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朱瑜  付玉霜 《出版广角》2012,(11):56-59
宗俊峰社长给人的第一眼,有如明星出场的效果——挺拔俊逸,玉树临风。"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清华人,从清华毕业,然后留在清华任教,又在清华的多个部门任职,如今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回头想来,每一步都是深化着我对清华精神的领悟……如果说过去我在大学的体制下思考并实践清华精神,那么在今天,我更要在大学精神与企业精神的平衡中思考和实践清  相似文献   

2.
在清华当校长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清华的教授太"牛"。在中国,"教授治校"制度最早是由蔡元培提出,而真正得到圆满贯彻却是在清华。随着梅贻琦校长将它正式固定合法化,清华奠定了它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3.
从清华走出的领导者中,还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在毕业之后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常回到母校。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清华,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关心着清华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反馈”     
一流清华,在中国有无人可望其项背的影响力。90华诞,她有理由张扬,也有资格张扬,因为清华有力量,有实力当然也有魅力。新闻周刊第43期以清华力量为题讴歌水木清华,令人欢欣鼓舞。兴余掩卷之后,却觉得那好像不再是水清木茂的清华了,清华浮躁,不再内敛,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希望清华永远能建设中国清华现在引以为豪的国之栋梁都是什么时候的清华培养的呢?感慨……希望现在的清华和将来的清华依然能够建设中国。@微风飘过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一、案情概况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经营者多有攀附名门搭便车行为。清华大学的“清华”二字就屡遭侵权,以“清华”名义办公司、学校及各类培训班的有近千家。为维护“清华”的声誉和权利,清华大学于1997年在商标类别第41类、42类注册了“清华”文字商标,之后又陆续在第4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档案馆是永久保存清华史料和名人资料的机构,馆藏的珍贵档案真实反映了百年清华的沧桑历程和大师风采.为进一步大力丰富清华史料资源、传承和弘扬清华精神,清华大学档案馆、校史馆从2015年启动实施"清华史料和名人档案征集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已有百余位清华名人的档案从海内外捐赠到馆,不少是极具史料价值和意义的精品.2018年12月,清华校友徐乃明的亲属向档案馆捐赠了他生前的一批珍贵资料,共计74件.翻开一件件档案,这位清华校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卓越功勋逐步展现在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出版社将2003年规划为“清华图书经管年”。因此,清华经管图书很快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在全国大中书店里,清华经管图书明显多了起来,一些新版的经管图书已开始进入畅销行列,清华经管图书作为新的品牌正有成长壮大之势。  相似文献   

9.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6):104-112
自1915年清华开始出现推荐购买文献的活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以教授决策购买为主体的推荐文献购置制度在清华运行了三十四年。通过对民国书刊文献、校史档案及清华图书馆藏购置文档的深入整理与研究,分析了民国时期清华文献购置工作的运行状况、机制和运转成效,阐述了对现今图书馆采购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无论新清华、老清华,都未曾失去走出去的传统与情怀,而至于那个世界一流大学之梦,也早已化为某种基因,嵌入清华人的血脉之中。岁月腾挪,转眼清华百年。百年清华,恰是一个世纪的中国史。这一百年里,你能够看到一个国家如何走出丧权之辱,直至世界T台的长袖善舞——而这一点,正是百年前  相似文献   

11.
冯茵  代红 《兰台世界》2007,(8):55-56
解放前清华风雨历程中,只有一个人,"他一生的业绩和清华结合在一起"(陈岱孙语),他就是老校长梅贻琦先生.  相似文献   

12.
在清华学校任校长期间,周诒春热心教育,着眼于民族教育独立,积极推行多项校政建设,推行完全人格之教育,倡导"端品励学"",着重德智体三育"的方针,并提出清华向完全大学过渡,奠定了清华改办为大学并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01,(16):29-29
按照清华校史专家的断代法,80年代后走进清华的学生应该是第四代清华人。他们没有经历过先辈学长所经历的救亡,也很少有人经历过“文革”的冲击。较他们的学长而言,他们缺少对苦难的体味。他们是唐少杰所谓的“第四代清华人”,或者说“新清华人”。  相似文献   

14.
早期清华图书馆曾几易其名.在近年来出版的一些相关书籍中,对此问题的记载,与早期文字档案材料记载出入甚大,异议颇多.笔者通过认真研究认为,清华图书馆最早建于1912年,称"清华学校图书室",1916年暑假以后,改称"清华学校图书馆",1928年改称"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1929年1月开始,图书馆对外往来文书,正式使用"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印章.  相似文献   

15.
清华四大导师 一生任教63年 1919年,28岁的赵元任被聘为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转年,作为清华学校优秀生,赵元任应聘回校任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讲师.1921年,赴美任哈佛大学哲学讲师.1925年,清华学校增办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33岁的赵元任被聘为国学研究院导师兼哲学系教授,并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研究院"四大导师".1929年,清华国学院结束,赵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1931年梅贻琦卸任清华留美监督,回国接任清华大学校长,赵元任受命接替清华留美监督一职,一年后回国.  相似文献   

16.
清华90周年,海峡两岸同庆。2001年4月26日,台湾清华大学校长刘炯朗抵达北京,参加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活动。新竹清华排球队随同前来,他们将和北京清华的学生举行一场友谊赛。为配合北京清华4月29日的庆典活动,台湾清华的庆典特意提前了一星期。北京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前往参加。他带去的是一支篮球队。4月27日,台湾团参观清华校园。高  相似文献   

17.
鹅爸对北京的清华学生印象颇佳,除了在期末遭遇到他们“不客气”的要分…… 整体来说,陈秋民的半年清华教书经历,是颇具喜剧浪漫色彩的。  相似文献   

18.
清华驻美学生监督处是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派出机构,对清华留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监督与管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机构缺乏研究。本文利用有限资料,希望能联缀出这一机构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9.
<清华底出版物与言论家>是学生时代的闻一多于1920年发表在<清华周刊>上的一篇论述"言论"与社会责任的文章.在文章中,被五四运动激发了报国热情与关注社会之信念的闻一多,直率地批判了清华学生身上逃避社会责任和崇尚个人主义的痼疾.  相似文献   

20.
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清华文库”建设中重视收集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藏品,重视积累,在几代文库工作者的努力下,逐步发展壮大的工作实践,并简要介绍清华文库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