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事先预订了《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一书,拿到手我就一口气读完,不禁击节称赞:“耐读、过瘾,真是用‘大白话’讲活了‘大道理’。”当时的感觉正像卢梭所说“我口袋里只要有一本新书,我的心就怦怦跳了起来,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这的确是一本对大众可以直接“照本宣科”的书,是能够让人知事、明理、释疑、益智的书。  相似文献   

2.
林穗芳编著《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一书2000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获得海峡两岸读者的好评。一位学刊主编说:“看书名似乎会给人一种印象,这是一本一般的关于标点符号常识用书,但实际上这是一本学术含量很重的力作。”该书分标点理论、历史和用法三部分。同行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资深编审黄鸿森在所写的评论《考镜源流 针砭差误 足资鉴戒》(2000年5月22日《新闻出版报》)中称赞这部书拓宽了标点研究领  相似文献   

3.
由卢吉安主编的《新闻改革虚实谈》一书,“7.1”前夕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重农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称赞是对新闻实践再认识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孝经》是儒家专论孝道的书。在儒家经典的所谓《十三经》中是部头最小的,全书不足二千言,但它却与其他“经书”一样,在封建时代倍受重视,具有深远影响。 一、《孝经》的作者、成书和流传 《孝经》一书最早著录于班固《汉书·艺文志》“六艺”类:“《孝经》一篇,十八章。”“六艺”,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但“六艺略”所著录的不仅是六经,诸经传记亦在其列,“六艺略”中所包括的《论语》、《孝经》,并不属于“六经”传记,显然是有意将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闻”的定义是个讨论多年的老问题。“曾”文对此又有“新议”,实是因李良荣先生的《新闻学概论》(二版)一书而发,于是这篇文章又似乎成了一篇书评。书评就其性质而言是评论,称赞与批评均是其题中之义,对同一事物见仁见智,也是评论的常见现象。当然,“曾”文所论或有片面与不足,倘李良荣先生乐意回应说明,则是我们所欢迎的。  相似文献   

6.
朱岩 《图书馆杂志》2022,(5):128-135
现存韩国奎章阁的朝鲜王朝《书》学文献《书义》抄本,其本旨虽然是为了应对朝鲜科举中的“经义”考试,但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第一,体现出朝鲜《尚书》学的“性理化”特征;第二,较全面地展示出朝鲜王朝的政治伦理;第三,丰富与拓展了《书集传》的义理阐发。《书义》的作者题为朝鲜大儒丁若镛,但学界一般认为并非如此。根据《书义》一书的性质以及丁若镛本人的治《书》经历分析,目前学界判断《书义》是伪作的理据存在若干问题,《书义》的作者应该是与丁若镛一样曾经在成均馆读书以备“大科”考试的生员。  相似文献   

7.
知识与趣味     
《古文观止》是清初吴楚材、吴调侯两人编选的一部古文选本。这本书上起先秦,下至明代,共选辑文章222篇,而且选材也十分广泛,兼顾到各种文章体裁的艺术风格。“观止”二字最早出自《左传》:春秋时吴国季札在鲁国观乐,见舞《韶箭(萧)》,称赞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思是说,这些音乐舞蹈妙极了!其他的不必看了。后来人们便用“观止”称赞所见事物尽善尽美,无以复加。《古  相似文献   

8.
《卡波特》虽然是一部小成本的传记电影,但它在美国一上映.就获得了影评家们的广泛好评。戴维·丹比在《纽约客》上称赞它说:“这是一部最深刻详尽的有关作家创作与性格的电影。”杜鲁门·卡波特是当代美国著名作家,他因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一举成名时才21岁,他的美少年形象使其成为纽约  相似文献   

9.
一本给好新闻“挑毛病”的书:《美中不足》,近期将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该书对部分(72篇)获全国和省市好新闻奖的作品,照录原文,扼要评点特色,着重分析其写作上的美中不足,阐释正确的写法。梁衡同志(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为《美中不足》写了序言,称赞该书“反弹琵琶”,“难能可贵”。《新闻出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评选的第二届“新闻核心期刊”,最近通过评审鉴定,《新闻与写作》再次 “新闻核心期刊” 是“中文核心期刊”中的一部分,它每隔五年评选一次,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出版。第一届评选是1990  相似文献   

