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属于给材料作文.出题人摆出一些学生和老师对写作文、改作文的反映,要求考生就中学生作文发表议论.这考题出得好!好在密切结合学生生活,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作为副产品,我们从卷面上看到了学生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意见、反映、呼声.在全国范围内,几百万考生就中学生作文发表意见,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2.
崔慧琴 《现代语文》2013,(4):148-149
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中考前,老师、考生都积极准备素材,想最大程度地确保考生能在紧张有限的考场时间里一挥而就出佳作。可是往往有好多同学自认为已做足功课,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今年笔者参加了南通市中考作文的网上阅卷,发现考场作文问题着实不少,主要是如下两点:1.审题不清,重心不明。考生粗粗读题发现事前准备材料与考题有一定联系,就欣喜万分而不再细致审题,不再积极动脑谋篇布局,甚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高考,重庆卷与全国卷一的作文材料都取自于两年前网络上报道过的新闻事件。考题揭晓后,在社会上都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笔者以为全国卷一"举报父亲驾车接电话"的作文材料虽有争议,但将它命制为高考作文题也无甚大碍,因为它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不会干扰考生的审题立意。但是重庆卷的材料却不适宜作为高考作文题使用,虽然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但该事件里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会给考生的审题立意造成较大的困惑与误导。  相似文献   

4.
0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考的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写法,一般来说,都要引述材料。因为材料似树之根,水之源,是作文观点的来源,材料的引述需要简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笔者在参加高考改卷时,却常发现有相当的考生在引述材料的时候未能达到简洁的要求,甚至出现了观点与材料扣得不紧,油水分离的现象,使评卷老师产生作文的观点与材料无任何联系的感觉。这实际上是考生不明白不同的观点宜从不同的角度去引述材料,从而使作文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文评分标准"对高分作文有"深刻"、"创新"的要求,这大概是思维灵活、积累厚实、语言基本功扎实的少部分考生应该要追求的。考场作文稳是基础,稳是大局,相对绝大部分考生来说,要定天下,还是应该实实在在地写好"三入"文。一.入题。审题准确,立意正确  相似文献   

6.
0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考的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写法,一般来说,都要引述材料。因为材料似树之根,水之源,是作文观点的来源,材料的引述需要简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笔者在参加高考改卷时,却常发现有相当的考生在引述材料的时候未能达到简洁的要求,甚至出现了观点与材料扣得不紧,油水分离的现象,使评卷老师产生作文的观点与材料无任何联系的感觉。这实际上是考生不明白不同的观点宜从不同的角度去引述材料,从而使作文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课教授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常常发现以下几种状况:一是有的同学在看到材料时,不知如何下笔。二是有些同学作文的开头入题太慢,往往写了很多废话后,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三是有的同学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材料形同虚设。如何结合材料审题立意,明确建立作文的中心论点,就成为作文教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考的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写法,一般来说.都要引述材料。因为材料似树之根.水之源,是作文观点的来源,材料的引述需要简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笔者在参加高考阅卷时,却常发现有相当的考生在引述材料的时候未能达到简洁的要求,甚至出现了观点与材料扣得不紧、油水分离的现象,使评卷老师觉得作文有观点与材料无任何联系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份。高考作文试题格外引人注目。下面列表汇总十四年来高考作文试题,从总体上考察高考作文的特点,揭示高考作文命题的动向,这对今后指导中学作文教学将会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十四届高考作文考题中,全国题除82、91的是命题作文外,其余都提供了一定的材料或一定的材料加标题,要求考生据此作文,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论辩能力和表达能力。考题的内容和形式屡翻花样,追求新颖、独创,力避为人所猜中,而又不显偏、难、怪,做到命题出乎人意料,却在情理中。因此,从文题的表层或深层意义上来估量,高考作文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考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和要求有较大变化。明确各类材料作文的特征并掌握其审题方法,很有必要。一、定向型材料作文。这类命题所提供的材料是考生提炼观点或叙事记人的依据,考生阅读这些材料,必须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其本质含义。如果考生的审题立意偏离材料所定之向,则会造成偏题。这类材料作文相对来说限制较多,考生发挥空间较小。例如2005年苏州题所提供的材料“: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该题提出的要求是:“根据上…  相似文献   

