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目前,中考作文的要求分为两个等级,即“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提倡创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立意新、构思新、选材新的文章应多给些鼓励,告诉学生要善于多角度观察生活,能打动自己的文章才能够打动别人。让他们写别人少写的事,多写“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所谓个性化作文,就是要解决学生作文模式化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就是“需要”、“自主”、“真实”、“创意”。把作文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是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个性化。把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素,教师不宜以一些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强调习作的“真实”,意在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作文之本就是“求真”。鼓励学生有创意表达,是个性化作文的理想境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文,这就是在表达上有创意。  相似文献   

3.
梁英 《广西教育》2007,(7B):64-64,6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敢于说真话,讲真事,抒真情”,教师们就必须关注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评价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一句话,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绿色评价”。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等。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文章切忌随人后”,又道是:“文若春华贵出新”。由此说明古人为文,力求推陈出新,也为今天作文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引入了诸多全新而又实用的理念,在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和表达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作文要注重创新,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也有创新这一项,目的都是鼓励学生作文能有个性,有创意。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下面,我从作文选材,作文开头,作文语言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贵创新。这是作文的评价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有创意地表达”,意即要独特、有新意的表达,也就是有创新精神。作文的创新,构思创新是作好文的前提、先行。如何使学生在作文中构思创新呢?特冒昧地将我的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8.
薛英 《广西教育》2013,(5):41-4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遵循个性化原则,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写出个性化的作文。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  相似文献   

9.
贺昕 《华章》2012,(25)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写作中“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本文从作文教学评价内容综合化的角度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生命没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本文试就初中作文教学中理性与灵性的培养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和交流方面建议: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情感真实健康”,“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我们发现,“体验”一词在新课标中出现达19次之多。以新课标为精神指针。寻找一种新的作文教学路径,“体验式作文教学”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我们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又无法不受到一些规则的约束,如何创设一个宽松的作文环境,让学生在作文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马滨珺老师的这篇文章从生活与作文、做人与作文、多元评价三个方面入手,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文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说的话,要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刚刚出台的广州市初中作文评分标准已明确增加了“情感真挚”的评分要求。本人认为,“情感真挚”的本质就是感情真实、自然。当然,感情真实、自然不是说不允许虚构,而是要求作文应该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艺术地展现出真实动人的效果,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境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李建红 《教师》2010,(23):80-80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作文要“鼓励自主写作,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教学要注重“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期是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潜能的最佳时期,作文教学是一个主要的渠道。如何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鼓励学生想象创新,引导学生多思、巧练,让学生运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进行有创意的表达至关重要。对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阶段目标中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给我们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作文教学应如何开放课堂,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与文体对话的同时.走向社会.走向大自  相似文献   

17.
如何指导学生习作?新课标这样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一思想在呼唤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里所说的“创意”其中就包含创新的成分。  相似文献   

19.
宋焱 《现代语文》2008,(6):101-1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表达与交流”明确提出了“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即倡导“个性化作文”。思想个性是作文个性的内核,要想真正实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首先还得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人格为根本。只有培养有个性人格的人,才能真正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