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的意义》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既能加强比与分数、除法等知识  相似文献   

2.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归结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或者概括出公式:“标准量×分率=比较量”、“比较量 分率=标准量”。学生解题时,往往不注意理解题意就硬套结语、公式,教学效果不好。统编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对这部分内容不出结语、不出公式,而是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紧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进行教学。开始,我们对这样教法很不习惯,教的新教材,用的却是老教法。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教材,研究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的规律,紧扣教材,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教好有关基础知识,为教学分数乘、除法  相似文献   

3.
鲍丽花 《生活教育》2012,(17):63-66
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历年来都是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的难点教学内容,属于"解决问题"板块。针对这部分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在掌握解题思路和算法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理解,渗透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比老教材的编排更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数学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师如何有效处理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提出了高要求,  相似文献   

4.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也是第九册实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时,我按实验教材的要求,不分类型,不出公式,不教给学生“标准量”、“比较量”、“对应分率”之类的术语,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为目的,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指导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主要抓了下面几个环节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一、本册教材编写的几个特点(一)适当调整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这两个单元中,都先集中教学每种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然后再着重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样编排容易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有关概念、计算法则。教材还注意加强分数与整数的联系,在教学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在教学分数除法之后,教学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这样安排,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比和分数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为后面教学圆周率、百分数、统计图表等作了较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张瑞才 《云南教育》2002,(25):41-42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分数应用题,通常指那些运用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答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相应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些应用题数量关系抽象复杂,学生不易理解,是教学的难点。能否正确地判断单位“1”,正确地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联系运算的意义正确地选择运算方法,是学生能否顺利地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决定因素。本册教材强调了方程解法的重要作用,引入方程统一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法,删去了原来的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算术解法,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突…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分数乘法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数除法是在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以及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教学的.分数乘法编排在前,除法随后,这是因为分数除法的计算是将之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解决的.而分数乘、除法的学习又为后面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百分数作铺垫.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正好体现出数学知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特点.二、教学建议1.注重实际应用,凸现分数乘、除法意义的学习价值分数乘法包括两种情况: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只不过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学生有整数乘法的基础很容易理解,关键是教学中要运用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先独立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将两种算式对照,自己总结出来.一个数乘分数又可以分为整数乘分数和分数乘分数,它们的意义都可概括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是对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因此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教材通过例2着重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例2由三幅图组成,可引导学生根据现实问题情境的分析,运用个人的迁移能力,逐步抽象概括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分数除法是运用分数乘法来定义的,教学中只要稍作介...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简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二单元“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教学,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和基本应用题。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关系密切,因此教材将三者结合起来编排。从整数引入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再通过扩展,推导出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应  相似文献   

9.
<正>让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安排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下面是我对教学生认识"比"懂得运用"比"的一点想法。数学概念是通过分析和比较,求同和求异、抽象和概括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学生接受数学概念时,容易满足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8耀69页。【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1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已有的知识,认识两个同类量之间的比,学习比的读写法和比的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五年制数学第九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能够用方程在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3二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原人教版统编教材(第九册五年制)比,本单元在内容及编排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首先联系除法、分数旧知识,让学生解答课本P.18的两个实例,引入比的意义。可先通过例1提问写出两个除法算式:①求长是宽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这是什么除法?(包含除法)(板书:长是宽的几倍?3÷2=1(1/2))②求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又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谁作被除数?谁做除数?(宽做被除数,长做除数)为什么?(这是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基本应  相似文献   

13.
教材简析 “比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说明两个数量(可以是同类量,也可以是不同类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并逐渐抽象出比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自主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4.
钱守旺 《四川教育》2007,(11):28-28
"比的意义"一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同时,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精心安排了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本套教材既讲同类量的比,又讲不同类量的比。  相似文献   

15.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1期张秋英老师的《再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文,收获颇多。现以理解教材、处理教材和教法学法的新理念为出发点,与张老师及广大同行互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使学生不“生拉硬拽”地去理解、构建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6.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九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次修订,为解决试用本八册份量较重,而十册教材份量较轻的问题,把试用本八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移到了本册,把试用本九册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和圆锥”移到了第十册。另外,针对试用本中各部份教材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修改。主要有:把各部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体现得更明确;通过教材中的孕伏、对比、混合练习和综合练习,进一步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出了在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分数乘、除法的教学,根据分数乘、除法意义来解答相应的应用题;进一步加强了教材的  相似文献   

17.
一、单元教学内容几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几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除法应用题,比。二、单元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街比和求比值,知道比与分数、陈祛的关系,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人用题。三、单元教学建议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数乘法创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及整数除论的意义的基…  相似文献   

18.
蒋平  陈畅 《四川教育》2006,(7):65-66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例数的意义和计算,这些内容都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敏 《贵州教育》2012,(14):30-33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8-69页《认识比》。 教材简解《认识比》主要教学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知识,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先引导学生认识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  相似文献   

20.
分数除法是五年制课本第九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并能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首先通过三个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列出一个乘法式子、两个除法式子,通过找出三个算式间的内在联系,懂得分数除法的意义,也是已知两个因数的乘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教材接着分别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教材先通过直观的线段图,后进行推理说明,得出法则。这一法则的推导,学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