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次教学: (复习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 师:经过这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能画几条? 生:一条. 操作活动:(1)从这点到已知直线的线段,能画多少条?(2)量一量你画的这些线段,有什么发现? 生1:从这点到已知直线的线段能画无数条. 生2:我发现越往两边画的线段越长,越往中间画的线段越短. 生3:垂直时画的线段最短. 师:像这样从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它是所有线段中长度最短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必须时刻启发、引导着学生积极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思维活动 ,使他们真正“三动”(动脑、动手、动口 )起来 .基于这样一个想法 ,笔者认为我们应将数学“教学”改为数学“导学” ,并设计了一个案例 .该设计旨在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索 ,自己得到定理 .初中《几何》第二册“相似形”中关于“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以下简称“判定”定理 )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这是运用比例线段研究三角形性质的一个最为主…  相似文献   

3.
直线、射线、线段都是几何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初学几何的同学往往对它们的异同点搞不清楚,直接影响几何入门乃至以后的学习.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特对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作归纳和总结,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联系1.直线、射线、线段给我们的初步印象都是直的,都是用笔直的尺子画出来的.2.由直线可以得到线段和射线.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是线段;直线上任一点可以把直线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叫做射线,分点就是射线的端点.如图1,直线a上任意两点A、B间的部分就是线段AB;其上任一点O把…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点聚集1·点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几何学中,“点”就是表示位置的,它没有大小.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2·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的基本特征是:①笔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有一定长度.一条线段可以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与字母的先后顺序无关),有时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1,这条线图1段可表示为线段AB(或线段B A)或线段a.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比较可以用叠合法和度量法.叠合法是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作比较,这是从图形的角度来比较的;度…  相似文献   

5.
一、平面图形的认识1 填空。(1)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 (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2)直线有(  )端点,射线有 (   )个端点,线段有(  )个端点。(3)通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通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4)如果线段a、b、c都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那么a、b、c的位置关系是a(  )b(  )c。(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无数条线段,其中最短的是和这条直线(  )的线段。(6)一个三角形被盖住了一个角,只能看到两个角:①如果一个是锐角,一个是直角,…  相似文献   

6.
..一、精心选一选1.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形为‘,B”的图案,再把它铺平,你可见到().国国区画区回巨亘} A B CD 2.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线段材探B.等边三角形C.圆D.直角三角形3.点A与A‘关于直线l对称,则直线l是( A.垂直平分线段AA’的直线B.垂直于线段AA’的直线C.平分线段AA’的直线D.过线段AA’中点的直线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线段相等;②是轴对称图形③线段不是轴对称图形;④线段维戮)分找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A.任艰K酥国C.(公刃B.…  相似文献   

7.
一、形与数不能混淆对初学几何的学生来说,容易发生形与数混淆的现象。例如:有的学生把“画出两点间的线段”说成“画出两点间的距离”。他们把线段和距离看作一回事,不理解距离不是图形,而是连结两点间线段的长度。长度只能量出或测出,不是画出的;画出的只能是点、线、角…之类的图形。我们知道,三角形的高的定义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叫做三角形的高。”这里的垂线段是图形,也就是说三角形的高是具有条件的线段。那么,梯形的高、弓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弦心距等等,应不应该也是具有某种条件的线段呢?我认为应该是。可是按课本中的定义却不是。  相似文献   

8.
侯睿 《初中生辅导》2022,(12):48-53
<正>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初中阶段主要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为基础的知识。一、学习目标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数学来源实际服务于生活,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直线l同侧有A、B两点,点C在l上,求AC+BC的最小值.这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问题,解答的方法是:作B关于l的对称点B',线段AB'的长就是所求的最小值.我们还能用数学知识来证明这是正确的,但有不少同学总会问,你是怎样想到找对称点的?在物理的光学中有“光程最短原理”,是指在均匀媒质里,光线从A到B所走的实际路程是连结A点到B点的所有曲线中“光程”最短的一条.这条原理又称“光行最速原理”.根据光程最短原理,从A射出的光线,经直线l反射到B(图1),设入射点为C1,AC1+BC1就是所求的最小值.下面用数学知识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延长AC1到B',使C…  相似文献   

10.
一、理解概念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段AB和线段BA表示的是同一条线段B.射线AB和射线BA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C.直线AB和直线BA表示的是两条直线D.若点M在直线AB上,则点M也在射AB上解析:线段AB和线段BA表示的是同一线段;直线AB与直线BA表示的也是同一直线;射线AB的端点为A,向点B的方向限延伸,而射线BA的端点为B,向点A的向无限延伸,因此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一条射线;因为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所以直线AB上的点M不定在射线AB上(如图).所以正确答案为A.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段AB是A、B两点间的距离B.两点间的距离是…  相似文献   

