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秀红 《教育》2012,(19):38-39
去年,甘肃特大校车事故把校车问题再一次推上了风口浪尖,要求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呼声日益强烈。在温家宝总理亲自督促下,短短的一个多月,《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就出炉征求意见。今年4月10日《,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通过实施并全文公布。《条例》实施后给"校车"上路带来了哪些变化?校车悲剧催生《条例》出台据调查,校车事故的直接原因多是超载、违规。校车事故暴露出有些地方校车竟是由报废车、拼装车、农用车或黑车等改装而成的,这为校车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校车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校车安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以校车运营管理模式是否科学、合理最为关键。只有校车运营管理模式健全和完善,才能从制度上保障中小学校车安全运行。2012年4月5日我国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校车运营管理模式着墨不多,没有明确指出合理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不同地方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将重点探讨适合  相似文献   

3.
【本期话题】 不久前,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不仅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学生上下学乘车及交通安全的管理职责、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校车使用的许可条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对学校布局、公共交通发展等与校车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条例》还特别强调,"校车享有路上行驶的‘优先权’",为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防线。  相似文献   

4.
河风 《学子》2012,(2):5-5
据《京华时报》报道,监管不力、运营失当,几乎在每次校车安全事故中都有体现,孩子的鲜血在不断拷问校车的安全制度"。我要求法制办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表示,要让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温总理的一句"我心里也很不安",让人动容,而"一个月内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则...  相似文献   

5.
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是保障我国校车安全运营的重要政策法令,《条例》出台后的实施成效引人关注。本文以吉林省九台市部分农村学校为样本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条例》的实施现状,发现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加强中小学校车安全管理的相关建议。研究发现:校车在《条例》颁布后的实施困境主要在于:执行力度不够,非法"校车"仍存在;相关制度制约校车运行范围,难以全面满足乘车需要;校车路线规划犯难,学生在途时间过长;缺乏正规培训,随车照管人员职责不到位;道路运行环境不利,威胁校车安全。建议继续提高对校车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强政府的责任和调控力度;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要闻速览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日前,国务院公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这是校车安全管理的专门行政法规,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轨道。条例总共62条,分为总则、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校车使用许可、校车驾驶人、校车通行安  相似文献   

7.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2年4月5日颁布施行。《条例》共八章六十二条,对学校的安全管理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需引起学校的重视。《条例》第三章共计九条说明了校车标准,对校车使用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实践中,还有三点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一是关于校车责任保险的问题。《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校车必须投保机动车承运人责任保险。同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所有机动车辆的基本要求,属于强制保险范畴,投保人没有选择权,因此校车仍然要投保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8.
《山东教育》2012,(8):60-61
新闻背景针对近来频发的校车安全问题,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全文公布,广纳民意。该草案赋予校车三项"特权","力保"校车安全:校车运载学生时,交通警察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校车需在道路上停车上下学生时,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禁止超越等。(2011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公布《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校车享有三项优先权:其一,交警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其二,校车可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其三,校车停车上下学生时,后方车  相似文献   

10.
信力健 《教育》2011,(36):8-8
<正>近日,国务院提出将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并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的方式解决校车资金问题。而就在几天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组织的人大代表调研活动中,却一致提出制定《校车安全法》应该对违规校车进行重罚。与此同时,有地方已经出台规定,出现校巴超载校长就地免职。大部分学校选择避避风头,暂停校巴供应,家长们只能无奈地自行接送小孩子。  相似文献   

11.
南辰 《云南教育》2011,(23):12-14
超载严重、质量堪忧、监管不力……针对校车安全的突出问题,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于12月11日正式全文公布,广纳民意。该草案将很快形成法规,“力保”校车安全。草案回应了哪些焦点问题?能否成为破解校车安全问题的良善之法?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相似文献   

12.
魏然 《辽宁教育》2012,(6):24-25
超载严重、质量堪忧、监管不力……在校车安全备受关注的质疑声中,中央政府迎难而上,针对校车安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环节,迅速制定法规,"力保"校车安全。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于1月11日正式全文公布,广纳民意。这个《草案》回应了哪些焦点问题?能否成为破解校车安全问题的良善之法?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相关校车安全的政策条例数款,但校车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近期,各省市制定地方政策之后,校车安全事故依然频频发生.这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导致的.基于政策学的理论,从政策控制的角度,来探讨我国校车安全管理问题及改进对策,是希望能够对刚刚出台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在执行方面有所帮助,更是希望我国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杨贵峰 《宁夏教育》2012,(10):12-13
近年采,校车逐渐兴起,校车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2011年,全国多个省市发生校车安全事故,造成未成年人重大伤亡,教训惨痛。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随着国家《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和《新校车标准》的出台,校车安全问题也已纳入国家法制轨道。保障校车安全事关学生的生命安全,事关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事关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划言力。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早开展校车接送学生工作的市县,灵武市在校车使用、资金筹措、财政支持、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湍水石 《师道》2012,(2):13-13
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会上。温总理再次强调要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看来,“校车立法”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6.
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日前结束。记者1月16日从国务院法制办获悉.截至2012年1月11日。共有2818人次通过网络、信函提出7030条意见。(《北京展报》1月17日)  相似文献   

17.
校车拉近了学校与家的距离。但是近些年,多起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刺痛着学校和社会的神经,也揪紧了无数家长的心。监管不力、运营失当、违法违章、隐患难除,校车安全管理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2012年3月5日,"校车安全管理"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4月5日,《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校车安全管理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不再只是一种期待。守护校车安全,就是守护孩子们的生命线。《条例》颁布后,如何把《条例》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地方教育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教育》2012,(11):38-3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会议指出,条例起草过程中,通过到地方调研、召开座谈会和上网公布等方式,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作了多次修改。草案按照确保安全、切合实际的总体思路,规定了保障校车安全的基本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校车新国标已经进入报批程序,预计将于今年3月全国两会审定后正式发布实施。(齐鲁晚报)近来《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结束。征求的意见当中,有一种意见必须进行辨析:关于保障就近入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对校车的政策支持。应当看到,关于就近入学,主要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才存在的现象,而不是国内的普遍存在。在城市里,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义  相似文献   

20.
詹勇 《辽宁教育》2012,(6):22-23
就在社会热议《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时候,两起校车事故相继发生。广东顺德,一辆校车与一辆货车相撞,37名学生受伤;江苏丰县,一辆运送小学生的校车侧翻掉入水沟,导致15人遇难。惨痛的事实再一次警醒我们,校车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而反思这两起事故,校车安全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一面。与以前事故多因"黑车"、"超载"引发不同,这两起事故均涉及其他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