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闫峰 《大众科技》2012,(8):153-154
09MnNiDR(以前称为0.5Ni)钢,是近10年研制并使用的低合金低温钢,09MnNiDR与16MnDR钢相比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有很高的冲击韧性,在-70℃时仍具有大于27J的冲击功,与3.5Ni、9Ni钢相比,在材料的成本上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相同的拉伸条件下不同处理状态对1Cr18Ni9Ti钢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对不同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SEM对拉伸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表明:经过稳定化处理后的1Cr18Ni9Ti钢,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明显下降。经过深冷处理的1Cr18Ni9Ti钢,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略微提升。不同处理状态1Cr18N i9Ti钢所有拉伸试样均属于韧性断裂,经过固溶处理后1Cr18N i9Ti钢再进行深冷处理的过程中均有马氏体的生成,但因深冷温度较高马氏体转变不完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低P碳素返回钢在电炉返吹法中的应用,以及针对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改进,实践证明其使用效果可以代替T04软钢。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添加Ni对Sn-0.7Cu焊料的物理性能及其润湿性能的影响,分别测试了焊料的熔化温度、电阻率、热膨胀系数、抗腐蚀性能及其润湿性。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Ni元素使得Sn-0.7Cu合金焊料的熔点有小幅度的升高,当添加Ni含量为0.2wt%时,Sn Cu基焊料熔点为228.83℃;焊料电阻率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焊料的热膨胀系数随N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Ni含量为0.12wt%时,焊料在室温到100℃区间其热膨胀系数为12×10-6/℃。同时,增加焊料中Ni元素的含量提高了焊料的抗腐蚀能力及其在Cu基板上铺展面积。  相似文献   

5.
矿用高强度圆环链是采煤设备不可或缺的重要传动部件,其质量、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采煤设备的寿命及煤矿的生产安全。长期以来的大规格圆环链的生产主要依靠进口原材料(23Mn Ni Mo Cr 54钢)、进口设备,因此研究用国产原材料(23Mn Ni Mo Cr 54钢)、国产制链设备进行大规格矿用圆环链的加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煤矸石中重金属(Cr、Pb、Ni、Cu、Cd、As)的潜在危害以及溶出机理,以新密市米村矿、焦作市中马村为例,采用BCR连续提取法进行不同粒级、不同风化程度矸石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1)米村矿区的煤矸石Cr、As主要形态为残渣态,Ni的主要形态为可交换态和残渣态,Cu的主要形态是残渣态和氧化态,Cd氧化态含量低,交换态和还原态含量差别不大,Pb主要形态是还原态。2)矸石中Cu在0.25mm的矸石中含量最高;As、Ni在2mm的矸石中含量最高。3)中马村矿各重金属的主要形态是交换态、氧化态和残渣态,其中残渣态在Ni、Pb、As、Cd中含量超过了50%;Ni的可交换态、氧化态比例较高;Cu的可交换态和氧化态含量较高。4)通过与中国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地壳丰度、河南土壤背景值进行对比,Ni、Cd、Cu、As、Pb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环境潜在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对OCr17Ni4Cu4Nb钢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试验表明该钢经固溶、时效后,析出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的富铜相(ε-Cu)、NbC、M23C6等碳化物使强度提高,并在480℃时效时,获得最大的强度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真空扩散烧结法在H13钢表面上制备碳化物基金属陶瓷覆层的组织历陛能,论述了烧结工艺对覆层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覆层与钢基底界面形成特最、覆层的微观硬度分布。结果表明,在1220-1280℃下反应烧结,可获得厚度为1-2mm的碳化物基金属陶瓷覆层,覆层和钢基底通过Fe、Cr、Ni、Mo、V相互扩散渗透产生牢固结合硬度达到980HV,有利于提高钢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更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的有限元分析也在不断加强。Cosmoorks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有限元分析软件。钢水罐静态应力分布是可以通过cosmosworks进行分析的,准确确定钢水罐各处的应力分布对钢水罐的安全可靠运行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漆黑的深夜中,孤独的旅人在荒郊野外快步前进,希望能尽快摆脱这令人不安的黑暗。然而,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又返回了刚才经过的地方,结果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在原地打转……这种人们称为"鬼打墙"的现象常被用在各种惊悚片中,来强化紧张的气氛。此外在一些冒险故事中,探险者也总是因为行进的时候转过一圈返回原地,而无法走出荒凉的沙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电炉产线生产气瓶钢中因氢含量过高导致出现白点问题。通过对EAF、LF、VD、CC各个工序的增氢的过程分析,针对各个工序采取相应措施,使得过程H含量得到有效控制,杜绝了气瓶钢的白点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25)
1Cr17Ni2不锈钢材料,由于其原材料中存在不定量的δ铁素体组织,元素成分波动大等原因,导致热处理后硬度不符合技术条件,时常返工。根据热处理试验,发现了影响1Cr17Ni2材料热处理硬度的因素,并根据1Cr17Ni2原材料中δ铁素体的含量、元素成分,选用适宜的淬火温度及回火温度,解决返工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交通繁忙区(污染点)和相对清洁区(对照点)道路两侧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器官(包括主干、老树皮、2年生枝条、1年生枝条、叶片和果实)中重金属元素(Pb、Cd、Zn、Cu、As、Ni)的含量,并对污染点香樟各器官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和污染指数及二者的分布比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香樟体内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因样点、器官及重金属元素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污染点6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及其分布比例、污染指数及其分布比例则因器官和元素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总体上看,污染点各器官的Pb、Cd、Zn、Cu、As和Ni含量均高于对照点,且差异显著(P0.05);6种重金属元素相比较,均以Zn含量最高,Cu含量次之,而Pb、As、Ni含量较低;在不同器官中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也有明显差异,其中,2年生枝条中的Pb、Cu和As含量最高,老树皮中Cd和Ni含量最高,一年生枝条中的Zn含量最高。各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及其分布比例均以叶片最高,其次为老树皮;而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及其分布比例:Pb和Zn以叶片最高,老树皮次之;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以老树皮为最,叶片次之。研究结果显示:香樟各器官对空气中的重金属元素均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并且叶片和老树皮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器官,能很好地指示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锅炉管道中常采用珠光体耐热钢12Cr1MoV和18-8型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异种钢焊接发生早期断裂失效现象,对异种钢焊接接头两侧的母材各自在焊态及运行前后的机械性能进行对比研究。两种母材及接头的拉伸试验表明,珠光体耐热钢的强度低于奥氏体钢。经高温环境工作时,钢材的强度会有明显的提升,而塑性则会有所下降,因此在高温运行时易发生脆性断裂,从而导致接头的早期失效。  相似文献   

