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福龙 《大观周刊》2011,(9):79-79,71
心理疏导是化解部队官兵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心理疏导要取得预期效果,应在了解掌握官兵心理状况的前提下,引导官兵宣泄不良情绪,理解包容官兵的现实表现,客观地帮助官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秦泳 《军事记者》2013,(1):13-14
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新闻是要讲感情的,这感情无碍客观,不是手段而是前提,不是技巧而是品德,是贯通文字之间的血与肉、气与魂。军事新闻从感情上贴近官兵,其实质就是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选题、采访、写作的每一个环节,关注官兵成长进步与价值尊严,注重满足官兵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更好地为官兵全面发展服务。从感情上贴近官兵的前提从感情上贴近官兵,首先应与官兵交朋友,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要坚持"三贴近",就要走进官兵的心灵世界,在提供需求服务上使实劲,在常写常新上下功夫。如此写出的稿件,才会真正吸引官兵、打动官兵,赢得基层官兵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前卫报》秉持“办一张官兵爱看的报纸”的理念进行了全面改版,把“战士爱看、官兵满意”作为办报成功的唯一标准,努力宣传好基层、服务好官兵,在持久接地气中与基层官兵实现零距离贴近,以全新风格吸引基层官兵眼球,在搭好平台中让战士成为报纸主角。  相似文献   

5.
在习以为常中寻找内心共鸣,在不经意中发现生动性,在边关情中体验家国情,在自豪感中书写时代感。军事记者要用心感悟官兵的家国情怀、采集官兵的动人事迹、记录官兵的崇高精神,在报道官兵的过程中洗礼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随着受众为王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军事新闻的传播效果取决于官兵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军事新闻的传播中研究官兵受众心理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本文结合卡赖特原则,对官兵接受军事新闻的心理过程进行探究,提出契合官兵受众心理的传播措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军事新闻传播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薛作瑞 《军事记者》2010,(11):55-56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初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指出:“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全军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面向基层、贴近官兵,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努力适应广大官兵全面发展的需求,真正成为广大官兵的良师益友。”这是对军队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李际 《军事记者》2014,(7):48-49
电视军事报道要吸引官兵眼球,不仅要选取百姓视角.而且要广泛涉猎官兵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以逼真的画面、生动的声音讲好发生在官兵身边和家庭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9.
军区军兵种报纸宣传如何贴近官兵,是军区军兵种报纸必须解决的问题。 军队除了兵就是官,这里所说的“官兵”特指基层官兵。“贴近官兵”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报道数量、“地位”上,以直接反映基层官兵情况为主;二是在报道内涵上使读者(包括领导机关人员)喜闻乐见,本文也着重后者。 坚持“从官兵中来” ——具有决定意义的方法 “关于方法的思想,是最重要的思想。”这是一位哲学家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4周年前夕,孙成德局(馆)长带领有关部门人员慰问了驻守省档案馆后库的武警官兵。孙成德局(馆)长对常年驻守省档案馆后库的武警官兵表示亲切慰问。对武警官兵  相似文献   

11.
群众路线不仅是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秀传统。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官兵是军事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军事记者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多宣传基层,让官兵爱看;就要泡在官兵中,坚守在一线;就要拜官兵为师,甘当小学生。  相似文献   

12.
张新氏  彭辉  刘明 《大观周刊》2012,(32):29-30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针对如何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遵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所要求的官兵心理防护力进行探讨,从心理学视角透析官兵心理肪扫力的因素构成,提出通过团体心理训练加强官兵心理防护力这一论点,并介绍团体心理训练的组织、实施的具体操作,切实有效地为部队关于加强官兵心理防护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魏耀平 《大观周刊》2011,(15):113-113
在基层管理中,必须从现象入手,把握好本质,掌握基层官兵内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强化管理教育,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基层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抓好基层部队官兵的管理工作,确保部队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4.
对台湾青年官兵广播节目,是对台广播的重要内容,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和明确的现实责任,是传播大陆对台方针政策、引导台军官兵增强民族向心力的良佳途径,但是由于历史、政治原因造成的台湾民众传播接受心理和台湾军队官兵对大陆媒体的矛盾心态,大陆对台湾青年官兵广播节目一直是收效显著但着力艰难的专业传播领域。本文力求从台湾青年官兵的心理特点出发进行传播方法分析,探索增进对台湾青年官兵进行广播传播的有效方法:更正其国家观念,消解为"中华民国"而战的意识;了解其恐战心理,增强对和平发展愿景的认同;满足其求知心理,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引导其思慕心理,建立传受心理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5.
南疆军区某部在2004年度报纸杂志征订中,把《军事记者》作为基层官兵读书学习成才的首选杂志,并将其订阅到每个班排,以保证基层官兵人人看上《军事记者》,受到官兵欢迎。图为该部勤务连官兵在一起学习《军事记者》。把《军事记者》订到班排@许军 @王东辉  相似文献   

16.
袁尧  肖波 《军事记者》2008,(12):64-64
成都军区某团通过开展“军博——记录我的军旅生活点滴”活动,鼓励官兵在军网上写博客,以提高大家的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报道员的采写水平,团政治处每月评选一次“最佳博文”,并给予一定奖励,还帮助官兵向媒体投稿,使官兵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该团还有计划地邀请驻地报社编辑、记者为官兵授课,传授写作方法。今年以来,该团共在中央级媒体刊发稿件89篇。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转发的《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强化官兵的精神支柱,坚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教育官兵,坚持用昂扬的革命精神激励官兵,坚持用良好的政治环境熏陶官兵,坚持用严格的组织纪律约束官兵。作为军区党委的机关报,要做到这一四个坚持”,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引导官兵,充分发挥报纸在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军区党委机关报,如何在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呢?我感到《决定》中重新引用了江主席关于“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相似文献   

18.
刘毅 《记者摇篮》2014,(8):39-40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国防和军队建设步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广大基层官兵逐渐成为推动部队建设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力量。这些普通官兵身上大多没有夺目的荣誉光环,但他们却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作为军队新闻媒体,理应更多将报道视角瞄准他们,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悄然触动读者心灵,引起官兵情感共鸣,给部队发展、官兵成长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官兵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军队重视.及时、全面地对官兵建立心理档案,可了解官兵心理卫生状况,保障官兵心理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 1 心理档案的内容和建设方法 1.1个人成长经历.个人成长经历的内容通常包括个人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文化、出生地、家庭情况等;个人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件记述等;个人的自我描述等.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酌情添加其他内容.  相似文献   

20.
徐生 《军事记者》2011,(3):31-32
今年春节期间,解放军报社派出18名记者奔赴海岛、机场、军港、护航军舰与边远连队采访。他们日夜奋战、顽强拼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官兵故事,为官兵放歌,发回基层官兵为祖国守岁、为人民站岗及反映军营发展成就等现场新闻50多篇(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