了,相对笑道:"这也算诗?"这时,就听又道:"十  相似文献   

20.
一日,乾隆皇帝带臣子到郊外踏青。春光明媚,景色宜人,乾隆不觉兴起,命纪晓岚当场作一首咏春诗,每句至少要嵌上两个春字。纪晓岚略加思索,即脱口而出:春光春风春景和,春人路上唱春歌;春日临窗写春字,春闺女子绣春罗。纪晓岚吟诵“春”字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