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孟子四端说,其内容不是道德的后天律令而是道德的先天可能性,不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提出而是人的道德先天性向的揭示,它不是先验论的而是合理的。从理论基础说,它源于对先秦辩证思维“天人之际”在域的开拓。从其向道德、人文、社会的理论伸展说,它由“有诸内”而“形诸外”,以此善端基源发而为道德,人文,为政的宏大理论体系,并物化为相应的社会文明实践,从而形成与西方人学观、文化观不同的中国文明的人学观以及文化、文明谱系。这一中华文化的中核性学说,应是今日中国道德人文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气”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作为文章之“气”,可析之为三:作者之气、创制之气和文本之气。由此可推演出“文气论”的三个组成部分:着眼于作者的“养气说”、关乎创制的“行气说”和立足文本的“神气说”。因“文气论”在“作者——创制——文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它成为中国文章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五行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产生一种令人敬畏和神秘的意向,被称为中国古代思辨理论和行为模式的理论,“是中国人的思想律”。“五行说”之所以有如此魅力,与五行说来源有极密切关系。关于“五行说”原始含义,论述众多,本文从母系氏族时期“鱼”的“图腾崇拜”观念沉淀延伸,着重分析“鱼”与“五”在音、形、义方面的历史渊源,探寻“五行说”的原始含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气韵生动与道禅哲学有着深深的渊源关系。可以说,没有道弹文化哲学的滋养生发,气韵生动说根本不可能出现,更何谈枝叶繁茂,蔚为大观,气韵生动说深得古典艺术家心许和首肯,乃在于这一学说深深植根于中国士大夫倾心向往和接纳的道禅文化哲学,气韵生动说深长隽永的文化意味和美学意义,也完全得自道禅哲学这一深厚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胡华栋 《语文知识》2013,(2):128-129
中国与西方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土壤,因而有着不同的文论观念。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诗言志",而西方从古希腊时起,就倡导"摹仿说"。这两种文论观在逻辑起点、理论内涵、形成原因以及对中西文学的影响上也有着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园短信文化作为一种年轻的校园文化,已深入到高校的各个角落,有可能引起校园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对短信文化盛行原因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运用美学中的模仿说、距离说以及"无意识"等相关理论探求大学校园短信文化的归因,这将是一次新的尝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歌历来走的是抒情的道路,“诗言志”一说古已有之。在西方,也有主张诗歌表现情感的,英国浪漫主义“表现说”便是其中的代表。中、西方的这两种学主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理论阐述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两产生的具体背景不同。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对继续教育权本质的认知决定着政府对继续教育权保障重点的选择。目前我国学者对继续教育权本质存在着政治说、经济说、文化说、心理发展说和受教育说等学科视野的不同认知和解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单一维度说理论具有非科学性,综合维度说应是我国继续教育权理论发展的最佳选择。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心理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发展、成熟、改革与创新有助于成人群体继续教育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关于言子的籍贯,学界历来有鲁人说、吴人说、南京人说三种说法,通过梳理言子籍贯落地常熟的过程,可以正本清源,还原历史真相。在确证言子籍贯的过程中,南宋时的孙应时、朱熹起到了关键作用,经过他们的努力,基本确立了言子籍贯吴人说。孙应时代表着官方对吴人说的认可,朱熹则代表着学界对言子籍贯的认可。这一学案的考察,对于当今传统文化研究,尤其是以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及江南文化的研究有着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粱漱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家,作为一位文化保守主义者,他曾致力于研究中国、西方及印度三个不同地域的文化问题,根据其哲学思想推演出的“三大文化路向说”,在新旧思想交锋的年代也引起过很大反响。因此,从思想提出的理论逻辑顺序——生活决定文化、意识决定生活、意欲的满足与否产生人生问题并形成文化路向进行说明,并对本理论的优缺点简单评述,以体现在新的时期对三大文化路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物感说”与“摹仿说”是分别雄霸中西两千余年的文艺理论,它们是在不同的主客关系下产生的。这种不同的主客关系也影响了二者的创作理论,使它们的创作理论在创作客体、创作心态与创作追求这三个方面显示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也反映了中国与西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主脑说与主心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主脑说与主心说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在明代以前数千年中,主心说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并形成了心脏定位说与五脏定位说两大学派,直到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这一著名论断开始,主脑说才逐渐取代主心说而居于主导地位。经明清的方以智、刘智,最后以王清任的“脑髓说”的诞生而宣告了主脑说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3.
盗窃罪的这体要件一直未引起我国学界的太多关注,本以两个具体案例为切入口,在评析外国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民用法中的有关理论,指出我国传统理论的缺失,提出以占有这一事实状态为盗窃罪的客体要件的主张,并对“新占有说”与“混合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4.
奈达的"功能对等"和中国传统的"神化说"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理论,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中国广为传播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和中国传统"神化说"翻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能为中国翻译理论家们所接受。中国的翻译理论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学习西方翻译理论,才能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现代社会生活的现实,论述了荀子性恶论的理论特色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荀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关于恶的理论的思想家。他的性恶论思想具有合理性和深刻性,并且同西方基督教的原罪说有文化认同之处。苟子的性恶论对我们惩治社会罪恶,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艺术的起源看,文学艺术是有功利性的,在文学艺术产生之初,它总是与原始人类的生存需要紧密联系着,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或者是物质方面的;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对文学艺术的功利性的认识也各有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不存在非功利的美学观点,功利的美学观点,功利的美学观在中国始终占统治地位;在西方、模仿说几乎“雄霸”西方文化领域两千年,有着广泛的影响。模仿说本身就承认文学的功利性,但是非功利性的美学观也成变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是20世纪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他的文化三路向说第一次把中国文化纳入世界的构架中加以平等地讨论,其文化心理学则给文化三路向说提供了心理学依据,他提出了中国文化理性早启,而理性则开启西方人精神家园的钥匙。了解其文化心理学对于研究新世纪的文化问题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国内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线索问题的研究,古代教育史有儒家教育,劳动人民教育或教育的阶级斗争的单主线说,养士教育,平民教育和世家学术传承的多线索说,统治阶段教育与人民性民主性教育的主次线索说,近现代教育有教育现代化单主线说,资产阶级新教育,半封建教育和半殖民地教育的多线索说,新民主主义教育和民国教育的主次线索说,资产阶级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主次线索说。正确把握中国教育史发展线索将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历史的特点和规律,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确定教育史发展线索的依据是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意象论着眼于意与象的融合来讨论艺术形象和审美形象的创造问题,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的表现说性质、特征、功用、价值和意义。意象论不仅具有艺术形象塑造的意义,而且具有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20.
地方自治学说评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地方自治是近代宪政的有机组成部分,最早起源于罗马的自治城市,后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实现参与和人权保障的表现形式。各国在长期的历史流变过程中,结合本国情况,发展了不同的地方自治理论,大体有:保护说、钦定说、传来说、固有权说、制度性保障说、人民主权说、人权保护说、法人说、地方政府论、权力分立制衡说。地方自治被认为是对全国性政府过度集权的一种制衡力量,其理论有一些共同之处,即以中央地方利益上的对立作为解决中央地方关系的观念前提,发展和确保地方自治权力的实现,在坚持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尊重地方居民的意愿,满足他们的参与愿望,实现生动、活泼的地方生活。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地方自治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