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段雅芹 《成人教育》2012,32(5):54-55
大学后继续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使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平台和制度安排,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方法.对大学后继续教育而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在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教师层面等方面着手,从而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教育创新,因为教育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本文从教师自身、教师教育、环境与机制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姜春玲  谭静芳 《继续教育》2009,23(11):19-21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本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教育的途径还存在欠缺。因此,亟需拓展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途径,探索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模式,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本文从国家、学校、个人三方面探讨了培养创新型高校教师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宣布,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实力要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后继续教育,高端培训与自主创新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高端培训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适应高端人才素质的需求,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不断实现变革创新的同时,为社会重点培养创新型领导人才和创新型领军人才,从而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一、高端培训的内涵特点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树立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创新意识为重点的继续教育观念 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当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首先要实现由传统的"标准件"型的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和教师说了算,向民主、平  相似文献   

6.
继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和必要途径。继续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关系j继续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必须从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上,切实提高对继续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3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把握女工作中的5个基本原则,实现5个方面的工作创新,完善4个方面的工作方法,发挥好继续教育在培养和建设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方面6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秀华 《继续教育》2010,24(8):19-2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在与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中,高职院校的师资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教师教育机构,所以高职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如何搞好继续教育,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旨在建立适应高职院校教师特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继续教育体系,更加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所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给我国的教育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全社会的焦点。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 ,创新的教育呼唤创新型的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 ,实现知识创新 ,责无旁贷。太原市教育学院历年来为全面提高全市中学教师和干部的合格率和教学管理水平做出了贡献。九十年代以后 ,在中学教师中开展继续教育 ,已成为我院的首要任务。经过…  相似文献   

9.
国家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成长的关键在于教育。本文通过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指出新经济形势下,继续教育对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培养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继续教育培养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继续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成长的关键在于教育。文章通过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指出新经济形势下,继续教育对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培养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继续教育培养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洪湛 《高教论坛》2007,(3):152-154
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能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最根本的在于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实施创新人才工程,坚持引进与培养结合,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相似文献   

12.
陈惠津 《高教论坛》2005,(1):123-125
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继续工程教育。如果我们能站在整体的高度来认识继续教育,工作中努力做到优势互补,形成1+1>2的整体合力优势,定能走出一条科学、高效的师资培训之路。本文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管理等几个角度来管窥教师继续教育的整体功能,为提高教师素质作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继续教育是对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拓展与补充;因此,不断探索继续教育的独特属性就显得尤其重要;理清继续教育发展模式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解决继续教育在组织、运行中存在的困惑。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及国外对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研究的现状和基础上,提出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主要由"战略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这四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4.
目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关键因素之一则是农村的继续教育薄弱。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村继续教育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立足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开发和成果推广能力的农业技术队伍,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农村干部队伍,普遍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我国应从突出农村继续教育的战略地位、调整农村教育定位、引导农民接受继续教育、改革农村继续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等方面着手,加快发展农村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相关政策规定,选择合适和有发展前景的校外教学点以及对现有校外教学点的培养建设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应用粗糙集理论中的区分矩阵算法建立了成人高教育校外教学点的综合评价体系.结合应用实例,证明了该综合评价体系的实用性,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规范校外校外教学点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仍存在问题和不足,影响并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以期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开放大学是英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其高质量的教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其发达的学习支持服务密不可分。目前,在我国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语境下,学习支持服务将直接影响着继续教育的发展质量和速度。分析英国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的特色,结合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实际,进而就构建我国继续教育服务支持体系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更好地推进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非终身教职教师权益保障已成为困扰美国学术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非终身教职教师无法享有与终身教职教师平等的地位和待遇,影响了他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人才培养质量,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下降的担忧。美国大学教授协会通过引导高校规范大学非终身教职教师聘任标准和程序,公布谴责名单制裁高校侵权行为,建立教师学术共同体进行集体维权等措施,在保障非终身教职教师的权益及维护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takes many forms, from self-directed activities to organized programs of learning.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is a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llowed b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inking about those factors that support or impede ou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e conclude with a case study of one professor's career development, noting where various factors in the framework have played a part.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most social work continuing education units operate within stable academic institutions, this stability does not exten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se units. The greatest impediment is the demand by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that the units operate on a pay as you go basis and turn any surplus revenues to the university for its discretionary use. In trying to meet university conditions while maintaining high standards of service, the units face several difficulties including competition from private providers, high costs, fewer sponsors, and indifferent faculty.In funding and budgeting the units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universities tend to ignore two key arguments. The first is that CEP provide public services with spill over effects that add indirect demand to the demand expressed through registration. The second is that building quality into professional programs requires long term investments that forego immediate profits.Because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grams are an image of their profession, social work programs need to correspond to the profession they serve, a profession that produces public goods (and services) while seeking to assure quality within non-profit environments. Unless universities assume a lead role in supporting these efforts through new approaches,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grams will only be partially successful in fulfilling their 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