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毕明 《师道》2002,(6):52-52
最近,一本《我平庸,我快乐》的书出现在市面上。这本书以一个父亲教育独生女儿的平实角度娓娓道来,亲切如日记,给人一种从“钥匙孔”偷窥两代人心灵秘密的感觉。在书中,女儿的母亲、老师和邻居们众志成城要培养一代天才,作者周洪却独具眼光,让女儿在“天才教育的重压下逃脱出来,获得一点人生应得的快乐”。该书出版后,在学生、家长、老师中产生了激烈的反响,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2.
新近出版的《我平庸我快乐》,主张“优秀是烦恼,平庸但快乐”,“对北大、清华、哈佛说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议。本期我们刊登作家雷铎和女儿豆豆的“父女二重奏”——《平庸不一定快乐》《天才并快乐着》,以及该书的摘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许多同学在完成话题作文时存在一个误区:以为话题作文不需要审题。于是乎,即使作文水平很高的同学,也常常在考试中因审题大意而城失荆州,兵败麦城。不信,请看下面两篇例文。 [作文题目]曾以《警告中国人》、《周洪说话》等作品名噪一时的作家周洪,又以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迅速蹿红。此书以一句“我平庸,我快乐”颠覆了传统的成功人生哲学,引发了人们关于价值观、幸福观的争议。对此,有人认为:“我平庸,我快乐”是人性苏醒的一个信号,它提出了衡量“成功”的新标准——并非是否优秀,而是是否快乐;有人认为,平庸不可能带来快乐,因  相似文献   

4.
王祖远 《家长》2015,(3):16-17
我心里并不内疚,因为我觉得那样做不是帮女儿,而是误了女儿。有女儿的时候,我已经27岁。对于想走文学道路的人来说年龄也不算太大,但人家莫言、苏童这个年龄已然大名鼎鼎,而我却连主攻方向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没有确定,于是就开始盘算自己的"后路"——寄希望于女儿来实现她父亲无望实现的文学梦。所幸当时我已知道"启蒙"一词的意思及其重要性,在买自己所需的书时,也为女儿买了许多适合她  相似文献   

5.
高洪 《师道》2002,(6):53-54
近日,一些中小学生开始流行一句荒唐的语句:我平庸,我快乐。那些并不成熟的孩子们用这句流行语抵御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你鼓励他努力学习,他说我平庸,我快乐;你鼓励他争当三好,他还是说我平庸,我快乐。部分家长和教师为此表示了他们的忧虑:要是孩子们把平庸视为快乐的源泉,以平庸为荣,甘于平庸,其危害将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正转眼之间我已经从教15年了,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教育生涯中一段特殊的时光,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因学习而充实,因工作而快乐,因收获而幸福。专业阅读点燃梦想刚开始工作那几年,我整日忙碌于备课和班主任的琐事,把工作当自己的"饭碗"认真而简单地对待着,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是一片空白,我想拒绝那种平庸的状态,可又找不到方向,日子一天天  相似文献   

7.
每次和女儿玩捉迷藏,女儿总是不愿意当那个"找的人",她总是说:"妈妈,你找我,你找我!"而每次我找女儿的时候,女儿总是藏头露尾,故意被我找到,或者当我说:"小宝贝哪去了?"女儿就很快乐地从隐藏的地方跑出来,一边跑一边说:"我在这里呢!"然后还不忘加一句:"你再找我一次吧!"女儿的这种"小小固执"经常让我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8.
像小豆豆一样长大——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艳 《家长》2006,(Z2)
近日和女儿一起读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自传体小说《窗边的小豆豆》,有和夏丏尊读《爱的教育》一书后相似的感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地流泪”。的确,身为一个母亲,又做了这么多年的教师,我看过不少教育类的书,但读这本书的感觉很复杂,掺杂着快乐、感动和惭愧,甚至和女儿一样,对小豆豆的学校产生了向往。《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勒令退学后,来到一所新的学校——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的读书生涯中,真正能感动我的书,一般在两个方面,一是书的内容;二是书的作者。而在这两个方面中,真正让我感动的一般又只是一个方面。比如《红楼梦》,我读过好多遍,书里的那些人一直没有真正令我为之情感震动的,而书的作者曹氏却使我打心眼里感同身受的不得了。《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这本书则不然,它虽然从文学角度上讲,不能够算是精品,可是的的确确让我即为书的内容感动,又为书的作者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0.
正最喜欢的一本书:《踮脚张望的时光》推荐理由:这是一本满满正能量的书,作者用美丽的心情和文字写出了青春里所有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伴我走过了学生时代最灰暗的时光。"现在的人为什么老烦躁,第一想得太多,第二书看得太少。"记得杨绛说过这样的话。不过我很庆幸我不是看书少的人,虽然我也老烦躁,但是我依然喜欢看书。那是一种生活的状态。奶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我从小就读了很多书。我的第一本书是《红楼梦》,说起来我自己都顿时觉得"高大上",但是那是狗屁不懂瞎看一通,字都认不全。后来慢慢地学全了汉字,就开始读奶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为《拒绝平庸》,一时网络上关于"平庸"与"不平庸"的争论不绝于耳。而我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却有了新的感触。马斯洛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上帝给了约拿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他本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但却在关键时刻动摇、逃避,后来几经反复和犹疑,终于完成了使命。  相似文献   

