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课的内容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使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对这一概念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造成不少麻烦。试看以下两道选择题: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以蔡和森、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精辟概括。这一概括科学正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早已成为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段时期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发展 ,到完全形成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具有二重性特征的现象总领中国近代史全局 ,如何认识、理解这一概念以及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二重性现象 ,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关键。本文就此试作分析。一、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共存社会经济性质是判定社会形态的最重要因素 ,近代中国经济的半封建性决定了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前 ,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国是…  相似文献   

4.
自从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中经现代革命领袖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史的初步概述,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表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根据毛泽东的概述,人们对中国近代史还有如下几点基本认识:一、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这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二、“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官僚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它指统治旧中国的三大经济、政治势力,即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并列的“三座大山”之一。但是,这种理解过于狭窄了。历史已经证明,官僚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阶级成分和经济关系,而且已经构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它不仅产生于旧中国,而且对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普遍意义。以往,我们把旧中国的性质确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不确切的。“半封建”固然可以说明审国社会未脱离封建关系的现状,但“半殖民地”则并不是对社会性质(经济关系和政治结构)的概括,而只是对主权状态的一种说明。同样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就可能很不相同,如美国独立前作为英国殖民地,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以及非洲作为列强的殖民地,社会性质存在着很大差别。因  相似文献   

6.
李凤敏 《成才之路》2009,(22):96-96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准确而又全面的概括.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中国近代的“国情”。近代史上有不少现象或事件都是由这一社会性质决定的,如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为什么早于资产阶级产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走农村包围城市。  相似文献   

7.
初中《中国历史》第 3册第 3 7页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 8页鸦片战争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较 ,初中教材的叙述更确切一些。但根据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史实 ,笔者认为在...  相似文献   

8.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竟是一个反映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统一的完整的概念,还是由两个不同的概念组成的复合词组呢?杜经国同志认为:“半殖民地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是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问题,与由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性质这个概念属于不同的范畴,不能混为一淡。”①李时岳同志也认为:半殖民地指的是国家地位,半封建指的是社会形态,二者的形成过程并非同步,又“没有什么必然联系。”②两位同志的认识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支解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既不能全面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又不符合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9.
张程远 《时代教育》2014,(8):109-110
近百年来,对于把半殖民地半封建定性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历史学界争论不休,观点大相径庭,且未见意见趋向一致的任何迹象。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本文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不能仅用于限定社会性质,建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近代国情"这一概念,可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是多元的,正确认识这一国情才能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和现代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史学界习惯上把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史学家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说:“清朝道光20年到22年……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中国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了1946-1948年间,也就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在革命的炮火中将要宣告结束的时候……把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按社会性质来划分……看来是更加恰当的。”①无疑,胡绳先生在这里是把半…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出发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海鹏研究员我想谈谈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近几年来,一些文章发表了一些意见,与以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说法有较大的差距。有些文章认为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国是封建社会,辛亥革命以后...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国必然要经过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中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仅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也具备了必要的客观条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证明这一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喋喋不休的"补课论"应当休息.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这一童要历史问题,主要从“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两个方面做了客观分析,进而形成比较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楚国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史学界有人撰文认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反对用‘半殖民地’采表述社会性质”,作为表述国家地位的“半殖民地”概念不能纳入社会性质的范畴。笔者经过考证,确认以陈独秀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将“半殖民地”纳入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范畴。笔者认为:将“半殖民地”应当纳入社会性质,理由是:只有用“半殖民地半封建”才能反映出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无不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近代以来,国家与社会同构,即半殖民地国家与半殖民地社会在表述上没有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60年前,中国为什么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回答很简单,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选择. 首先,从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演变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对帝国主义而言)和民主进步(对封建主义而言).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个演变和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的过程。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对于正确制定革命党人的战略和策略,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正确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会女校的创办是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开端。它虽然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带有“文化侵略”的性质,客观上却冲击了中国旧的教育制度,开创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促进了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准备 1 复习要点 近代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1 复习要点近代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术界以三次革命高湖,作为中国近代史时期划分的标志,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文章指出,要准确地反映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9月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的完整过程,应以影响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去作为近代中国110年时期划分的标志。只在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完全沦入和结束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