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小雅·北山》第二章前四句“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晚周的解说多异,见载于《盂子·万章上》《荀子·君子》《韩非子·忠孝》《吕氏春秋·慎人》《战国策·东周》等文籍。该章句解说之歧异成为晚周诸子《诗》说的焦点,也是比附《诗》说与本体《诗》说冲突沟合的诱因。中国诗学观念之激发,实得力于“普天之下”章句异解之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2.
《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一句,后人有两种断句方法。本文从"强弩"所指入手,试图解决此句及与"强弩之末"相关的几处断句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人教版2003年)收录了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其中有这样的话语:“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董秋成《小议“公诸于众”》(《中学语文研究》2003年第12期)曾认为文中“公诸于众”一说是病句。应该改成“公之于众”、“公诸世人”或“公诸大众”。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风》中的六首诗提出新的阐释:《周南·汝坟》写妻子与丈夫团聚时希望他不要再离开自己,为了强调这一点她特别提到过去一个王室成员对自己的骚扰,但被自己机智地打发走了;《召南·江有汜》是一位青年男子在过去的恋人出嫁时所喝的哀歌:《鄘风·蝦(?)》的主旨决非"刺奔女",而是男方家长指责女方家长将女儿另嫁他人,背弃了过去的约定;《卫风·竹竿》是一首失恋者的哀歌,他的心上人已远嫁他乡;《郑风·将仲子》写少女在恋爱中畏惧外来压力,实行自我压抑,她是一个恶性自律的弱者;《陈风·东门之扬》描写一次约会,一方先到,他几乎等了一夜。  相似文献   

5.
说“竖子”     
中学语文《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各种课本对竖子的解释是:“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项伯辈。”先说竖子。说它是骂人的话,言重了。《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史记·蒯通传》:“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遂成竖子之名”。《战国策·燕策》:“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史记·平原君列传》:“白起小竖子耳”。《吕览·必己》:“故人喜,具酒肉,令竖子为杀雁飨之”。《晋书·阮籍传》:“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以上这些例子,“竖子”并没有“…  相似文献   

6.
《汉书·窦田灌韩传》 :“坐乃起更衣 ,稍稍去。”该句亦见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其中“稍稍”一词在《史记》和《汉书》中均无注释 ,盖为常见之义 ,即“逐渐”也。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常用词 (八 )》“稍”字条认为“‘稍稍’二字叠用等于现代的‘渐渐’” ,并举该句为例。《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将该句释为“座上的客人看见势头不对 ,便起身托言上厕所 ,渐渐地散去了”。王伯祥《史记选》将该句释为“坐客于是托言更衣 ,陆续退去”。《汉语大词典》“稍稍”词条下共有十一个义项 ,其中“随即 ,已而”条下举《史记》该句为例。按…  相似文献   

7.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战争诗,是秦国士兵抵御外族侵略的军歌(一说是秦国帮助周王抵抗外族侵略的军歌)。全诗充满爱国情感,表现了士兵们英勇抗敌的精神和激越豪迈的气概。《诗经》中的战争诗,除了叙写战争之外,还有的表现征人的厌战及怨恨情绪(如《小雅·采薇》《豳风·东山》),有的描写思妇怀远(如《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有的表现征战及繁重的徭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如《邶风·式微》《魏风·陟岵》)。为什么《无衣》会表现出与以上诗歌不同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鸬鹚》有一句:“··渔人只要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鸬鹚》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写的,原文中那一句为:“··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该文选入1987年小学《语文》第九册时,并没有将“忽然”改为“只要”;而现在改成了“只要”,改出了毛病。课文中所写的,是作者亲眼看到的景象,而不是想像出来的。事实上,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所叙述的渔人驱赶鸬鹚下水、鸬鹚捕鱼的情景、渔人的忙碌、渔人停止捕鱼后喂鸬鹚吃…  相似文献   

9.
顶真与回环是汉语中两种常见的修辞方法。乍看,它们很相似,实际有区别,不细析,易混淆。用上一句结尾的语词做下一句的开头,即后一句的头顶着前一句的尾,一句句首尾蝉联的修辞方式叫顶真。顶真有两项的,也有多项的。例如:①·蒂下生蓬,·蓬中结实。(李渔《芙蕖》)②·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毛泽东选集》)③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埋在地下的竹根。(《井冈翠竹》)①是两项的。②③是多项的。用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来揭示事物特殊关系的修辞方法叫回环。回环…  相似文献   

