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创造性思维不仅存在于数学家创造活动中,也普遍地存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本人谈点体会。一、加强学生直觉思维的训练数学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及其结构规律的敏锐想象和迅速判断,是把经验因素同数学问题的实质直接联系的思维形式。它具有思维的整体性、思维方向的综合性、思维方式的自由性、思维过程的简约性和直接性等特征。常可以通过跳跃式的想象和迅速敏锐的识别判断,而直接达到对事物本质与规律性的认识,因而富于创造性。加强直觉思维一是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恰当地设置教学情景,促使…  相似文献   

2.
直觉思维,简单地说,就是直接的察觉。严格地说,就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由于思维的高度活动而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迅速而直接的综合性判断的思维形式。它是人类基本思维形式之一,属于非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认识过程,它贯穿于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创造性活动的各个领域。正如凯德洛夫所说:“没有任何一个  相似文献   

3.
直觉思维,就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其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简言之,直觉思维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人们在进行思维时,存在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分析思维,即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获得符合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另一种就是直觉思维。同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相比,直觉思维具有快速性、直接性、跳跃性、个体性、或然性和坚信感等待艺。创造性思维在一定意义上,是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直宽思维是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  相似文献   

4.
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形式,逻辑思维严格遵守数学概念和逻辑演绎的规则,而直觉思维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定约束,它直接领悟事物本质,是一种跳跃式的预见,因此大大缩短思考时间.虽然逻辑思维在数学思维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直觉是思维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两者具有辨证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直觉是人类创造活动中的一朵神秘之花.什么是直觉思维呢?直觉思维是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的特殊心理活动,它具有直接性的特点.从认识活动的过程来看,直觉具有突发性和创造性.在数学研究当中,直觉思维在理论的创建、概念的辨析以及结论的猜想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著名数学家庞加莱所认为的那样,"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没有直觉,数学家只能按语法书写而毫无思想".直觉是一种对问题的"顿悟"和"判断".  相似文献   

6.
直觉思维是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水平达到超常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对问题没有经过严密推理和系统论证而作出的一种迅速而“径直”反映的认识活动。它是多种信息的概括化、简缩化或知识迅速迁移的结果。直觉思维的特征,主...  相似文献   

7.
李平  靳莹  卫子光 《天津教育》2003,(10):37-39
创造性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开始。创造性思维由逻辑思维因素和非逻辑思维因素组成。逻辑思维是以演绎外推、直觉归纳和类比推理为主要方式。非逻辑思维不是以概念、判断、推理为主要的思维形式,也不遵守逻辑规则,而是以直觉、灵感、联想、想像等为主要手段,来触发新思想的产生。实践证明,只有当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达到辩证统一时,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作实验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操作,而是要求学生在熟悉实验…  相似文献   

8.
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所要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直觉思维的培养。因为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创造性的思维,它不具有严格的逻辑推理,不受常规束缚,是一种非逻辑抽象思维的跳跃式思维形式,通过对事物的直觉印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问题的结论作出直接的估计和预见,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下面是笔者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尝试,供教学时参考.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恰当地设置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做整体思考数学直觉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思维形式的整体性.人们…  相似文献   

9.
创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能离开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它是指未经明确的逻辑分析,而仅从感性材料中直接捕捉、迅速领悟到问题的意义和解决途径,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过程。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听课见闻谈几点体会,以便和同行共同探讨。一、允许学生大胆猜测,产生直觉顿悟。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创新思维活…  相似文献   

10.
1对直觉思维的认识 1.1直觉思维概念的诠释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逻辑规则的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也就是指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直觉思维,它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猜想,有时表现为构思前的新想象,有时也表现为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它基于对某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其结构的了解,是数学发现中的关键因素,是逻辑的飞跃和升华.它具有简约性、偶然性、创造性、模糊性、或然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轨,创造性思维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直觉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现代思维学理论认为:直觉就是对于一些现象或事物,未经过严密的逻辑程序直接地认识到其内在本质或规律的思维活动.由于直觉过程具备直接性与快速性,它对事物的认识是瞬间完成的,所以直觉普遍受到科学家们的青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直觉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几点体会.一、直觉在发散性思维中的应用思维的发散不是盲目的发散,它必须朝着·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向发散,那么究竟哪些才是·可·能的呢?这要依赖于…  相似文献   

12.
直觉是一种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它具有思维的简约性和跳跃性,能瞬间把握和认识事物的特征及本质。它与内部敏感性、顿悟、创造性思维以及内隐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直觉是一种无法进行推理和验证的认识,因此关于它的正确性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观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虽不经过逻辑推理,但是,它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知识积累基础之上的,对语言文字进行的感知和整体上的把握。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直觉是构成高层次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必要因素,创造性思维活动同直觉又是紧密相联的。爱因斯坦说:“真正可贵的是直觉。”前苏联哲学家凯德洛夫则断言:“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直觉。”因此,我们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论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它具有非逻辑性、潜意识性和突发性等特征;在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中起着其它思维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直觉,是一种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语感的直觉,是指在阅读(或听说)中,不经过深思熟虑,而能尽快把握语言内容,理解语言意义,领悟语言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地接触  相似文献   

16.
直觉思维是依靠心志直接觉悟的思维活动,整体性、直接性、非逻辑性、突发性、模糊性是其基本特征。直觉思维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好直觉思维要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组织教育对象到社会生活中自我体悟生活的本质、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模块完成非逻辑加工、开发受教育者切身感受中的隐形知识、情感价值及利用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等。  相似文献   

17.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同逻辑思维一样,足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18.
直觉思维是根据不完整的学科知识和不全面的已知条件,依靠直觉对事物做出相对合理的判断和选择的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就像数学家彭加勒所指出的:“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在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发明创造过程中,人们通常都是利用直觉思维来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预见,然后利用已知的物理学原理及规律加以逻辑推断和证明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  相似文献   

19.
直觉就是直接的觉察 .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迅速而直接的洞察或领悟 ;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考察某一问题时 ,在头脑中突如其来的一种创造性设想 .数学直觉是人脑对于数学对象的某种迅速而直接的洞察或领悟 .它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直觉现象在数学创造活动中的表现 .数学直觉能力的培养 ,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直觉是发明的根源 .“逻辑不过是把已经明白的东西告诉人们而己 .”(笛卡儿语 )“直观的洞察和逻辑的证明是感知真理的两种不同方式 .……直观的洞察可能远远超前于形式逻辑的证明 .”(波利亚语 )科学史表明 :很多重大…  相似文献   

20.
苏联心理学家И·卡尔梅科娃博士的《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近翻译出版的心理学著作。作者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发展创造思维,使学生能独立地获得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新的知识去开展创造性活动。本书第一部分是理论,阐述了再现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内容,以及创造思维同学习这一概念的关系,学习结构的基本因素。第二部分是实验的结果。其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直觉——实践因素和语言逻辑因素的关系、关于形成和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速度的教学原则等,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