11.
学习几何 ,首先必须会正确地识图与画图 .如果连一个几何图都看不懂 ,甚至画不出符合要求的图形 ,以后的证明就无从谈起了 .现将有关“直线、射线、线段”的识图与画图方面的错误剖析如下 :例 1 如图 1,A、B、C、D是直线 MN上的 4个点 ,则图中线段共有 (   )M 图 1A BNDCA.3条  B.4条  C.5条 D.6条错解 1:选 A.错解 2 :选 C.剖析 :错解主要是由于对线段的概念没有掌握而造成识图错误 .错解 1只看到明显的 3条线段 :AB、BC和CD;错解 2误认为直线上的 4个点把直线分成的 5个部分就是 5条线段 .由线段和射线的定义可知 :图中 A…  相似文献   

12.
姚沅根 《湖南教育》2003,(21):50-50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定理、公式、定义比较多,特别讲究内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可我觉得初中几何第二册中关于“三角形”的定义,读起来有点别扭。教材中对“三角形”的定义是:“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我们只要认真去分析这条定义的含义,不难看出它逻辑上的缺陷。教材把“三角形”定义的前提放在“不在同一直线上”,这说明三角形必须满足“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个条件才能定义为三角形。也就是说,这条定义承认“由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  相似文献   

13.
“线段、射线、直线”是几何图形中最简单的图形,也是最基本的几何概念,但却是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同学们务必认真学习。
  一、从定义入手,理解三者的意义
  1.线段:一根拉紧的线、一根竹竿,给我们以线段的形象.就是说,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像三角形、长方形、正方体等的边长或棱长等都是线段。  相似文献   

14.
谢鸣和钱小惠两人拿了三根竹竿问王老师,为什么用这三根竹竿首尾相接造不出一个三角形?王老师不直接回答,却反问:“联结两点的线中,什么线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是几何中的一条公理,所以她俩回答得很快.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知道,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对于轴对称的图形,我们不仅要会认识、判断,还要了解和掌握它们的一般性质。从何处入手呢?从最简单的几何元素出发,即从点、线段和角来观察。方法是:取一张长方形的白纸,把它对折,在对折纸的中间放一张复写纸,再在白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标明各顶点A、B、C,再打开白纸,就出现两个成轴对称的三角形。为便于区别,在另一个三角形的顶点用A′B′C′表示。1、直接各对应点之间的线段,观察发现AA′,BB′,CC′三条线段都…  相似文献   

16.
“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这是一条显而易见的公理,也就是说,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利用这个道理可以解决几何中一些最短路线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常常用到平移、对称或侧面展开图将A、B两点间距离转化成A’、B间的距离,使得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2007年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已结束,本次赛课的课题是“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垂直”.本节课所涉及的概念较多,有垂直、垂足、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还涉及“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等几何中的重要结论.学生在小学时对“垂直”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体验和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垂直,会用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画垂线,并在操作活动中探索、了解垂直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8.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重复(共九条)1.能讲出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一条射线.2.能讲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的连线中,线段最短.3.看到右面的图形能指出是角.4.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边.5.能指出标有直角符号的角是直角.6.能讲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相似文献   

19.
《几何》第二册53.2介绍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及其推论“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下面举例说明此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一、判断三点是否共线例工已知A、B、C三点,且AB=3,BC=5,AC。7,试判断这三点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解‘.·AB+BC=3+5=8,AC=7,AB+BC>AC.故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二、已知三条线段,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例2下列各组线段中,一定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4,5,9.(B)7,10,2.(C)。+2,2。+3,3。+4。>0).(D)。‘,。‘+…  相似文献   

20.
一、真空题:1.过平面内一点能画条直线.过两点能画条直线.2.图1中,直线有条,能读出的射线有条,线段有条.3.图2中,,那么OD是ZAOC的,zAOC的邻补角是LZde/3一度,if的余角是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射线OA的延长线上截取AB一7cm;()延长线段HB;(C)延长直线‘。IB;(D)射线AB比直线AB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D‘I做角;(B)锐角大于它的余用;(C)锐角大于它的补角;(D)锐角小于它的补角.3.连结两点的线段有()(A)一条;(B)二条;(C)三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