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母爱     
世界上许多美丽的诗章,都为母亲谱写。因为母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无比高尚的。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母亲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告诉我不要被困难所吓倒:在我做错事的时候,母亲指点我改正。有一件事时时在我脑海里闪过。我水远也忘不了那动人的场面。一次妈妈来到学校门口接我,我从远处看见了妈妈。心想您别接我来啦,让同学们看到多不好意思。“大海我在这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之友》2008,(20):46-46
卓玛:我的性格很内向,这让我错过了很多朋友,也影响了我的生活,还影响到我的家庭美满。我母亲总是骂我:"像你这样不会交朋友、老实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她这样说我的时候我心好痛,我都想过要用自杀来离开这个世界,但我舍不得所有爱我的人。高一的时候,我拼命让自己大胆与同学交往,开始有人叫我play,我第一次发现有friends真是happy,可是现在高二分科了,我又一次回到了原来的起点。阿坤哥  相似文献   

3.
亲子间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与"关系"二字分不开。有的时候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太疏远了,于是孩子感受不到关爱;有的时候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太紧密了,孩子会觉得失去了自我,会想要逃离。有的时候母亲与孩子太近了,父亲会失去在孩子成长中应有的位置,夫妻关系也会变得不太顺畅,等等。很多情况下,关系理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会变得和谐,孩子及家庭成长中的问题也就有了解决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在失望中希望,在希望中坚持,在坚持中成功。1973年,她出生在黑龙江五常县,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这让数学成绩不好的她压力很大。"各种奇怪的算法,越算不明白越让你算,这让我一直感到不安全,放假也不能踏踏实实放松,老是担心,逼迫自己在能力多的时候尽量多做,这是从小形成的。"回顾小时候,她记忆深刻。压力的另一方面来自母亲,她的母亲年轻时是一  相似文献   

5.
戏迷人生     
这张照片是母亲作为戏迷的见证。母亲从小就是个戏迷。只要村里来了戏班子,她总是赖在戏院门口,看见了大人,就拽着人家衣角:“求求你,把我带进去吧。”要不就背着弟弟妹妹,让他们踩在自己肩膀上,趴在窗台上看戏。母亲的嘴角泛着浅浅的笑意,那是小小的满足。母亲嗓音圆润,她说这都是小时候练的。放羊的时候,她就坐在树杈上大声吼,什么时候停了,羊便从四面八方跑回来。母亲还偷偷地考过两次戏班子。被团长选中后,她把衣服包好,下定决心要走,但每次都让姥姥给拦住了。姥姥说唱戏很吃苦,女孩子家,找个好婆家就行了。母亲哭了一…  相似文献   

6.
<正>还不到三周岁的女儿每当不高兴的时候都会撅起小嘴挥着小手去打母亲,而母亲即使被打也总是一脸的幸福,有时甚至还会冒出一句让我啼笑皆非的话来:"我的头都那么疼,她的手一定也很疼,却不哭,可见她真是坚强。"然而更多的时候,此情此景总是让我想起奶奶,因为她也曾经是这样的宠爱着我。孩提时代,懵懂无知调皮捣蛋的我总是欺负她。早晨醒来,  相似文献   

7.
徐川 《中学生百科》2012,(34):43-44
我想用一次我所不熟悉的文体来记录这个我不熟悉的地方,那么,从头到尾都可谓是新的,但同时也是陌生的。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过路人,陌生的事物中却有着让我同样熟悉的感动。很早很早的时候,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在哪里第一次听见了塞纳河,那个时候我认为塞纳河是美的,起码要比外婆家的那条小溪流清爽上许多。听起来也十分洋气,就像我那个很时尚却不经常见到的母亲。比很早很早还要早的时候,母亲与我就已经是聚少离多,外婆总是在我已经有些记忆的时候开始给我灌输关于母亲的一切,她怕我忘记了与我有着无法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孩子真不听话,真难管,本来你说的是为他们好,可他们就是不领情,不知当父母的这份良苦用心,还处处和我们顶嘴,真让我们伤心啊,有时自己都忍不住偷偷地掉眼泪,真觉得委屈。"这是去年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的时候,我们班上一位学生母亲的发言,让我感触很深,记忆犹新。"你们啥都管我,什么都问,我都快烦死了,我长大了,什么事情能自己做主  相似文献   

9.
母亲     
母亲的娘家在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就是"已经出嫁了"。)  相似文献   

10.
<正> 亚伯拉罕·林肯说,"我之所成,业我之所谋,皆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哇!这可真是今年母亲节献给母亲的嘉赞。母亲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是我们一生的守护者一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是不是为何我们大多数人都把母亲的付出看作理所当然的原因之一呢?我们只是期望她在守候着。需要她的时候,我们没有在意那是几时几  相似文献   

