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伟 《编辑之友》2016,(10):108-112
民国时期,马星野等学者在制定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目前,学术界对马星野拟定的《中国新闻记者信条》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马星野是在1941年拟定了《中国新闻记者信条》,1942年受中国新闻学会委托参与拟定了《报人信条草案》.这是两份不同的文献.其后,《报人信条草案》未能付诸实施,湮没于历史之中,而《中国新闻记者信条》则被不断提起,并最终在台湾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陈桃  梁含雪 《新闻世界》2011,(7):154-155
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申报》的言论和史量才的办报活动进行梳理,考察民国时期报人办报活动与政府言论政策的博弈进程,探究民国时期民营报人和报纸的生存状态。国民政府在与史量才的博弈中,曾以"禁邮"和"暗杀"为手段却未达到目的,而史量才则通过个人活动和《申报》的言论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可佳 《东南传播》2014,(6):150-152
"新闻家"一词最早出现于松本君平《新闻学》的中译本,其形成与日语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而词义则受到了来自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响。"新闻家"最早与"记者"同义,曾指代国外新闻从业者,也指代中国"名记者"、"名报人";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无产阶级报人、记者被称为"新闻家";今日"新闻家"已很少使用,其词义也已经泛化,没有特别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4.
《战时记者》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背景下由浙江战时新闻学会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刊物。《战时记者》的出现为当时抗战报刊的制作,为战时报人、战时记者的素养提升提供了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本文以《战时记者》现存刊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战时报人在刊物上对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方面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并对战时新闻实务研究的史料及其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报人胡绩伟     
每称胡绩伟为"胡老",他总是纠正说是"老胡",并加上一句:"报人老胡",他为做报人而自豪9月16日上午7点零5分,著名老报人,《人民日报》原总编辑、社长胡绩伟在北京逝世。从1936年参加革命、从事办报工作算起,到1983年退休,胡绩伟办报近50年,退休之后,仍然参与推动《新闻法》的出台,尽管从1990年之后,"胡绩伟"这个名字在媒体上逐渐淡出,但他在新闻界和思想界的地位却依然被人们看重。  相似文献   

6.
成合我(1898—1991)是我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于1924年独自创办了《世界晚报》,次年又创办了《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人办三报的唯一报人。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小型报《民生报》,1934年该报因揭发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袁学沛贪污舞弊案被查封,成合我则被禁止再在南京办报。他遂于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办《立报》。在《立报》创刊号上,成舍我写了题为《我们的宣言》作为发刊词,文中提出了他的办报四个原则:正、凭良心说话。2、用真凭实据报告新闻。3、除国家币制及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7.
《新闻爱好者》2001年第10期曾刊有宋素红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夫妻报人》一文,梳理了近现代新闻史上涌现出的夫妻报人。笔者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发现近现代新闻史上还有一些夫妻报人,特作一补充。辛亥革命前后的夫妻报人除梁启超、李慧仙,汪康年、禾青,刘师培、何震夫妇外,值  相似文献   

8.
汪康年(1860)——清末报人,《京报》、《刍言报》创办者之一。陈范(1860)——清末报人,先后在上海、北京任  相似文献   

9.
国内新闻界     
原《新华日报》等老报人座谈香港回归原《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国际新闻社、《救亡日报》和香港《华商报》在京部分老报人,5月5日在民盟中央聚会,纪念创刊建社60周年,畅谈迎香港回归的喜悦心情,并举行《华商报史画册》首发式。出席聚会的有林默涵、冯亦代、丁聪、林林、李普计、惜英等。与会老报人在发言中缅怀了当年5家传媒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指导下为争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诞生而付出的贡献和保持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最近读了老报人姚北桦、王淮冰合编的《报人生活杂忆——石西民新闻文集》(以下简称《杂忆》),深受教育。这位早在三四十年代就已闻名全国的新闻界前辈,新闻工作实践极为丰富,而且取得卓越的成  相似文献   

