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应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紧密围绕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宗旨.对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专业设置存在品牌专业建设成效不足、设置前瞻性不够、重复度较高等问题.研究分析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无锡市经济发展现状为依据,对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调查。发现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本相适应,但随着无锡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专业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应以区域经济需求为依据,优化专业设置;以城市发展战略为依托,建设骨干专业;以校企合作为良好契机,加强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高校近几年设置的一个新专业,其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着专业发展方向模糊,学生、教师和社会对本专业认识、认可不够,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毕业生出路不清等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明晰专业建设方向,加强教师、学生对其的认可,完善其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等,以此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谢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5):146-147,149
商务英语专业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原有的课程设置能不能符合"企业型专业建设模式"呢?我们对此进行了课程设置优化需求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出发,分析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向、专业区域与行业针对性、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工作过程导向的服装特色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过程导向”的特色专业建设是以职业任务设置与职业行动过程为取向,包括实现该专业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通过行动导向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的建设方法。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阐述“工作过程导向”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岗位群,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建设服装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现状的分析,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实践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意义,并提出实训基地未来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湖北省产业发展情况,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湖北省及城市圈产业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基本相适,但部分专业与产业之间不相适应。建议政校企三方协同,行政管理部门搭建平台并宏观调控;学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动态调整优化,紧跟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专业设置及内涵建设的适应性,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升级转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以黄山学院为例,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有:专业方向设置雷同;课程体系沿袭心理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亟待加强,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等。要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整体水平,应在设置专业方向时形成错位发展,凝练毕业生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现状与在人才培养中存凸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内外毕业生就业走向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趋同,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指明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本学科建设需要,也要满足专业目标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回应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内部专业评估体系完善诉求,提升体育院校专业评估实效,借鉴综合反映高等教育效率、效益、质量和机制的高等教育滞胀率概念及其评估测度模型,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查法,针对体育院校专业建设特征,设计了基于高等教育滞胀率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样本,从效率、效益、质量和机制四方面实证分析了其专业教育滞胀程度。结果表明,北京体育大学各专业已显露教育滞胀征兆,且自主管理机制问题最为突出,但尚未影响整体发展,应及时根据引发滞胀的病理分析,有侧重地解决投入、产出与运行管理问题。本研究对完善体育院校专业评估方案、深入挖掘专业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高师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做法,与新形式下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战略决策不吻合.目前高师美术专业培养的对象是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人才,同样担负着素质教育的任务.要解决目前状况,必须从提高文化素质入手,提高高师美术专业文化课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缩短与同等文科考生的文化差距,从源头上根治后期教育困难的问题;改变目前高师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技法轻理论的不合理做法改善目前高师师资队伍的结构配置,通过人才培养,再教育等手段,加强高师美术专业的理论教育.只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真正收到理论与技法相结合,才能提高高师美术专业生的文化修养及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从招收高职高专学生的院校所开设的专业问题入手,对若干院校管理、经济、人文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开设专业同质化倾向与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议在专业设置上应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和"自知之明",充分利用院校的行业背景,做到"校企合作",扬长避短,彰显优势和特色,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所设置的专业和方向,以保持高职高专院校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对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的结构、布局、规模和师资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四川省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两大矛盾和四个问题,探讨并提出完善四川省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我国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状况,以及在人才市场条件下高等体育院校教育如何发展等问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和文献法.研究表明,体育院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有一定的压力,甚至存在就业危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人才市场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建议在人才市场条件下,高等体育院校在发展战略、培养目标、课程等方面进行变革,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历经近7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办学成绩,但也存在着办学定位不明晰、区域协同不主动、学科专业不平衡等问题。依循发展战略时序,高等体育院校要锚定一流体育大学,统筹职能协调发展;锁定一流体育学科,强化学科融合发展;咬定一流体育专业,打造金课特色发展;立定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坚定文化传承创新,推动交流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高校社会体育类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强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109-110,140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的方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及相近专业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的对比,提出了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发挥高校的办学优势,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人才提出了建议,即,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在把控宏观的基础上对所属专业方向及内容进行细化,同时应注意创新思路,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 ,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育现状研究人手 ,对运动训练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表现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课程分类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进行研究。以期促进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研究主要围绕运动系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运动系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运动系如何解决“学训”矛盾 ?等方面的内容展开。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体育教育专业从起步时需要保护的"艰苦专业"演变为目前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的"显学"现象,指出在当前全国17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同样专业的情形下,单科体育学院面临着严酷挑战。单科性体育院校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主要为:1)体育院校资源不足,结构单一、规模和效益不高;2)随着管理体制的改变,旧的办学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研究认为,体育院校专业设置调整的方向选择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闯市场,努力提升体育院校的办学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师范院校实现了由单纯师范教育向综合高校的转型,并由此形成了师范性与综合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名"与"实"之间的矛盾、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设置的矛盾、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与教育类课程教育的矛盾、教育资源分配中的矛盾。只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矛盾,实现师范性与综合性的互补共生,达到矛盾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该类院校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