11.
感恩的心     
临近教师节了,我和先生李兵一起到礼品店买贺卡,要寄给周老师,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要向周老师寄一张没有写一句话的贺卡,我想周老师会懂我,懂我这个曾经辛酸的寒门学子感恩的心。我出生在贫苦的山村,母亲生了八个孩子,我是老八。这么多的孩子让母亲早早就老了,我基本上是姐姐们带大养大的。我上六年级的时候才有了第一个铅笔盒,贫困艰难的生活让我早早地懂得了奋斗的含义,我拼命学习。上高中的时候,姐姐们尽管都出嫁了,可是我的学费都是她们凑起来的。为了省钱,我放弃了到省里上大学的机会,选择了本地区的师专。在学校里,我丝毫没有懈怠,像我…  相似文献   

12.
泪中的醒悟     
母亲一直是坚强的人。遇到生活困难的时候,从来都是默默地忍受,不说一个"苦"字。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眼泪是在我念高三的时候。这眼泪是为我而流。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母亲的眼泪,我不知道今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永远地堕落下去,不会在大学校园里继续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买水果记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母亲常让我去水果店买水果吃。从家里出来,走不到一分钟,就会看到"养维生"水果店。水果店面积不大,挤在两个超市之间。两边的超市都装饰得花花绿绿的,它的门面却极为朴素,从远处看,你都有可能把它给忽略了。水果店通常都比较冷清,我们家是常客,早就和店里的营业员混熟了。每次  相似文献   

14.
张前 《家长》2013,(4):17-17,28
世界上,很多烦恼都是庸人自扰,我们完全不必斤斤计较,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烦恼"挂"在树上,让鸟儿"叼走"!八岁那年,我开始变得心事重重的,对世界充满了恐惧,总感觉有一天世界会抛弃我。母亲看我整日萎靡不振的样子,以为我得了什么病。她在带着我转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医院都无  相似文献   

15.
<正>"啪!"一记响亮的耳光,在我原本因与母亲争吵而变得通红的脸上,又涂上了更为鲜红的颜色。母亲的手掌在我的脸上留下了清晰可见的掌印———我挨打了!我记得那场"战争"是由一件很小的事情引发的。那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我就站在电视机旁边。母亲叫  相似文献   

16.
正我轻轻地读完了这篇感人的《怀念母亲》,泪水不知在什么时候悄悄地流了出来。母亲,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幸福,给予我们……但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母亲,那是一件多么悲惨的事呀!《怀念母亲》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季羡林爷爷从小就离开了母亲,在上大学的时候,母亲去世了。母亲的去世,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悔恨自己没有照顾好母亲。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呀!这又使我想到了自己:有时我没达到妈妈的要求,却不知伤了妈妈的心。其实,妈妈对我  相似文献   

17.
<正>窗前一盆康乃馨在风中摇曳,这让我想到母亲。步入五月,母亲将迎来她60岁的生日。年初母亲便说:"今年我的生日刚好在周末,到时候你们都要回来啊!"我们欣喜地答应了。母亲是美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小时候就常听奶奶说:"你母亲是嫦娥,这辈子被天蓬元帅给娶了去。"其实,父亲生得不丑,但与自小"欹枕江南烟雨"受熏陶的母亲相比就略显"磕碜"了。  相似文献   

18.
朱凌 《生活教育》2014,(13):110-110
正一个学期快结束了,女儿的家长会也如约而至。几天前,女儿就对我说:"妈妈,这个学期我的表现可能有些不好,你开完会,可不要生气啊!"显然女儿是在给我打预防针,生怕我因她成绩不理想而责骂她。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每当开家长会的时候,心里也是挺怕的。那时,我的成绩在班上排在中等偏下,每次母亲开完家长会回来,就会有些失落。她说:"坐在那净听人家孩子得表扬,就你,什么都没有。"虽然母亲并没有过多地指责我,但我的心里还是  相似文献   

19.
同学见面经常听到有人感叹和婆婆搞不好关系,总是别别扭扭。听说我和婆婆之间相处得像母女一样,都纷纷向我"取经"。我付之一笑,对她们说,其实我也没有为这件事处心积虑,只不过是一过门我就没有拿自己当外人,真正地从心里把自己融入这个家庭中。把自己当成婆婆的亲生女儿,像对待自己母亲一样对待婆婆。要是硬让我总结经验的话,一言以蔽之"婆媳之间这种爱需要诉说"。  相似文献   

20.
周末,下着冷两,一位45岁左右面容憔悴的中年女性来到天凌的咨询室,给天凌看她女儿14岁到16岁间写下的三本日记,这三本日记都有完整的锁和钥匙,某一天,做女儿的故意没有上锁,想让母亲了解她的心愿。 日记体太冗长了,让我们将这女孩儿的故事,还原成一个第一人称的白描故事吧-- 我今年16岁,是个从小到大一直与母亲睡的女孩子。据我妈妈说,我生下来的时候是睡婴儿床的,但我睡觉特别"武",妈妈夜半醒来,常常发现入睡时头朝北脚向南的我,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头朝南脚向北,正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