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经华 《图书馆杂志》2008,27(1):69-71,22
自唐代柳宗元的寓言<三戒>创作之后,"黔之驴"遂用来形容一切外强中干、大而无当的事物.许多解释著作普遍将"黔之驴"翻译成"贵州的驴子",对贵州的文化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误解.实际上,唐宋文学作品中的"黔"并非后世贵州简称,它是指当时的黔州或黔中,地域相当于现今重庆彭水一带."黔之驴"寓言故事发生地点,完全与贵州无关.  相似文献   

2.
“一枚枚钢铸铜刻的抗战徽章,有如不死的战士,诉说着那段前仆后继,浴血抗敌的烽火岁月.”吴先斌在他精心收藏的近600枚抗战纪念徽章前,双手合十.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国人民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为了纪念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战,从当时的民国政府到抗日根据地、不同行业以及单位和个人,都曾制作了品种众多、异彩纷呈的抗战胜利纪念徽章,形成了世界纪念章文化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品种,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战期间,由于物质条件的困难,办刊物很不容易,办美术刊物更难能可贵。笔者多年搜集材料,发现抗战期间在重庆出版过11种美术刊物(期刊、特刊、专刊)。它们各有自己的特色,在此作一介绍。 <抗敌画展特刊> 1938年8月出版,重庆市江巴各界五月抗敌宣传大会编辑,重庆市抗敌后援会发行。16开本。这年5月,重庆著名画家万从术在重庆抗敌后援会的协助下,征集美术界“以所绘我国民族英雄,及倭寇暴行之中西绘画,举行展览供诸众观”,展览会收到较好的社会反响。为满足没能参观画展读者的要求,同时也为了保存作品,筹委会从画展中选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湖南活跃着一支特殊的抗战队伍——中共中央南方局(前身为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下的抗敌演剧队。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和干扰,坚持到炮火纷飞的前线慰问将士,到后方宣传我党抗战政策,在湖南的抗战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编辑家赵清阁,在抗战初期主编的《弹花》杂志,紧紧围绕着国家至上、爱国、反侵略的办刊宗旨和大敌当前,抗战第一的编辑方针,所有的作品都热情宣传抗日救亡以及中华民族抗敌御侮、血战到底的决心,在战时的武汉、重庆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抗敌演剧宣传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演剧方式进行抗日宣传的文艺团体,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抗敌演剧宣传队",1938年8月组建于武昌。1938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已侵占华北、上海、南京等地。在民族危亡关头,为动员全民抗战,在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政治部,周恩来代表中共出任政治部副部长。同年4月,政治部  相似文献   

7.
国民政府主黔时期贵州食盐走私严重。在盐缉私中,盐警是缉私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从档案史料探析国民政府主黔时期的贵州盐警缉私问题,有助于深入研究该时期的贵州盐政,有助于挖掘地方历史资源,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广泗在贵州施政前后近二十年,经过张氏努力,使得“苗民杂粮、材木丰饶”,亦引得大量客民来黔垦荒、租山栽种等,为繁荣贵州农林经济作出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邹一桂作为清朝翰林学士兼宫廷画家,他的画以花鸟画著称,虽然他的山水画名气不及花鸟,但他的山水画主要是任职于云、桂、黔一带,对当地山水进行的对景写生之作,因此具有异质风貌。他曾经两度出任贵州提督学政,到贵州很多府州巡视,他将自己见到的贵州风光绘成册页《楚黔十二景》和《山水观我》,遗憾的是《楚黔十二景》已经遗失,《山水观我》册页现存湘、黔山水二十二幅,给贵州绘画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正>张漾兮的抗战版画以简明有力的形式进行抗敌宣传,反映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抗日的决心和精神,传播广泛、影响甚广。其作品主题或表现日本侵略者的淫威暴行,或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表现抗战中的重要事件与军民团结御敌的景象。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冯玉祥将军和《新华日报》的关系极为友好。早在1938年的武汉,他就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抗战文协),被该会推选为领导成员之一,和许多作家都有交往,而与总干事舒舍予(老舍)的私交尤为密切。他经常为我们报纸副刊写写丘八诗,鼓吹团结抗战,主张实行民主,也乐于接受记者采访,谈点真实情况。我记得1943年上半年,有一次我去访问。冯先生笑咪咪地对我说:“你写的《访张一麔先生谈袁世凯》  相似文献   

