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个菜包子     
他读中学了。虽然学校离家很远,但是他却没有住校,他愿意每天来回地奔走。他告诉母亲说这样能省钱,而且天天奔走还能锻炼身体。同时,他还向母亲保证不影响自己的学习。母亲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母亲却要求他在学校吃午饭,因为母亲不想让他为了吃午饭来回奔走耽误了学习。他答应了,但他却说不要钱,不在学校的食堂打饭吃,他早上把午饭带去。母亲看  相似文献   

2.
三个菜包子     
凤凰 《少年月刊》2011,(10):34-36
他读中学了。虽然学校离家很远,但是他却没有住校,他愿意每天来回地奔走,他告诉母亲说这样能省钱,而且天天奔走还能锻炼身体。同时,他还向母亲保证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母亲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母亲要求他在学校吃午饭,不想让他为了吃午饭来回奔跑耽误学习。  相似文献   

3.
三个菜包子     
他上中学了,虽然学校离家很远,但他没有住校,而是愿意每天来回奔走。他说这样既能省钱,又能锻炼身体。同时,他还向母亲保证,不会因此影响学习。母亲答应了,但要求他.在学校吃午饭,不想让他为了回家吃午饭浪费了短暂而宝贵的午休时间。他同意了,但他坚持不要生活费,不在学校的食堂打饭吃,早上从家里带午饭去学校。母亲看着他,点了点头,心想:儿子长大了!  相似文献   

4.
赵明通 《现代家教》2000,(10):21-21
有一个在学校吃午饭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每天除了别的饭菜外,还要带一个由母亲亲手剥光了蛋壳的鸡蛋。有一次,母亲太忙没来得及剥壳就把鸡蛋放进小饭盒。吃饭时,这个学生左看右看干着急,因为鸡蛋没有缝,无处下手剥壳,只好把鸡蛋原封不动带回家去。母亲问他怎么不吃鸡蛋,他委屈地回答:  相似文献   

5.
一位韩国商人,领着自己的女儿(中文名叫李智恩),带着一位翻译,三人一起来到了我们的学校,要求我们同意他女儿在学校上学。可在当时,我们学校还没有一个外国学生。怎么办?答应他吧,李智恩不会说中文,无法跟班上课,单独教她一个人,成本太大了,而且她的课程怎么设置?生活如何安排?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不答应他吧,看他们的要求特别真诚,不忍心拒绝,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6.
<正>赵彬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人特别沮丧。母亲为他操碎了心,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不想让赵彬上盲人学校,怕给他心里留下阴影。她求遍了所有正常的学校,学校领导一看赵彬就都拒绝了。赵彬虽然看不见,但是他能听见,每次都哭得很伤心,母亲安慰他要坚强。有一天,母亲很快乐地回来了,告诉赵彬他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了,赵彬很高兴。开学的时候,赵彬被妈妈领着,来到了学校。妈妈把他亲手交给了老师,老师给赵彬安排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上小学的男孩邀请他的母亲去参加学校的第一次家长会。然而令他大为惊恐的是他妈妈竟然答应了。这将是他的同学和老师第一次见到他妈妈,但是,由于他妈妈的相貌,他却感到非常难堪。其实,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女人,只是她的脸的正面几乎全都被一层极为严重的伤疤所覆盖住了。而他从来没和母亲谈论过她的伤疤是怎么来的。家长会上,小男孩的妈妈那善良、和蔼以及自然、美丽的气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人在意她脸上的那层伤疤。但是,小男孩仍旧感到局促不安,处处躲避着每一个人的目光。尽管如此,他还是能听到他妈妈和…  相似文献   

8.
到肯尼·利明第19次约我出去时,我才答应。呃,事实上我只是说:“行,我想可以。”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答应,他不是我喜欢的那种人。他一直在我们英语课堂后面坐了很久很久,老师问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能回答,这使大家很反感。有时他也和我们一起吃午饭或一同回家。有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在唱片商店遇见了他。他在那里前前后后摇晃了有好几个小时,并不厌其烦地跟我讲他的新架子鼓如何如何。他还算过得去,如果你懂我的意思的话。当你在路上碰到他时还不至于会掉头走,他还不至于令人作呕。但我们学校里没有人对他感兴趣,尤其是我。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4,(7):26-26
自2014年2月17日起,河南省郏县王集乡高庄学校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天早上,59岁的校长王金营都会骑着三轮车,带着他105岁的母亲到学校。原来,2013年9月母亲突患重病,在她奇迹般地康复后,为防止母亲再出意外,王金营再也不敢离开母亲。然而虽然身为校长,但王金营依然担负着教学工作,要想时刻照顾母亲,就得带着母亲去上课。于是,2014年年初开学后,王金营每天将母亲背上三轮车,一起到三公里外的学校去教学。刚开始那几天,天气寒冷,王金营就把母亲送到学校门口的远房亲戚家里。中午放了学,他载着母亲回家吃午饭,下午,又带着母亲再次赶往学校。课间,他会到母亲身边陪着母亲说话,给她喂水。因为怕母亲饿,他随时带着蛋糕和保温杯。  相似文献   

