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李萌 《青年记者》2013,(6):66-67
电视评论节目发展转向的背景和原因电视评论节目是媒体在新闻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发表言论、阐述观点、传递倾向性意见的一种节目形式。①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实时性、交互性等优点,将自媒体时代推向高潮,传统电视评论节目由于存在个性化缺失、重述轻评、拖沓冗长、评论角度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节目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类是新闻报道,包括消息、特写、新闻调查及一些专题性、综合性节目,另一类是新闻评论.电视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它的生命在于真实;而评论是对事实的议论分析和评价,是直接地发表观点和意见,它的力量在于真理.评论是电视台直接发言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公众判断电视台的政治面貌和衡量电视台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水准的主要标尺之一.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电视节目中,新闻评论类节目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闻评论类节目一方面报道了新闻事实,同时也对新闻事实进行了更为深刻、系统的分析和评论,在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在对新闻事件、现象以及大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论的时候,为了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势必会在评论时采取一些必要的语言技巧。本文将着重从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出观点、表明态度的语言技巧出发,阐释作为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练好语感、语智、语趣三项功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从《央视论坛》的话语色彩看其潜在的话语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视论坛》作为以言语和交谈为主要手段的评论节目,并没有运用太多电视化手法,而是突出了观点和意见,以演播室访谈为主要形态,“对各种媒休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在新闻频道中,它的功能相当于平面媒体的‘时评’或评论员文章。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栏目的追求,那就是——透过现象说本质。”①当然,《央视论坛》的观点和意见的传递最终依靠的是节目的组成者——主持人.特约评论员和时评嘉宾在不同的话题讨论中所持的话语。而话语在特定的情境下会使节目呈现其特定的话语色彩。  相似文献   

6.
一、引入网络公众评论员,呈现多方观点,拓展传统电视 新闻评论节目公众话语空间. 与上世纪90年代"焦点访谈""事实即评论"的"单一信息发布模式"相比,目前以"新闻1+1"为代表的主持人"意见引领模式",和以专业人士对信息进行解读分析的新闻评论模式已被普遍认可和效仿.  相似文献   

7.
一、新闻评论快乐原则理论渊源与本质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信息处理与传递方式,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对意见性信息的传播,是意见性信息的直接表达方式,是各类针对现实生活中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直接做出规律性的认识与前瞻性的分析,剖析和解释事理、发表意见,最终可能深化为对哲理的某种感悟和提炼的体或节目形式的总和,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运用电视制作、传播手段做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媒关注重大的或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与问题做深入的剖析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表明电视台对新闻事实的观点、立场的一种节目形式。它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对事实的理性思维,发议论,以观点和见解来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构成节目的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叙述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电视新闻评论相对报纸新闻评论更具有优势条件,它可以运用更形象的符号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传播方式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主体是主持人和嘉宾,而最佳的传播渠道就是通过谈话来表达观点。为了克服以往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严肃、呆板和生硬的节目形式,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采取聊天和谈话的形式来进行,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就是通过共同探讨和讨论问题,来营造出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场",从而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笔者通过对《锵锵三人行》这一档时事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案例分析,并结合人际传播的理论,来探究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色以及谈话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申玲玲 《新闻爱好者》2008,(12):128-129
新闻评论,指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做出分析和解释的评论性文章或节目的总称。而网络新闻评论。则是网络媒体就当前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随着我国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也Et益凸显,笔者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磊 《视听》2016,(11):25-26
新闻本来是不应该有倾向性的,应该在客观、平衡的基础上展现各方意见,用事实说话,但新闻又应该具有态度,因为用什么方式说,怎样说,要表达什么样的新闻理念,决定着新闻的导向和受众的兴趣,从这个角度讲,新闻也是在用思想和观察说话,特别是对于评论节目来说,如何做出独特的气质和品质显得尤其重要。各个地方台近年来都推出了专业的新闻频道,强化及时、滚动播发消息,其实,这和社会转型期文化消费型受众的表征是一致的。在这个时期。  相似文献   

12.
在今天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迅速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媒体行业中所占的分量十分之重,它是信息传送流通的一种途径,由节目主持人或评论员对当下所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并以自己的观点态度进行相关的分析评论,让观众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全国各地的新闻信息,如今新闻评论节目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新闻评论节目从早期到新时期话语转变的主要特点,希望能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电视产业中对新闻评论节目相关工作者有所启发,从而推到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琦 《视听界》2005,(1):18-19
新闻评论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电视评论在电视媒体中也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它既代表媒介的立场、态度、观点和声音,也代表公众的态度和声音。“没有评论的报纸是哑巴报纸”,同样,没有评论的电视是哑巴电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办得好坏与否是衡量一家电视台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方兴未艾的节目形态,只有认真研究其社会功能,方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效用。本文主要以《大写真》节目为例来探讨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金波 《新闻实践》2011,(5):10-11
当今时代,信息是可以共享、复制的,观点却是独家的。 观点决定着媒体的高度、品质、声誉和影响力;观点是新闻传播的旗帜和灵魂。广播新闻评论,体现的是电台的立场和话语权。而广播快评这种对新闻即时评点的节目形态,在网络化、数字化的海量信息时代里,越来越显示其优势和魅力。快评是主持人或评论员乃至听众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迅速作出的简短的广播评论,一般由"新闻事实+评论"组成,其美学特征在于"短平快".  相似文献   

15.
郭静 《新闻前哨》2002,(8):45-45
新闻评论节目是新闻节目的一个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在叙述事件的同时表述观点。随着新闻评论节目的诞生,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也走上舞台。他们改“播”为“说”,讲求平等、注重交流、强调个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电视读报节目大致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信息播报型,以信息量见长。这类读报节目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4月10日开办的“首都报纸摘要”节目(也就是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这类节目以众多报纸为选择对象,融汇多家传媒信息,经筛选、浓缩后向观众发送,无疑拓宽了新闻的视野和信息的广度。另一种是新闻评论型,以点评见长,如《马斌读报》《峰言蜂语》。此类型的读报节目往往是以观点串联读报,新闻事件看似只是一个引子或论据,但观点从何而来呢?它依然要就报纸“说话”,离开报纸,观点就无从谈起。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新闻内…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国内外重大事件,重大思想性、政治性问题或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议论述,以表明新闻机构的立场和态度,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诞生为标志,用事实说话,其鲜明的栏目特色为世人所关注。新闻评论节目既是各家电视台  相似文献   

18.
葛艳 《新闻窗》2009,(5):68-69
一.谈话性节目竞争的背景和现状 谈话节目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却很迅速,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每个台都有一档或多档自己的谈话节目。谈话性节目主要有三类:一是新闻信息评论类,二是综艺娱乐类,三是人际沟通类。在我国,新闻信息评论类谈话节目所占比重最小,人际沟通类谈话节目所占比重最大,占了近70%。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搞好信息服务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之一。这种信息服务不仅包括事实信息的服务,也包括理性信息的服务。信息论认为,信息量等于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消除的多少。而新闻评论可以直接发言的特性决定了它在传播消除的多少。而新闻评论可以直接发言的特性决定了它在传播理性信息、直接帮助受众消除对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方面上的功能,比消息、通讯等其他体裁更为直接有效。新闻评论作为媒体意见性信息的传播载体,传播的是新思想、新观点、新意见。只有当评论的论题、论点、论证等诸多评论要素至少有一个做到新颖,…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的任务一是传播信息:二是传播观点。新闻的自然形态也有两种:一是描述事实.二是评论事实。坚持新闻立台,既要做好前者,又要做好后者。而在当前和今后,做好后者。即做好新闻评论类节目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