11.
书名是书的“灵魂和眼睛”。一本书的书名,既要能表达出书的内容,还要求能吸引人。既忌老面孔,也要避免耸人听问。有人说,一个好的书名能顶半部书,是说书名关系到书的销路。不只是现在。自古亦然。例如,只不过是从《三言》《二拍》中选了一些文章,加上一个略为新颖的书名——《今古奇观》,结果,“青出于蓝”,非常走俏。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古今笑》(冯梦龙编)。不少人没听说这部书,有人以为是“笑话大全”之类的消遣书。其实它是《古今谭概》(冯梦龙著)的易名。《古今谭概》这部书,虽不够雅俗共赏,却久已为人所知。冯梦龙何以要给它改名?据与冯梦龙同时人李渔(笠翁)说,是因《古今谭概》这书名太文了,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读  相似文献   

12.
近日,读了《出版科学》1993年第4期发表的张正明同志的文章《“衣食父母”引起的联想》,使我也产生了联想。 张正明同志是研究史学的,自认为所写的书“不在畅销书”之列,记得31年前中华书局一位编辑室主任颇有眼力,不仅主动向他约稿,而且预支了稿费,解除了他的燃眉之急。作者因此称赞出版社是“衣食父母”,并说:“衣食父母”这个比喻,“事实上虽略  相似文献   

13.
由学林出版社和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大型艺术图册《隋唐文化》,最近在沪港两地问世了。这是一本18开精装,全部用铜版纸彩色精印的图册。它兼具学术性和艺术性、欣赏性。全书有文字10余万字,反映了对隋唐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图450余幅,绝大多数是文物精品的第一手照片,其中有百余幅是首次面世的。著名学者蔡尚思教授看到之后,表示非常满意,称赞它是一本真正称得上“图文并茂”的书,“前所未有,值得大庆贺”。  相似文献   

14.
《禁锢与超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蓦然回首丛书”中的一种)一书,虽然只有15万字,但我却看了很长时间,原因是其中的错误太多了,令人不能卒读。且不说书的内容,单它那文字和知识性  相似文献   

15.
《书天堂》是一本“关于书的书”,也是一本“关于书人的书”,还是一本“关于书地的书”。精致的包装、悦人的享受,钟芳玲的《书天堂》更像是一部爱书人为书行走天涯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6.
柳亚子红《南社纪略》等书中,多次提到“荃蕙化茅,小乏旧侣,最所痛心”“荃蕙化茅”出于屈原的《离骚》,“芩”和“蕙”都是香草,茅则足茅草,柳亚子用此何来指某些南社社员动摇变节,论为汉奸国贼,其中汗精卫就属于变节分子中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南朝宋刘义庆及其门客撰,是一部笔记小说集,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逸事。《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比较突出,它善于用素描式的笔法勾勒人物,揭示人物个性。鲁迅曾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的体制多为零章断简,文章短小精悍,并且它以史笔为  相似文献   

18.
谷林 《出版史料》2001,(1):51-51
聂绀弩有《重禹六十》诗,作于1982年。重禹即舒芜,出生于1922年,至此“周甲”,聂作诗三首寿之。以后并致信舒芜说:“我觉兄有大悲。以致我把庆诗写成吊诗……盖兄应有极大成就,偶因一挫而毁,真我辈之不幸也。”这“一挫而毁”,所指乃关于胡风一案的纠葛,是发生在1955年的一件大事。先是胡风向党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状况的报告》,即所谓“三十万言书”,接着引  相似文献   

19.
马明的新闻作品集《没有流逝的印记》不久前出版了,他的老朋友、老新闻工作者鲁兮读后激动不已,挥笔写诗四首赞誉,其中一首这样写道:“《铭刻》华章别有缘,同仁作古尽长贤。缀文怀念香犹在,更是书中大雅篇。”书中称赞的“大雅篇”,是指他晚年写的悼念英烈的文章。这些文章以翔实的史料、饱满的感情再现了烈士们生前的英雄事迹和奉献精神,是对后人进行历史教育的宝贵的教材。“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马明没有忘记过去。他说,和我一起参加革  相似文献   

20.
我爱出版     
《现代出版》2011,(3):F0003-F0003
爱上出版,是因为爱书,确切地说,爱书中的内容。 当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幻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在图书馆工作,整天与书为伴,整天泡在书中,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那个“书荒”时代大多数学生的梦想吧。记得读研究生时,曾经为寻找一本名叫《欧洲家庭史》的图书,与同学骑自行车冒雨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书店,包括出版该书的出版社读者服务部。后来得知,该书尚未出版,我们看到的信息仅仅是预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