11.
《同学少年》2014,(9):12-13
<正>"言论型"材料作文,是指文题材料给出了一个或多个明确的观点,或论述具有一定的思维导向或情感倾向。从所蕴含的观点来分,"言论型"材料作文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一、单一观点型所谓单一观点型,就是文题材料表达或蕴含的观点只有一个,这是"言论型"材料作文中最简单的一种。审题时,不仅要准确理解材料蕴含的观点,还要让思想驰骋于材料之外,联系社会生活,写出此言论的现实意义。如,2014年四川卷高考文题材料只有一句话:"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  相似文献   

12.
【写作点拨】 今年重庆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一个选题作文,要求从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来写作。这样考生在看到文题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占有丰富材料的一题来写,不至于出现面对文题时无从下笔的情况。这就无形当中降低了考题的难度,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让学生易于下笔.也易于写出精彩之作。  相似文献   

13.
一、材料作文的新特点1.材料作文读写并存,一题多查。能够真实反映出考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以及表达等多方面能力。这一作文形式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2.材料作文具有内容的多向性、体裁的灵活性、思维的诱发性、写法的多样性等特点,也就直接避免了话题作文出现的猜题押题的弊端。二、应对方法1.认真读懂材料,把握主旨,正确理解这个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之一。不妨以2005年河北省的中考作文为例。当上台做题的同学将最后一道题的答案写错时,台下多数同学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老师说道:“最后一道题是答错…  相似文献   

14.
王世发 《新高考》2010,(12):4-5
一、仔细审题,选准一个立意的角度审题是作文的首要环节。不少考生不太重视这个环节,有的考生不细心审题,不认真比较,拿起笔就写,结果到了快写完甚至已出考场时才发现作文出了问题,却是悔之不及了。"审题"是考场作文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丝毫马虎不得,它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立意。拿到作文题,考生首先要理解材料和文题的含  相似文献   

15.
1999年高考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它激活了考生的创造性思维,多数考生文思如涌,浮想联翩。作文考卷如百花盛开,各种奇思妙想争奇斗艳,令阅卷教师兴奋不已。笔者对一千份作文抽样卷进行了分析,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检阅,它不但适合青少年充满幻想的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展示了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答卷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素质的高下,这样的作文试题显然将对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一、考题赋予考生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赋予考生极为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只要话题与“…  相似文献   

16.
新材料作文最忌千人一面,考生除了在选材上不要雷同之外,还要在构思上苦下功夫。本文谈一谈怎样巧构思,让考场作文与众不同,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让阅卷老师读了考场作文后有眼前一亮之感。一、审材料时巧换一个角度构思以2014年安徽高考卷为例,大多数同学不外乎持有这样的观点:支持表演艺术家可以改动台词,这是一种"创新",支持剧作家不能随意改动台词,这是一种"坚守",或者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坚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考生审题时,第一要考虑到哪一种观点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的观  相似文献   

17.
应试作文切合题意很重要,而审题准、入题快则是关键。今年高考作文在审题时,切实把握材料中最后一句话:“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很关键。前半句是考生想像的前提,后半句则是作文的重点。本文的考生显然较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且落笔点题,入题?..  相似文献   

18.
湖北黄冈市 2 0 0 0年中考语文试题中 ,出现了一道让考生害怕的作文题———供材料写议论文。我市过去小作文题 ,要么不考议论文 ,要么考就把议论文的论点先指明 ,如 1998年写“一则议论片断” ,观点即“在荣誉面前骄傲 ,就会走向失败”。考生只要抓住观点 ,把已知的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拿来重新组合就行了。 2 0 0 0年的考题就大不一样 ,供给的材料虽然看得明白 ,但它包含的道理观点却让许多考生不明白。可见这类考题不光是考查作文能力 ,更重要的是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考生做题的情况来看 ,暴露出了当代中学生思维上的严重缺陷 ,依赖…  相似文献   

19.
今年河北省课改区试卷的作文仍然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考题是一个典型的话题作文,符合话题作文自主立意、自由选材、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的特点。题目较为接近考生的生活,设题没有审题障碍,基本上达到了让每个考生都有事  相似文献   

20.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如何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高考、中考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一般不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只要与话题有关材料都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的入文,因此,话题作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但由于话题作文给学生较大的选择自由,特别是2003年江苏泰州中考作文两题任选一题,更给考生任意驰骋的空间,于是有人以为要写什么,就写什么,要怎么写就怎么写,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必须让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紧扣话题”,这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