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们带领幼儿到社区中观察人们的活动。幼儿发现在花园里,有一些爷爷奶奶,他们有的下棋,有的晒太阳,有的在照看弟弟妹妹。“什么人在小区里活动?他们在干什么?爷爷奶奶为什么在家?他们的心情怎样?”带着问题幼儿采访了他们,谈论中幼儿知道了爷爷奶奶退休在家有时很孤单,孩子们提议:“去我们幼儿园里玩吧,幼儿园里可快乐了!”有几位爷爷奶奶愉快地答应了,并说可以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孩子们下棋。“你们什么时候来呀?”“明天好吗?”“太好了。”回到幼儿园后,老师让孩子们讨论:“爷爷奶奶来幼儿园,我们做点什么让他们高兴?”有…  相似文献   

2.
话语加减法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儿童所营造的话语场常常是倾斜的、不对等的。教师往往占据着“前台”和“中心”的位置,他们在言说、提问、判断、接应,也在忽略。在教师的大声“喧哗”中,儿童的声音隐匿了,儿童被迫处于“失语”的静默状态。可以说,目前幼儿园的话语场只是凸显了教师的声音。教师常常对幼儿有限的声音做着话语接收的加减法。其中加法表现为教师对幼儿话语的“接应”和“提升”,减法表现为教师对幼儿话语的“忽略”和“遗忘”。一、教师为什么时而做加法,时而做减法教师在和幼儿的话语互动中,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时而做加法,时而做减…  相似文献   

3.
一、家乡的红泥土我们班的爱家乡教育,从让幼儿认识家乡的红泥土开始。首先我带幼儿去观察农民伯伯挖地、播种,并让幼儿讨论泥土有什么用处。幼儿七嘴八舌地说:“泥土可以种豌豆、大豆,可以种麦子、棉花”……回园后我又问:“泥土除了可以种庄稼、蔬菜外,还可以做什么?”幼儿说出可以做碗、做花瓶、做砖头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又带幼儿到砖厂参观,让他们亲眼目睹砖厂的工人叔叔怎样和水搅拌泥土,怎样制坯烧砖。然后再让幼儿参观各种建筑物,了解家乡的红泥土对  相似文献   

4.
我在幼儿德育工作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了“三及时”的工作法。一、及时打“预防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我不仅有意识地观察本班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同时也对其他班幼儿进行观察,若发现问题,就及时给我班幼儿打“预防针”,告诉他们,什么好,什么错,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把不良行为杜绝在发生之前。二、发现缺点及时教育。孩子天性好动,难以约束自己,我根据每个幼儿的性格及接受能力及时进行个别教育,并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我十分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一、活动背景1.活动由来。户外活动时,几个幼儿突然把地垫面对面立起来,人躲在后面,嘴里还喊着:这样他们就打不到我们了。我询问幼儿在做什么。幼儿说: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电影《长津湖》,里面的军人叔叔好厉害,我们正学他们躲避“敌人”的攻击呢。只见,在他们对面,另外几个幼儿手里拿着海洋球,准备朝他们扔去。你扔我躲的游戏,他们玩得不亦乐乎。我想,那是不是可以来一场“真正”的“打野战”户外活动呢?  相似文献   

6.
一块零头布     
班上有一块色彩灰暗的零头布,可并没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一次,我故意问幼儿:“这块零头布在游戏时可用来做什么?”哪知他们讲出许多用途。有的说可做“娃娃家”的桌布、床单、被子,有的说可当“浴室”、“医院手术室”的门帘,还有的说可做“理发店”的围脖,等等。一块零头布引出了角色游戏的好多话题,由此,我想到教师平时可利用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废旧物品,有意与幼儿进行轻松的交谈,能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幼儿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所“加工厂”.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进行着适合自己的“加工处理”.并深化为自己的需要。因此.我们几次修订了幼儿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大量减少老师预设活动,增加幼儿自主活动.让幼儿自主决定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初始阶段不教 在幼儿初接触彩泥阶段不教,让幼儿自由、随意地玩,主要是激发幼儿的玩泥兴趣,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内心自由的定势。老师参与这种自由自在的玩泥活动。今天加入这一组,只做一名玩伴,可以边玩边自言自语:“我来做一个苹果,红红的、圆圆的真好吃。”明天再在另一组做个黄黄的梨子,轻轻地和身边的幼儿讨论:我的梨子做得怎么样?哪里需要改变?老师玩得很投入,一旁的幼儿,有的会跟着模仿,做一个苹果或者一个梨子;有的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自言自语:“我来做一架飞机,大大的身体,两只翅膀,还有尾巴。”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玩泥风格,分析他们玩泥时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指导,教给他们什么才是合适的,才是有助于幼儿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在“做中学”活动中要给幼儿探索的空间 ,这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那么 ,在实际活动中 ,教师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幼儿探索空间的获得呢 ?第一 ,教师在活动之初有没有给出明确的任务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 ,做事情之前 ,具体、明确的目标都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也不例外。和成人不同的是 ,因为幼儿年龄小 ,目标意识较弱 ,他们很难像成人那样 ,在做事情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这时候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1 :某幼儿园大班一次“会翻跟头的磁铁”的“做中学”科学活动 ,其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幼儿通过操作 ,知道大、小磁铁颜色相…  相似文献   

