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彬(1887~1949年),湖南衡阳县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学者。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中国同盟会、中华革命党,“以革新政治为职志”。尔后,他“遍走宇内,探其政治、经济、文化、风习,潜心撰述,造诣甚高。所著《新疆游记》、《全国一周》、《民国政党史》、《中国铁道史》、《云南游记》等书,达三十余种,近千万言,影响颇太。1916年10月,谢彬以特派员身份奉中央财政部的命令,前往新疆阿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传记文学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公元前五十多年,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的绝唱,无韻之离骚”这一巨著中所记叙下的众多历史人物,被《中国文学史》称为:“‘列传’有许多篇具有很高的传记文学价值外,还有一些‘本纪’和‘世家’也是杰出的传记文学作品。”(12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北京版)影响所及,我国历代史家专著以至古代散文中都有传世的传记文学作品。 本世纪初在欧洲,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从1903到1911八年间,共撰写了《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三部巨作,为人类留下了极珍贵的传记作品。这对促进欧美国家传记文学作品的发展,起了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著名史学家周谷城先生的力作《中国政治史》(1940年1版),正如他自己在《弁言》中所说:“在中国为初创;即在欧美各国,亦不多见。”因此,象这样一本内容精深的著作,我等虽然再三学习,但真正要谈点体会也只会是极其肤浅的。  相似文献   

4.
一、“后明韩主”的传讹 著名的清明史专家孟森先生,在明清史学术领域内,贡献不少。他曾在1937年《治史杂志》1卷1号里发表过《后明韩主》一文,根据查继佐《罪惟录》第22卷的《韩主附记》,断定南明在弘光、隆武、永历三帝以外,另有一个“后明韩主”称“定武帝”的史实,从而  相似文献   

5.
传记,它是一种记叙人物生平史的记传性散文,它的形成不会晚于秦汉。乔象钟等人在《中国古典传记·前言》中说:“传记文学的正式登上舞台是在西汉中叶的武帝时期。”这显然是将《史记》的问世同传记文学划上等号。褚斌杰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说:“至司马迁的《史记》产生以后,我国正式出现了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史传文。”若把《史记》的问世同史传文联系起来说“正式出现了”,那还不失为一说。不少人认为“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传记或类传记文也始于《史记》那就失诸偏颇了。史传应属传记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创作的一部深刻揭露黑暗旧社会的剧作。这部作品的完成,不仅有力证实了老舍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所作的坚实努力,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戏剧创作园地中的一个重要收获。《茶馆》的思想内容是深刻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正如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所评价的:《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中的精典”,“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  相似文献   

7.
中西传记诗学的构建--赵白生著《传记文学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记文学,可谓源远流长,但却仍处于有史无论的局面。这丝毫也不奇怪,因为传记文学这个文类不但在中国被忽视,即便是西方,其研究也大大落后于写作。卡尔·范·道伦在《作为文学形式的传记》一书中悲观地说:“传记这块领地,批评几乎毫无涉足。”不过这是 20世纪初的情形了。西方自从上个世纪 70年代以后,对传记文学的理论关注空前火爆,尤其是对自传的理论兴趣。已经成为当下西方学术的显学之一。詹姆斯M·考科斯(jamesM.Cox)在《自传和美国》一文中指出“自传和忏悔写作在现代西方学术界,和以往相比,越来越受到文学批评的重视,这…  相似文献   

8.
著名史学家高敏教授撰著的《南北史掇琐》一书,于2003年8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高敏先生为推进南北朝史研究所作的又一贡献。 捧读《南北史掇琐》,首先使我们深感兴趣的,是高敏先生自撰的长篇序言。在这篇序言中,高敏先生详尽地分析了《南北史》值得称道的学术作用。 “二十四史”中的《南史》和《北史》,合称《南北史》,均出自唐代李延寿之手。历来对《南北史》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究其因,盖缘于〈南北史〉与其他断代史著不同的下述两个特点:其一,“二十四史”中既有《南史》、《北史》,又有记载同一  相似文献   

9.
先师朱东润学贯中西,对于传记文学不仅有精深的研究,而且有丰硕的成果。早在1939年,先生就开始研究传记文学,除了《史》、《汉》列传、汉魏别传等中国作品外,还研读英国鲍斯威尔的《约翰逊博士传》、斯特拉哲的《维多利亚女王传》等西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奥运圣火将在北京点燃,全世界的目光都将关注中国,关注北京。作为一家在二维码行业领先的企业,银河传媒曾获得国际著名财经杂志《RedHerring》评选的2006年度“亚洲100强公司”,《财富》杂志评选的“2007中国最酷公司”荣誉称号。2008年度银河传媒的招聘计划又是怎样的呢?什么样的人才是银河传媒最受青睐的呢?《职业》记者走访了银河传媒的人力资源总监张银昆先生。  相似文献   