12.
缪丽霞 《师道》2006,(5):53-54
女儿五岁半,最爱听我喊她“宝贝”。而我,也喜欢一遍遍地用这个老掉牙的昵称来叫她,看她开心快乐的小模样,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她的确是我生命中无可替代无与伦比的宝贝——自从有了她,世界在我的眼里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女儿仿佛是一个快乐的宝藏,从出生的那天起,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我的心,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带我走进了一个单纯而洁净的世界。女儿也有她自己的宝贝。一粒石子,一片树叶,一根树枝,一个线头,甚至别人丢弃在路边的废纸盒,饮料瓶,在她眼里都是珍贵的,都能给她带来一份单纯真实的快乐。“妈妈,你闭上眼睛,伸出手来,我…  相似文献   

13.
正栴栴是我女儿的小名,4岁的小姑娘给我们家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惊奇。对于女儿,我最大的愿望是健康快乐地成长!和所有的妈妈一样,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我有太多的困惑,甚至不知所措,为此我常常游走于网络世界汲取妈妈们的经验,现正努力地做一个60分妈妈。我在一本杂志中看到:60分父母既懂得自己的责任,给予孩子必要的关爱与支持,又懂得给自己和孩子"留有余地";60分的父母知道"笑"当然好,"哭"也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60分父  相似文献   

14.
我的愿望     
我的生活比较简单,球馆、家里,两点一线。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女儿的出生使得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儿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回家之后和她玩一会儿,训练的疲劳立刻荡然无存。如今,我家是"三对夫妇一个孩儿",十分热闹,所有人都对她倾注了极大的期望和关爱。我希望女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不要给她太多的压力,毕竟她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说到NBA(哦,听说现在要叫"美职篮"了,我还没明白为什么,毕竟"NBA"是个品牌,叫别的球迷会不知  相似文献   

15.
自然·快乐     
在每个日起日落的平庸日子里,我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快乐。坐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云舒,此时的我,心竟如此宁静,悠远而没有杂质。  相似文献   

16.
和所有的妈妈一样,我一直希望女儿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也一直以为我做了很多事情可以让我的女儿快乐健康地成长.虽然我付出了很多,虽然我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太大的压力,但我以为值得.直到有一天,女儿很认真地告诉我:"妈妈,我不快乐."  相似文献   

17.
这就是我     
我是一个活泼的girl,我爱唱爱跳。常常有人说我是个"假小子",但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快乐女孩"。我爱玩,一刻也停不下来。唯一能让我"静"下来的只有书了。书是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  相似文献   

18.
子女作业家长签字 我这做母亲的至今未在灯下陪女儿读过一个晚上的书.说来惭愧,当时连她什么时候期考,考哪几门课也闹不清楚.有时女儿拿来复习题卷子说老师要求家长签字,我对女儿说:"要我签字可以,但我签字,你负责,因为书是你去读的,考试时不可能跟去为你检查差错."女儿把小嘴一撅回答:"什么时候你管过我?你放心签好了,我会自己负责的."于是,她指到哪儿我就签到哪儿,遇上有一叠的,我就用手指拈开页角,挨个儿签,省得一张张翻了.我相信,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是一袭不用父母涉足的独立自主的领地.你负责了,那还用得着他(她)负责吗?  相似文献   

19.
孩子,你快乐吗? 我常常会问女儿这样的问题。作为母亲我不仅仅希望我的孩子每一天都拥有快乐,而且还希望她能学会自己去寻找快乐和用内心去感受快乐。“五一”劳动节对我们全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节日,有7天的长假,而且是因为这一天是我女儿小妞妞的生日。孩子的生日和节日赶在了一起,全家上下自然增添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因此,“五一”节也就  相似文献   

20.
看了《我平庸我快乐》一书,我觉得周洪先生尽显了中国人的劣根性和优点——阿Q精神。再看这书的内容,诙谐幽默,绵里带刀,搞笑之余也引人思考;涉及黑暗官场、胎教常识、社会治安、教育现状、做人作文,用轻松自然的笔触谈广阔深刻的话题,令我狂笑不止,佩服不已。可是,我不大赞同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