12.
田雯 (16 35— 170 4 ) ,山东德州人 ,清朝康熙初年考中进士 ,曾督学江南 ,督粮湖北 ,巡抚江南 ,于康熙二十六年 (16 87)至三十年 (16 91)任贵州巡抚 ,后官至刑部、户部侍郎等职。一生居官廉正 ,体察民情 ,且学识渊博 ,著述颇丰 ,对政治、文学多有建树 ,特别在巡抚贵州的四年任内 ,治黔有方 ,政绩卓著 ,深受贵州百姓爱戴。他把治理贵州的经验总结起来 ,写成《黔书》二卷 ,历述贵州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实为贵州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他的《黔书》二卷与他的《长河志籍考》十卷、《山姜诗选》十五卷、《古欢堂文集》十二卷等俱收入《四库全书》 …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文学大师郁达夫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支持祖国的抗敌斗争,毅然奔赴南洋抗战第一线,开始专业从事新闻工作。作为抗日战争时  相似文献   

14.
今年初,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徒步沿长征路线采访进入贵州省境,引起贵州新闻界广泛关注。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和贵州日报社的领导,对学习罗开富精神作了研究,两位年轻记者——蒙应富(苗族)、刘庆鹰主动请战:深入贵州边沿区采访。于是,贵州日报的《黔边行》专栏,就在春节过后,与读者见面了。《黔边行》隔天一期,加框发一版下角,到现在发了近百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不少读者投书贵州日报反映情况时,信封写的是“黔边行记者收”,反映了读者对《黔边行》专栏的信赖。省委领导同志也很重视,曾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中的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顽固派基于一党之私,昧于民族大义,在国家存亡所系的紧要关头,悍然反共,杀害了新四军在湖南平江留守通讯处的人员,激起中共和其他各方爱国人士的愤怒,强烈反对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战的罪行.延安和重庆都为遇难者举行了庄严肃穆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中共领导人和在抗敌前线的指挥员,以及某些机关和无党派关系的著名作家,纷纷致送挽联,对被害者致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21日,贵州省档案局(省地方志办)举办《红军在贵州史料汇编》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十余家中央驻黔新闻媒体、省内主要新闻媒体和网站参加了发布会。贵州省档案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黄远良介绍了《红军在贵州史料汇编》编纂出版的过程和特点,省委党研室、省军区司令部、贵州人民出版社的专家对该书的全面性、系统性、史实性和权威性做出了点评。1930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5次进入贵州,足迹遍及当时贵州81个县中的67个县,对敌作战120多次,取得了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经典战役的胜利,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等系列重要  相似文献   

17.
四行仓库     
《档案与史学》2008,(8):3-3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88师赴沪参战。10月26日,日军占领大场,中国军队从闸北、江湾向西撤离。留下262旅524团1营420名官兵,由中校团副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临危受命,英勇抗敌,掩护大部队撤退。  相似文献   

18.
知识与趣味     
1938年3月30日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刊登了“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成立启事》。《启事》中提出电影社的两个任务是:“用抗战中的血的经验来教训我们全国的人民”和“告诉全世界人民,中华民族是怎样英勇地在为着正义而抗战”。《新中华报》又在4月10日对“边区抗敌电影社”的筹组经过作了报道,披露了由高朗山、沙可夫、曹菊如、朱光、王若飞、赵品三、谢翰文7人组成筹委会,随后派员赴西安、汉口购买机件,以期开展放映活动。因囿于当时的条件,未能投入摄制影片。 大约两个月后,上海的电影演员袁牧之和摄影师吴印咸经武汉到延安,和先期到延安的徐肖冰等人,在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下成立了“电影团”。这是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正式组建的电影制片机构,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一大批投身于抗战救亡事业的知识分子聚集于广东战时省会曲江(今韶关),其中一些左翼知识分子积极奉行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敌策略,以办报出刊、文艺创作、深入乡村民众中开展文化建设等方式展开抗战文化活动,进步文化人群体通过省港抗战文化活动,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观念,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左翼进步文化人群体在战时文化宣传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对于当前的城乡文化建设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贵州日报》是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8日,当时取名《新黔日报》,1957年改名为《贵州日报》并沿用至今,经过68年的发展,《贵州日报》已发展成为全省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党报。在内有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和外有新媒体冲击、市场需求多变的经营压力之下,在数字媒体大发展这一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