11.
备课资料背景教科书认为,《背影》写于1925年。据季镇淮著《朱自清先生年谱》:“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先生30岁……10月11日,《唱新诗等等》一文写成。同月,写散文《背影》。”《背影》反映的是民国六年前后的社会现实。据朱自清之子朱乔森所编《朱自清生平著作编年简表》,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朱家也“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邵雍教授长期致力于底层社会和江湖社会的研究,20多年来,先后推出了《中国帮会史》(下编)、《中国会道门》、《中国秘密社会·民国帮会》、《中国近代贩毒史》、《民国绿林史》等专著,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中国近代绿林史》是其近年的又一力作,此书描述近代绿林的发展历程,修补旧作《民国绿林史》的不足,延展中将时段研究为全景式研究,升华了研究的学术意义。1.“绿林”概念的进一步明确早在从事帮会、会道门研究时,邵雍就开始关  相似文献   

13.
1919年4月,阿勒泰特别行政区作为新疆省的阿山道划属新疆省统辖,这件事无论在新疆地区历史上或中国西北边疆史上都是一件重大的事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是这一重大事件当代史学家都很少涉及,就连著名的三卷本《新疆简史》[1]对这一事件也是几笔带过,新近出版的《民国新疆史》[2]也只做了简略交代。本文试图对阿勒泰划属新疆的过程、意义及在这一事件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作一述评。  一、阿勒泰地理位置及划属前的建置  阿勒泰蒙语为“金子”之意,因境内著名的阿勒泰产金而驰名于世。阿勒泰山矿产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森林…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荆楚理工学院文学院教授全展的《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即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论文集是从全展23年来研究传记文学的40余篇文章中精选出来的,分为“理论阐释”、“现状研究”、“文本批评”三辑;附录“《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评论小辑”,则收入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对全展专著的8篇评论。北京大学世界传记中心主任、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会长赵白生教授为之作序。全展《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15.
▲:谷川先生,您是日本中国史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自上个世纪70年代,您提出并运用“共同体”理论阐释中国史以来,可以说,近三十年来日本有关中国史,特别是六朝隋唐史研究的每一步进展都与您密切相关。您的理论也早已为欧美学界所熟知,这两年中国大陆也将您的两部大作《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和《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翻译出版。前者经马彪先生翻译2002年在中华书局出版,后者由李济沧先生翻译,200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围绕这两部书的讨论也方兴未艾。我们感兴趣的是,像您这样杰出的学者,最初是怎样踏上中国史研究道路的。■:说起与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章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说明《史记》既是伟大的著作,也是杰出的传记文学,它是文学的历史,也是历史的文学,是历史、文学高度完整前统一体。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又告诉我们:“艺术作品有三个要素:语言,主题,情节”。作为传记文学的《史记》,它的诺言、主题问题,谈论的人较多,但系统地专门地谈论它的情节问题几乎没有,故笔者仅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一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被评论界誉为中国现当代最著名的四大传记之一。林先生与苏东坡可谓神交已久,对他景仰不已。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民国二十五年我全家赴美时,身边除若干精选的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  相似文献   

18.
鲁迅使用的最后一个笔名是“晓角”。许广平在《欣慰的纪念》一书中说:“末了,还要说明一句,先生最后用的笔名,载在《中流》上的是‘晓角’二字,他最后还不忘唤醒国人,希望我们大家永远记取这一位文坛战士的热望”。署名晓角,分别发表在黎烈文主编的《中流》一卷一、三、四、五期上的这篇文章,题名《立此存照》。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在前三期都是作为杂志的“补白”发表的。第五期的编者按指出:“《中流》初办时,鲁迅先生即以笔名‘晓角’给我们写着补白《立此存照》,实在可以说中国自有杂志以来都不曾有过这样精悍的,名贵的补白”。  相似文献   

19.
周贻白先生不仅是海内外著名的戏剧史专家,也是第一位专门研究中国剧场史的学者。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当《清华中国文学月刊》、《国剧画报》等刊物,连续发表神庙戏台的文物图片和研究论文之时,先生即已累积了大量中国古代、近代的剧场史料,随后即出版了他的这部《中国剧场史》。书中处处表现了先生十分成熟的戏曲史观,首创之功是四方从同的。尤其是“剧场的形式”一章,概要而又清晰地勾画出了中国戏剧舞台产生和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结合民族戏剧的出演需求和剧团组织讨论剧场的民族特征,也值得借鉴;关于神庙剧场的四种形式和茶楼戏园的深入考述,则为我们的继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寅恪(读作que)先生是中国近代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历史学家。他对我国历史学、古典文学、宗教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毕生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以及明清之际历史的研究,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给后世留下了近二百万言的著述,基本上收进了《陈寅恪文集》中。这套《文集》,堪称我国近代史学宝库的一份珍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