10.
《周南·芣苢》是《诗经》中独具特色的名篇。它以简朴的内容、明快的节奏引起《诗》家的关注。诗三章,章四句。全文如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相似文献   

11.
《豳风·七月》一诗有许多地方尚待进一步研究,“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 归。”即为其一。故从文化学角度,依据《礼记·月令》、《大戴礼记·夏小正》、《左传》等典籍的相关记载, 以为“公子”当解为“豳公”;“女”即为后妃夫人一类人物,“采蘩”与高禖之祭有密切关系,遂为“春日 迟迟”四句提供新的理解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四册《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诗中.流沙河暗引了宋代姜夔《齐天乐·蟋蟀》中的“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句。课本只对“呼灯篱落”一语作了出处的简注,句意作何解,需寻波探源,作进一步查阅、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撰《史记》,记录春秋一段历史,其史料的基本来源是《春秋》、《左传》,《国语》,《世本》及谱谍等先秦典籍。《史记·五帝本纪》说:“予观《春秋》、《国语》。”《汉书·司马迁传赞》:“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当然,先秦的各种史料对司马迁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所起的作用大小也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4.
第八册《基础训练3》包括“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四个部分。在“字·词·句”的训练中 ,第一题要求学生熟练拼读音节 ,理解成语意思 ,掌握成语 ,不写错别字 ;第二题要求学生先弄懂词语的意思 ,再找出与各词意思相近的词 ;第三题是认识、掌握多义词的练习 ;第四题是修改病句的练习。“听话·说话”的训练内容是说一次实验的过程 ,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自己动手进行某项实验的基础上 ,把实验过程说清楚。“阅读”部分安排的是一篇介绍手绢的说明文 ,要求学生读懂短文 ,给第一自然段分层。“作文”有两个题目 ,都是要…  相似文献   

15.
蒋祖霞 《语文知识》2002,(10):15-16
早读课上,有学生问下面两句中的“云中”是不是一回事: ①“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①句的意思是:云中的信使有谁把丈夫的信捎寄来了呢?月光洒满西楼的时候,才见到排成人字的雁行飞回来。句中“锦书”即锦字书。《晋书》载前秦窦滔妻苏若兰织锦  相似文献   

16.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经》中的名句出自《诗经》的首篇《关雎》。《关雎》曾多次编入中学教材,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也选入了高中语教材第四册。其中有闺垫先生陈最良吟诵并讲解《关雎》前四句的情节。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在教材中,有的注为“hào”,有的没加注。各类练习册和教学辅导用书有的说念“hào”,有的说念“hǎo”,让人莫衷一是。时下的电视剧也经常引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剧中人物有的将“好”读着“hǎo”,有的读着“hào”.读法也很不统一。“君子好逑”的“好”到底该怎样读.有必要进行一番辨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诗经·■风·七月》“殆及公子同归”之句,历代文选均将其释为抢婚之义。本文根据“公子”与“归”的原始本义,以及西周时期盛行媵妾陪嫁制度,此句应释为“害怕被■公的女儿看上而拉去陪嫁”。  相似文献   

18.
闫立德 《现代语文》2006,(8):128-12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诗出自《诗经·小雅·采薇》,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诗人用杨柳这种意象成功地渲染了当时的气氛。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后来的文人墨客纷纷效仿《诗经》,用杨柳来渲染离别情绪也就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熬∫槐疲鞒鲅?关无故人。”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似文献   

19.
第十册《基础训练7》安排了七大题,四个板快内容,即: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作文。训练内容与本组课文有一定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训练时要弄清每一题的训练目的,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还要注意思维训练程序,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现就“听话·说话”和“作文”部分谈谈我的教学思路。一、听话·说话这次“听话·说话”训练,是让学生讨论过生日互相请同学吃饭好不好。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表达要有内容、有中心、有重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具体可按如下步骤…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今文《尚书·微子》中一则句读的传统解释,提出不同见解,以充分的证据论证了"狂"字当作"往",使文义豁然开朗.本文同时也解释了古文《尚书》同句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