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讲述了三姓村人如何对抗死亡的悲壮故事,"日光流年"既是时间的意象,也是一次直面死亡的宣言.阎连科通过对死亡的极致化表达和苦难叙事,把三姓村人的死变成了一个寓意深刻的话语,也变成了一个值得探究的精神事件.通过对司马蓝等悲壮人物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命运的抗争和生存的渴望.阎连科是一个擅长宏大叙事的负有责任感的严肃作家.从<日光流年>、<年月日>再到<受活>,"阎连科的写作一直保持着对农民处境的深切关注和思考",阎连科的作品以广大的农村为时代背景,以下层人民的视角,审慎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的内心和生活.以一系列夸张的、近似荒诞的情节深度刻画主题.阎连科叙事中的极度叙事和苦难叙事书写这个时代 "主要的真实"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中有一种不太被关注的冷。湘西的青山碧水和浓郁的入神共处的楚文化是沈从文作品的根基,也是这种冷的成因。他的文章是他抵达了生命的源头,畏于死亡又直面于死亡,而对生死的无常与死亡的必然所做出的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广袤的大地上流淌着金色的瀑布,仿佛宝石串连的地毯散发出黄晕的光。饱满的麦穗羞涩地低垂着绯红的面颊,陶醉在秋风的旋律中,低吟着簌簌的麦歌,飘逸出草木纯朴的芳香。似火的秋叶是翩翩起舞的蝴蝶,编织成一丛丛跳跃的火焰,勾勒出一幅燃烧的经纬。一碗清风,一碟虫鸣,恰似丰收的序曲,喜悦的幕布下,蕴藏着一个负重的秋天。  相似文献   

4.
人的素质由许多要素构成,而且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要从生理、心理等方面来全面衡量.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可以说素质是指人的身心的特点和品质,它是人在天赋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较稳定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要素,是以人适应环境、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标志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狄金森和席慕容的爱情诗,描写了因对所拥有的爱情不珍惜或粗心而导致爱的失去带给主人公们的哀伤、痛楚、悔恨与留恋,带给她们的对爱情真义的反思,对崇高爱情内涵的思索.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在与诗人、与作品主人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同时,反思自己过去的情感,思索现在所拥有的和将来的情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美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祭奠     
那些在眼前不停来回的叶影,碎了一地。心里的痛楚毫无保留地被摇曳着,被撕扯着。是如此平静的葬送,就算昨日还有沾在耳环的话语。是结束,是苍老,是最后的祭奠。血色的青春,青色的背影,深蓝的回忆。一摇手,昨日的风推开被指尖划伤的石门,兀长的故事,铅重的记忆。干涸的眼球,不再有泪滴的留恋;褶皱的表情,出卖了晚霞曾给予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史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以西方的史要领来衡量东方农业民族的史我诗本一个民族历史的诗体叙述。对于东方农业民族而言,农业史是史诗的重要内容,土家族的《摆手歌》提供了东方农业民族史诗的范例。据此,《诗经》中讲述周人的起源史、农事史、迁徒史、西周开国史的叙事是周人史诗的主体部份相关的颂神诗则是史诗的副歌。周放的史诗并非只有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相似文献   