15.
欧子义 《大众科技》2012,(1):49-51,69
选取Al、Co、Cr、Cu、Fe、Ni六种常用的金属元素,通过改变Ni的摩尔含量研究该系列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氩气保护真空电弧炉熔炼合金,再运用OM、SEM、EDS、XRD等手段对铸态高熵合金进行微观组织及相结构的分析,再对合金的硬度进行测试研究,探讨几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由于钢液中气体含量过高,浇注成钢锭后在下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裂纹、白点等很多缺陷,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本文通过对影响钢液中气体含量各方面因素的分析,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炉料采取合理的烘烤措施,减少炉料带入的气体,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从而使产品质量达到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出发时有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四个部分,2020年12月17日归来时则只有携带着月壤、月岩的返回器.它是以"半弹道跳跃式返回",也就是俗称的"打水漂"技术返回的.为什么返回器不采用直接冲入大气层的"弹道式返回",而要在大气层上面跳两下,打个"水漂"呢?  相似文献   

18.
以珠江近岸河口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区域2003-2005年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o、Cu、Ni、Pb、Cr、Zn、Zr)含量实测资料和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该区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对该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输入、输出以及沉降富集含量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年均输入、输出以及沉降在研究区的重金属含量惊人,其中Cr和Zn富集最大,均超过2000 t/a,其次为Cu、Ni、Pb,均超过1000 t/a,Co富集相对较少。定量计算分析结果对于进行该区域的环境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更加明确了河口近岸海域作为陆地和海洋的过度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谭佳 《内江科技》2011,32(2):171-171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对赛前紧张和焦虑对运动员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心理因素在赛前所产生的危害,指出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出口的45钢大规格轧材探伤质量进行对比,总结出规格≥φ250大圆材45钢,硫+铝含量大于0.025%后,探伤合格率出现波动,尤其是铝含量大于0.028%后,探伤合格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冶炼生产时对于有铝规格要求和晶粒度要求的钢种,铝含量在规格要求的范围内和晶粒度合格的前提下,控制在≤0.0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