11.
报中有书缘     
甫出《魔谷》,脑际便萦绕着《珊瑚梦魂》;《海钓》之后,经不起《都市的诱惑》,又来一番《南天椰语》;最后,竟与一位加拿大的女博士一道,捧出《生寡》来了;而今,十多万字又可以结成一本新的集子了——南方日报的风水真好!17个年头里,在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同时,浩瀚的书海里,我也拥有了“张健人著”的6枚彩贝和1枚正在孕育的“青苹果”。 友人问我:“当个报人,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你怎么还有时间写书?” 说来有趣,这些篇什,倒是忙忙碌碌的报人生涯  相似文献   

12.
<正>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被称为新记《大公报》的“三驾马车”。但从有关历史的记载来看,相对于胡政之和张季鸾明确的报人身份和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中较高的地位,吴鼎昌的报人身份没那么明显。有关吴鼎昌的记载多出自《中国十银行  相似文献   

13.
林盼 《新闻大学》2012,(1):21-27
近代中国新式媒体的诞生及发展,深受英国报刊的影响,尤其是《泰晤士报》,更是广受中国报人的推崇,亦有不少报人将《泰晤士报》作为标杆,对该报的经营理念、体例规划等方面进行学习及借鉴。本文从晚清报人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追崇与仿效入手,观察西方报业对中国新闻业草创时期的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14.
吕莎 《新闻窗》2008,(2):107-108
一、成舍我的办报实践 成舍我(1898-1991),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爱国报人和新闻教育家,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具规模的民营报业集团,被誉为民国“四大报人”之一。1924年,成舍我以200块大洋的微薄资本创办了《世界晚报》,翌年出版《世界日报》与《世界画报》,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新闻采编》2009,(3):F0002-F0002
1949年4月26日,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山西日报》诞生在战火硝炯中;2009年4月26日,这是一个光荣的日子:60年岁月薪火相传春华秋实。 在《山西日报》创刊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几代报人欢聚一堂,细数峥嵘岁月,共绘发展蓝图。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报人,从发黄的照片上找寻着当年的英姿勃发,从彼此的感慨中沉醉于眼前的生机灼灼。  相似文献   

16.
<正>史量才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报人之一,他从1912年到1934年接办《申报》,创造了《申报》77年历史中最辉煌的业绩。到1934年,《申报》总资产已达200万元,形成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5,(5)
秦牧与《西安晚报》副刊文/@@张月赓编者按:由于新闻价值含有“知名度”这个因素,报人追逐名人新闻似乎成了一条定则。报人与名人的交道中,有奇闻钱事,有哲言壑语,刊发出来,总会给人以玩味与感奋。为此,《报刊之友》开辟“报人与名人”栏目,现以《一个记者与冰...  相似文献   

18.
老报人徐铸成新著《报海旧闻》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解放后第一次出版新闻工作者的回忆录式著作。《报海旧闻》共约25万字,它以作者的见闻,经历为主,介绍了我国近代不少报纸及新闻工作者(包括作者自己),记述了旧中国的社会相及某些达官闻人的言行。它是一个老报人对过去的追忆,也是一个老报人对过去以及今天的新闻事业的思索。作者笔锋纵横驰骋,或客观描述,或批评指点,似无布局,又安排有致,读来引人入胜。旧中国的私营报纸五花八门,从业人员形形色色。介绍、研究、总结这些旧报纸和有影响的报人,既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培养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需要。《报海旧闻》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作者在《大公报》任职近20年,因此对《大公报》谈得更多些。解放前的《大公报》的政治立场是有问题的。但它在办报业务上也确有特色,比如刊登新闻多,重要新闻处理得  相似文献   

19.
一代报人邵飘萍是浙江东阳人,他的报人生涯发端于杭州,从创办《京报》至以身殉职的8年是他战斗的报人生涯的辉煌时期。他为党的新闻事业洒尽了自已的热血,留给我们后人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邵飘萍的新闻活动,是从当业余通讯员开始的。他早年在杭州的浙江高等学堂求学时就向上海的《申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03,(12)
对于普通的北京市民而言,《新京报》的意义也许不过是多了一张可供选择的都市报;对于北京的报人来说,《新京报》的诞生有可能引发北京报业市场新一轮的洗牌;对于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来说,《新京报》的意义在于中国报业改革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