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我国独有的专业,也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专业.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定位一直存在争议,不同学历层面、不同视角、不同历史时期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认知有所区别.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应顺势而为,建构大传播的格局,以传播学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和定位,从而进一步拓宽专业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规范化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必须贯彻的基本教学理念.规范化的播音主持教学和规范化的播音主持实践,呈现着紧密的因果关系.不规范的播音主持教学必然导致播音主持创作主体有声语言的失范.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规范化教学这一要求,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时代,传播业的结构调整和运行变革,不仅使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面临新问题,也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和教材出版提出新挑战。教材是供教学使用的资料,实用的教材是教学实践的基础,但是目前播音与主持专业教材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并没有引起编者们的高度重视,进而映射出整个学科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材出版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毛阳南 《今传媒》2016,(12):143-145
播音与主持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整合者,在媒体与受众之间起到关键性的纽带作用.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分析了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性教学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推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地高校的一拥而上,我国开办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数量已超出了社会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需求,发展前景堪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与教改的实践,对目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建议控制办学规模、强化能力培养、实施项目教学、开发办学模式,以促进播音主持艺术人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状况的分析,认为当前应对该专业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重新梳理,不应盲目扩张专业数量.通过对播音专业学科定位变化过程的分析,认为广播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职业能力需求是播音专业学科定位和课程设置的基础;当前产生的学科定位问题是由于国内广播电视快速发展和剧烈变革,对播音人才的能力需求发生变化造成的.通过对播音专业与语言学、新闻学的关系,以及它的艺术属性的分析,认为播音专业回归其新闻学定位更适合目前广播电视对播音人才的需求;对新闻和娱乐两类播音员和主持人应加以区分,采用更细致的学科定位,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7.
播音主持专业为什么要引入解放天性 "播音主持要不要表演"曾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致使"播音主持教学中是否要引入表演教学"一度成为教学设计中极富争议的一点.一种观点认为,播音主持工作隶属于党和政府的宣传统筹中,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属性看,它更该划分在新闻传播的范畴中,播音主持是新闻性的、传播性的,所以"播音主持不能表演,一表演就是虚假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播音主持尤其是综艺节目主持人、少儿节目主持人,他们在驾驭节目传递信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艺术特征,所以"播音主持可以适度地表演".  相似文献   

8.
孟宪林 《传媒》2019,(2):83-84
近年来,我国播音主持教学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研究成果对播音主持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密切联系我国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实际,分析了我国播音主持教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建立播音主持教学论的可行性,提出了构建我国播音主持教学论的设想,并具体论述了播音主持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学科基础以及研究对象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走向现代——用科学发展观看播音主持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音主持”是我国特有的专业学科,也是近几年艺术高考备受关注的热门专业,目前全国已有三百多所高校开办了本科以上的播音主持专业.但是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十分突出,亟需结合现代传播的实践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深入探讨,把目前外延盲目扩张的趋势引导到提高内涵、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0.
传统播音主持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背景,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愈加严重,所以实践教学是播音主持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践活动是否能有效地进行,既依赖于制度、师资、设备等的合理配置,更依靠高校与地方的媒体平台的合作,这使得高校突破了原有的教学实践模式,从而实现了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习模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很多播音主持院校的观念和行动落后于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与媒体融合这一趋势相结合,发展多媒体平台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媒体融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影响,提出了从观念、平台、教育对象方面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12.
播音主持艺术作为传媒专业教育的热门专业,关于播音专业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近年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成为了播音教学工作的一个新突破点,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更好地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服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交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课下实践和教师及时指导的问题,将极大地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播音教学这项以有声语言为主的教学内容互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节目主持人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潇潇  谭天 《现代传播》2007,(6):114-116
播音主持专业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很多问题.本文探讨了播音主持专业的现状与困惑,分析了原因.笔者针对现状和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主张控制播音主持专业规模,将播音主持专业拆分为播音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下面的新闻主持方向以及影视艺术专业下面的娱乐主持方向,并适当降低学校教育在主持人培养中的权重.  相似文献   

14.
新文科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迎来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内在的结构性调整。其中,《播音发声》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在教学范式的创新和转化过程中发挥了夯基固本之效,尤其是近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进阶和蓬勃发展,为学界和业界带来全新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对此,本文将以现存问题分析和改革举措总结为主要角度,对传统《播音发声》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播音发声》课程改革的主要实践策略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蔡晨 《报刊之友》2013,(7):131-133
播音与主持艺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电视台播音主持艺术魅力与播音主持人的自身素质密不可分。在当今激烈的现代大传播、全媒体竞争中,电视台播音主持艺术要想达到成功传播的目的,必须把握好现代播音主持艺术。本文以笔者在电视台实习为例,在概述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艺术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分析了播音主持的艺术个性,并结合自身的实习感受,重点探讨了对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体会,以期为在播音主持专业学习的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徐华 《出版广角》2021,(9):86-88
随着世界媒介生态环境和传播格局的变革,中国特色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互融合发展中,高校势必要转变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建立起更适应媒体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格局.文章从融媒时代主持人竞争力的新要求进行分析,结合目前我国播音与主持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总结融媒时代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播音主持是一个新兴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与播音主持人自身的素质是紧密联系的。要想充分展示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艺术水准。本文主要从播音主持者的基本素质及播音主持人员自身艺术个性的展现出发来探讨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主持意识作为播音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亦是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提出培养播音专业学生主持意识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在播音艺术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主持意识等问题,最后以实践为基础,对学生在主持能力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昕瑜 《新闻界》2012,(4):66-69,76
本文通过对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指出高校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媒体期望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媒体需求不对接、资金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管理不够完善成为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面临的多重困境,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播音与主持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构建。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艺术教学,是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广播电视艺术事业的迅速发展,相应地对该专业的教学环节提出了更多更具现实意义的要求。由于播音主持艺术课程具有跨多学科的专业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又以艺术专业教学法为主,这就决定了播音主持课程在教学环节上既要体现新闻类专业的共性,又要注重发掘自身特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