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由作文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新体现,怎样有效地进行自由作文?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提起笔,不受任何限制,说出来、写出来,说真话、吐真情、写真事,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一、放飞想象,自由发挥给学生大胆自由表达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目,命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作文内容和形式可以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要写出自己平时喜欢的东西,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写,写出较好文章。如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出题目《记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  相似文献   

2.
多年的作文教学我走的竟是一条盲路。每次作文课.或扔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随便写,或在审题立意方面作一简单的引导。很少教给他们具体的写法。每次作文都要求学生写出特色.但不教给他们写出特色的方法;每次都要求学生创新.但不告诉他们如何创新。真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想起来就感到惭愧。本学期,  相似文献   

3.
锐石 《云南教育》2001,(4):10-11
命题与评改是一次作文训练的起点和终点,它最能充分体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最能充分体现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水平,因而也最能体现一次作文训练的效果。   先谈谈命题。命题无非就是出题目。老师出个题目让学生写,看起来非常简单,可是作文教学收效甚微往往就先出在这里。题目出不好,学生写不出来,敷衍了事或找别的文章抄了交上来。这样一来,这次作文大家辛苦一场岂不是白费力了吗。   作文的命题应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规律,因此,我认为作文命题应该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一、整体性、系统性原则   以高中为例…  相似文献   

4.
徐燕 《教学随笔》2013,(12):115
四年级考试一篇作文题目:"我真……"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件让你"高兴、伤心、失望、幸福……"的事情,将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半命题作文学生比较喜欢,跑题、偏题的现象不会出现。可是在改作文时发现,不少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丢了!  相似文献   

5.
《假如我是……》这类题目的作文是假设性想象作文。一般要求学生在作文中作一种假设,写一个愿望。比如: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画出坚固的大坝,让洪水不再泛滥;假如我是市长,我要让城市所有住房困难的人都能住上新房;假如我是一片云,我要飘向干旱的城区,为人们下一场透雨……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这种愿望,按一定的顺序,写得具体细致,合情合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6.
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指定作文题目,写作者根据题目写文章。命题作文是传统写作训练及作文、语文能力测试的主要形式,因为命题作文能考查包括审题能力在内的多种写作能力,而且易于实行统一测评标准,能做到相对客观和公平。但是,许多教师常常随便出个题目就让学生写,学生无话可说,可又不得不写,只好死憋硬挤瞎编乱套,写些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因此,许多教者对命题作文持批评否定态度。平时的作文训练和毕业或升学时的作文考试都实行统一的‘命题作文’,只用一个作文题目,来进行训练和测试。  相似文献   

7.
吴金萍 《现代语文》2009,(8):135-136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训练,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融生活,融阅读知识、写作技巧及个性情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或听到学生写作中所表现出的苦处,他们拿到题目或话题,不知到底写什么好,只好东拼西凑,写满字数。其结果空洞无物或千人一面,毫无新意。这样的作文学生怕写,教师怕改。学生作文的创新是每个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学生作文的创新既使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又能让学生在应试中得到高分。  相似文献   

8.
初中作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许多教师都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要求布置学生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学生总是"猫吃河鳖——不知从何下手"。一般教师对此都会感到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9.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让学生想写什么内容就写什么内容。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命题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或凭主观想像,信手拈来个题目;或照搬课后练习题;或照抄报刊上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0.
封彦明 《学周刊C版》2011,(8):175-175
一、练习不拘一格。赏识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话一点也不假。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作文“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要加以一点儿限制,让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感到枯燥,就会乐于写。  相似文献   

11.
<正>半命题作文其实是全命题作文的变种,是命题人有意省略题目的部分内容,让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后,才能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让学生想写什么内容就写什么内容。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命题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或凭主观想像,信手拈来个题目;或照搬课后练习题;或照抄报刊上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许多一线教师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实践,而下水作文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什么是”下水”?刘国正说:“教师下水,指的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出了题目,不光让学生作,自己也作,自己亲自尝尝‘梨子’的滋味.便于指导学生。”叶圣陶也倡导“教师下水”练笔。他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老师布置了感恩作文,题目一出,很多学生竟然在网上跪求或恳赏感恩作文,平时身受百般宠爱,但在写感恩作文时孩子们却无话可说,这个现象不禁让家长、老师都心里很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多,许多题目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教师越教学生越讨厌作文课,学生越学越觉得作文不好写。以致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为此,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老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脱作文“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为目标的无痕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的一般格式是:一老师宣布作文题目,二板书作文要求(题目紧扣题意,中心思想表达具体。按事情(或时间)顺序写,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三学生读议作文要求及打算怎样写。四开始看这种教学安排合情合理,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而实际上每次作文后的效果却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7.
程树国 《中国教师》2010,(14):38-38
<正>材料作文是自命题作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而不给题目,题目完全要靠学生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来确定,这是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主要区别。显然,二者相比,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加大了,它强调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想让学生写好材料作文,教师必须加强审题指导,训练学生善于读懂材料,拟出反映中心的好题目。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许多教师都潜心研究,探索出了种种成功的教学方法。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践也归结了一些学生写作文的教学策略。学生的作文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体验、脱离了观察,是没有任何意义和感情的作文,只是一潭死水。我的作文教学策略是:写生活作文,写先框架后发展再个性的作文。写体现课本写作特点的作文,写突出特色的作文。让学生有感情,让作文有灵性。  相似文献   

19.
一、作文指导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及生活实际不同的学生 ,其思想认识、性格特点、生活阅历、观察方法、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不尽相同 ,老师要尊重他们的实际。低年级可写一两句通顺完整的话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不能要求过高 ,让连一句话还写不通顺的孩子写看图作文、观察日记 ,岂不是拔苗助长 ;中高年级也不能因为学生有了初步的说话、习作的基础 ,就详细指导。从审题到选材 ,从确立中心到列提纲 ,从材料安排到字、词、句、段的使用 ,无不面面俱到 ,一一板书 ,学生只要依葫芦画瓢 ,就能写出“像样”的作文。但这样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经历作文全程,切实落实四放”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作文全过程和教学过程图解如下: 一、范围“放”宽。主要解决“写什么(选择题材)——为什么写(表达愿望)”的问题,在课前和课内完成。 1写作时间放宽。作文前,要给时间让学生充分酝酿,充分准备。①提前布置写作内容或题目。一般提前3-5天,难度大的内容,可提前4-6天,对本次作文提出任务、要求和准备过程。“选择题材”和“表达愿望”是紧密相联同时进行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根据教师布署的或自己确定的作文内容,选择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反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