10.
1983年 ,16岁的张国明初中毕业后 ,毅然选择了仪征市农经职业中学————这所当年刚刚创办且条件较差的一所山区学校。三年的学习 ,张国明珍惜寸寸光阴 ,刻苦攻读 ,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86年张国明毕业了 ,学校聘任他留校执教 ,他婉言谢绝了。推荐他到银行、医院等单位工作 ,他也没答应。他要回到铜山脚下 ,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改变家乡的面貌。虽然当时他还不知道回去是不是有工作 ,但他坚信 :英雄总会有用武之地的。张国明回到铜山 ,面对他的却是没有工作的打击。为了工作 ,他到处奔走 ,大胆推荐自己 ,经历许多挫折 ,…  相似文献   

11.
一哲 《高中生》2008,(13):55-55
他4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是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的。上小学时,他就爱上了音乐,渴望拥有一架自己的钢琴,但是他知道母亲并不富裕,他不好意思开口。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孩子,只要你是真心喜欢音乐,妈妈就会给你买钢琴的,但是你得向妈妈保证,一定要善始善终。"他很高兴地答应了母亲。他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以前那种命令式,已经不太管用了。最可恶的是,这小子还学会了讨价还价。允许他做完作业看半个小时电视,他会缠着你,要一个小时。不答应?那45分钟。还不答应?40分钟。死缠烂打,直到你不厌其烦,最终做出让步,哪怕是仅仅多出一分钟,他也会乐得手舞足蹈。神情很像菜市场里的小市侩,买把青菜,最后还伸手从人家的摊位上揪两根小葱。  相似文献   

13.
Easy Know Star     
田口淳之介在《有闲俱乐部》扮演花花公子美童的田口,如果现实中同样出身名流豪门的话,他希望能坐着长长的私家车上下学,在学校里被大家众星捧月地拥戴着;学校里的人都来请客他吃饭;或者在学校里修建一座露天的咖啡馆,在里面吃午饭。不管怎么说,他的要求也真的不高。  相似文献   

14.
上学期,班里从城里转来一个学生,长得特别帅气,人高马大,身高一米九三.但是这个学生几乎不学习,常迟到,上课就等着下课,有时不说话,就趴着睡觉,根本没有学习的状态.还经常生病、请假,小病也要到大医院去看,非要让爸爸妈妈给他做心电图、脑CT. 找他谈话,态度非常好,对老师很尊重,但是就是答应老师的事情做不到.  相似文献   

15.
面对着这个男孩铺天盖地的错字,我差点儿气疯了。比如那个"武术"的"武"字,我考试前一小时还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这个字生活中经常能用到,考试也一定能考得到的,千万别又加一撇。他答应得像吃开春的萝卜,清脆清脆的,可一做试卷又老调重弹、旧病复发。第一大项的看拼音写词语,十个字他错八个!天哪,按这样的水平去考重点中学,简直是天方夜谭。再想起他母亲那眼泪汪汪的期待,我不禁千愁万恨一  相似文献   

16.
父女冷战记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般,莫名的情愫搅乱了心湖。妈妈让我给爸爸打个电话,问他回不回来吃午饭。我一口回绝了老妈:"妈,我们还在冷战着呢,我才不和他讲话呢!""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母亲瞪了我一眼,絮絮叨叨地说开了:"你爸爸也是为你好,你到哪里找这么好的爸!他虽然对你严了些,但都是为你好。只要你要求合理,听话懂事,学习上肯吃苦,你要他的心他都会掏给你。"  相似文献   

17.
一位韩国商人,领着自己的女儿(中文名叫李智恩),带着一位翻译,三人一起来到了我们的学校,要求我们同意他女儿在学校上学。可在当时,我们学校还没有一个外国学生。怎么办?答应他吧,李智恩不会说中  相似文献   

18.
在我小的时候,曾经听奶奶讲过一个古老的故事:有一个江洋大盗被捕后,被官府判了死刑,临刑前,他要求再吃一口母奶。一贯娇惯儿子的母亲答应了儿子的最后要求,当母亲将乳头露出时,儿子上前一口将母亲乳头咬了下来,母亲疼得  相似文献   

19.
待我归来时     
正北方的雪黎燕归很喜欢缠着我给她描述北方的大雪。我叫江棋,从小在北方长大。北方经常下雪,新雪踩上去很绵软。但事实上,我对于北方也就只有那么一丁点残存的印象,无论好坏我都依然充满热情地喜欢着它们。我小学毕业时,父母离了婚,母亲又嫁给了一个南方的老实男人。我记得母亲带我走的那天晚上,她自顾自地收拾一些还能穿的衣服,父亲有点局促地想帮母亲收拾些什么,一边搓手一边在小小的过道里来回地走。可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东西是母亲还能带走的,所以我在那一刻明白了她为什么会带走我。去车站的路上夜色浓重,无星也无月,风狠狠地刮过我的耳侧,但我还是听见了父亲在后面的叹息。我回头看他,却看不清十几步之遥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情。看着我一个劲地回头看,母亲在我身侧,偷偷地哽咽住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心理学家对大批父母的调查,发现八种典型的行为导致失败的父母. 一、没有原则(Parents fail at setting limits) 没有原则的父母,最终会被子女控制住.曾有位母亲一旦听到孩子说"我不上学了",立刻投降,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这位母亲最终陷入绝望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