8.
扇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拿起手中的扇子随意一扇,习习凉意便拂面而来.可是你知道吗?这平凡的扇子背后,也藏有许多文化知识呢. 一、中国扇子的渊源和发展 中国扇子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史料中有“舜始造扇”的记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奴隶手执的长柄扇;现存最早的完整扇子实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郭小川生活与创作的新时代.他的思想、斗志、诗情及其本色,都在奋进与挫折、欢欣与惆怅、求索与困惑的复杂交织中得到了悲壮的升华.一个革命者的激情和理想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所遇到的否定条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郭小川人生道路的悲剧性结局.战士--诗人--战士的辨证发展构成了郭小川生命与创作的全过程.他的诗永远是一个伟大时代的不朽回声.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领域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实现走向制造业大国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审视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对照制造业强国对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我们依然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动物园是孩子们神往的地方。那顽皮的小猴、威武的老虎、剽悍凶猛的苍鹰、潇洒大方的白鹤,那美丽的金鱼、呆笨的黑熊、雍容华贵的孔雀、伶俐活泼的黄莺……有的色彩斑斓,有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大自然的诗人",华兹华斯提倡的用民间的朴素清新的语言入诗,反对古典主义所谓雅语的理论在英国诗歌发展史上是一种革新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的诗作就是他的主张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书法线条是书法艺术构成的基本手段,线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书法作品艺术境界的高下.从书画同源的角度看,书法线条源于先民对外界物象的高度的抽象概括,书法线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抒情性.书法线条与书法风格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不同的线条构成不同的书法艺术风格.书法的线条与笔法关系密切.从书法史的角度看,书法线条的流变揭示了笔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韩大强 《教育与职业》2007,(14):172-173
博大精深的唐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唐诗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唐诗中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和豪迈情怀;唐诗中的人文关怀,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唐诗中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
漫笔点丹青     
《寒林偎依》陶正身本幅作品描绘的是两只色彩绚丽的锦鸡,站立在石崖上向远方啼鸣的形态。那似乎可以听到的清悠的鸣叫,使画中幽静的山谷更加朦胧神秘。近景勾写的树叶和纯墨的枝条,穿插交错,较为统一单纯的设色,更增加了山林的空间感。浓墨写就的石崖和淡赭墨泼写的远山,  相似文献   

16.
喧闹的操场。此时的碧草红云所映衬的,不仅仅是一群烂漫孩童的笑脸,还有一位盲童的眼睛。这是一双被单薄的眼皮所遮盖的眼睛,没人能看清瞳孔的颜色。妈妈,要是我能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姚爱武 《班主任》2005,(11):36-37
父母是子女不能随意选择的首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文明的还是粗野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父母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孩子受益终身;反之,父母的不健康心理往往会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不自觉而又经常地对子女的心理产生"污染".有关资料显示,79%的青少年的心理疾病是由家长的不良影响而引发的.家长的不健康心理成为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8.
秋的气魄     
提起秋,人们马上联想起红叶.然而,我不能不说,红叶和秋的本质其缘甚远. 从枫的红到银杏的黄,红叶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日语的“红叶”一词,有时泛指各种颜色的霜叶,直接来自这些色彩的感触和深沉专注的秋的感触,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呢.城市里也许不是这样,只要踏进乡间一步,山裾树林的红叶,田野稔熟的金黄的农作物,红彤彤照射着的日脚……当你一一抽出来单独静观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毋宁说是属于残暑的,不是真正的秋的领域.试想,如果将我们的居室住宅,涂满上述各种色彩中的一种,我们生活的心境定会变得坐立不安吧.这种不安和秋的无所倚凭的心境,完全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19.
走近金陵水     
记得朱自清曾经说过:“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确实是这样,鸡鸣寺的古幽,聚宝山的巍峨,太虚境的玄妙,总统府的宏博,雨花台的荒寂……都能给人极深的印象.行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最迷恋的还是金陵的水. 走近玄武湖,是十二月的清晨.玄武湖边的树特别好看,树枝旁逸斜出,树叶红橙黄绿.桂花刚谢,空气中仍残留浓郁的香味.朗朗的阳光,从叶丛间泻下斑驳的碎影.  相似文献   

20.
还没疯够的夏天那个夏日与往常的每一个夏天一样:偶尔刷牙的时候不小心咽下去一大口牙膏沫子;计划旅行最终搁置;被蚊子叮上很多的包,痒痒的,很难受;黑色的人字拖,蓝色的高跟鞋;充足的睡眠,却比往日更严重的黑眼圈;窗外夜晚的蝉鸣;午夜时段广告时间很长的电影;很多很多的愿望,没有全都实现;写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