10.
闫晓洁 《考试周刊》2009,(20):154-155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年龄越小的幼儿,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是他的一切行为的基础,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主要取决于其身体活动能力的强弱。因此,幼儿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接受和肯定程度对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完成多种体育活动的幼儿,往往会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而且行动积极、主动。相反.那些动作迟钝、身体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就常常会遭受失败,  相似文献   

11.
幼儿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感到新奇,头脑中充满了各种疑问,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会提出一连串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做父母的对此应该抱什么态度呢?有的父母十分热情地、耐心地给幼儿解答,并热情鼓励他们多思多想,大胆提问。相反,有的父母常常对孩子这些数不尽的问题感到困窘、厌烦,甚至斥责孩子,拒绝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样就会挫伤孩子好问求知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再主动地想问题、提问题了。这样做,正如高尔基所说的:“如果在回答儿童问题的时候,向他们说,等着吧,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的。这是扑灭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相似文献   

12.
(一)求知欲强好问:孩子都很好奇,但是5岁孩子的好奇心同3、4岁表现不同。3、4岁幼儿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例如,看见什么都要去摸摸、弄弄。5岁幼儿则还要追个究竟。他不但要问“是什么”,而且要问许多个“为什么”。如果给3岁孩子讲故事,说“那个人是坏家伙”,孩子知道那个是坏人,也就不再问什么了。5岁孩子则不同,他们还要问:“他做了什么坏事?怎么坏?”5岁幼儿的好奇心已经开始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这使许多老  相似文献   

13.
我在故事教学中,除了注意培养幼儿欣赏、复述故事的能力,还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听故事想问题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让他们积极思考。如讲故事《聪明的乌龟》,在讲到“狐狸马上就要抓到青蛙,乌龟看见了”时,要求幼儿想一想乌龟将要做什么。在讲到“狐狸转过来,发现是一只乌龟”时又问幼儿乌龟该怎样对付狐狸。变幼儿由过去单纯地“听”到“边听边想边讲”.  相似文献   

14.
“所谓正面教育,就是用令人信服的真理,用生动具体的事实去激励、影响学生,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尽可能地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引导他们前进”。正面教育,也是对孩子循循善诱,启发其自觉性,使他们接受教育,发挥积极性,克服消极性,让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幼儿年龄小,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与判断能力差,但也正因为年幼,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教育,所以对孩子应当坚持正面教育,耐心启发,循循善诱,使他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才对,怎样做是不对的”。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并视为模仿的对象,对孩子应主要以说理、表扬、疏导为方法,用榜样的力量作推动力,从积极地方面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5.
2.反复领悟和实践 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幼儿园的课程中安排了许多让幼儿主动活动的内容,例如:观察、种植、饲养、春游、远足等等。有一周的星期五是大班幼儿远足活动的时间,星期三我有事到了大×班,与幼儿交谈时,我顺便问他们为远足做了哪些准备?几个幼儿茫然地说:“什么时间去远足?”“我们不知道呀!”“准备什么?”我就问班上老师,谁知这位老教师振振有辞地说:“后天才远  相似文献   

16.
“做中学”是幼儿学习方式上的一种革命。在“做中学”中,幼儿在我们面前不断地展示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潜能,展示出他们的智慧和个性。因此,本文对幼儿的学习活动中的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程绍莲 《云南教育》2003,(32):45-46
一场秋雨过后,我和孩子们在户外自由活动,不时看到几个男孩从雨水坑中跑过,他们看着飞溅的水花开怀大笑,还看到几个女孩用梧桐树叶从雨水坑中打水浇树。孩子们的表现使我立即意识到他们对“水”的关注,于是,围绕水的探究活动悄然生成。关于水的话题一进教室,关于水的话题立即展开。有个孩子提出:“水有什么用处?”幼儿各抒己见:水可以喝、可以洗脸、洗衣服、洗菜,还可以浇花,小鱼也离不开水。但问到“水是什么味道?”这一问题,幼儿的回答让我意外:“水是甜的。”尽管我和幼儿一起用糖、盐做了实验,尽管我让幼儿尝了糖水、白开水、盐水,仍然…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健康,不良的情绪影响身体健康。2.教给幼儿一些正确宣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培养幼儿健康、活泼、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1.“不高兴”的表情脸谱。2.每个幼儿1枝笔和1张表(见后图)。活动过程1.出示“不高兴的”的脸谱,让幼儿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你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吗?你什么时候不高兴呢?2.让幼儿说说自己不高兴时是怎么做的。出示图表,让幼儿在表中“我的表现”一栏做上记号,说明自己是怎样做的。幼儿做记号的方式很多,可以在上面打勾,也可以画画,只要表达出意思就行。“…  相似文献   

19.
生成背景 为了使幼儿度过快乐的晚间生活,我们想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于是,我们对幼儿晚间需要进行了调查,有的幼儿提出想去看月亮。在一次“看月亮”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天空有很大的兴趣,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月亮上有什么”、“月亮上的阴影是什么”……于是,我们决定沿着幼儿的兴趣点开展“月亮”的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得集     
我班有的幼儿分不清“卖”“买”的发音和词义,常常把“卖”说成“买”,把“买”又说成“卖”。我就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做《开商店》的游戏,请发音不清或不懂词义的幼儿做营业员。游戏时,“顾客”要讲清我买什么,“营业员”也要讲清我把什么卖给你。通过游戏反覆练习,全班幼儿都分清了“买”和“卖”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