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校与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法律关系的两大主体,二者关系的和谐处理及纠纷的及时解决,关系到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比较和借鉴国外相关学说,厘清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构建高校纠纷解决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在解决高校与学生纠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非诉讼制度的完善,也要重视诉讼制度的适当运用.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主体众多与诉讼空间容量之间的矛盾,达到诉讼经济的目的,各国都纷纷建立群体性纠纷解决制度,如美国的集团诉讼、德国的团体诉讼、日本的选定当事人制度,以及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等.随着群体性纠纷的大型化,各国民事诉讼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的趋势亦在加强,有鉴于此,这里通过对集团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比较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高校与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法律关系的两大主体,二者关系的和谐处理及纠纷的及时解决,关系到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比较和借鉴国外相关学说,厘清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构建高校纠纷解决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在解决高校与学生纠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非诉讼制度的完善,也要重视诉讼制度的适当运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教育纠纷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日益增多的教育纠纷迫切需要可以凭借的纠纷解决机制予以处理和疏通.教育纠纷的成因主要是:高校主体对学生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的意识不够;教育行政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学生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缺位;高校及其内部机构"立法" 越位;高校管理者与学生在处分权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及教育纠纷本身具有特殊性;学术权力行使过程中存在着绝对性、无序性和随意性等.为此,应加强高校自身对教育纠纷处理的约束控制;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纠纷处理的介入;畅通诉讼途径,加强司法机关对教育纠纷的有效审查.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发生高校与教师之间、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纠纷,尽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依据,但在实际解决纠纷时,往往表现出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纠纷解决效率低下等弊端.而通过教育纠纷仲裁制,不但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教育纠纷,而且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力又增加了一条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6.
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了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教育民事法律关系和内部管理法律关系。相应,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有教育行政法律纠纷、教育民事法律纠纷和内部管理法律纠纷。法律纠纷不同,解决方法不同。解决教育行政法律纠纷的方法有教育申诉、教育行政复议和教育行政诉讼;解决教育民事法律纠纷的方法有教育民事调解和教育民事诉讼;解决内部管理法律纠纷的方法是学生申诉委员会处理法。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是以解决纠纷为目的的活动。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彼此在诉讼中的地位,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民事诉讼的体制性问题。如何调整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关系,是每一个国家民事诉讼法必须解决并加以规定的基本内容。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处分原则以及诚实信用原则,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的教育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随着高校与在校学生之间纠纷诉诸法庭案件的逐渐增多,依法调整高校与在校学生的关系,通过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违宪审查途径保护学生利益,对于学生教育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术纠纷主要表现为高校与教师、高校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以及师生之间引起的学术争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术纠纷解决机制体系由申诉、信访、调解、仲裁与诉讼等构成,途径较多,存在阙漏及不畅,应当通过整合校内各种纠纷解决资源、理顺校内申诉与校外申诉的关系、建立专门的学术纠纷仲裁制度以及明确司法审查的范围和标准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民事诉讼法面临新一轮修订之时,梳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对明确修法的宗旨、目标,以及完成具体制度的构建皆非常重要。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诉权理论和诉讼标的理论等。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确立了民事诉讼中法院和当事人的关系,诉权理论则指出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应成为民事诉讼的基本目标;而诉讼标的理论则解决了如何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形,确立诉讼标的相对化理论,以实现纠纷一次解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武文举 《河南教育》2008,(9):102-103
代表人诉讼制度是我国解决群体性纠纷的诉讼机制,它体现了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对于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有着其他诉讼机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由于其在立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司法环境的不容乐观,使得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率并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研究,在立法上不断完善,促使该制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与学生纠纷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许多高等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随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大部分诉至法院,以期通过法律诉讼途径解决。这些案件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文认为引起这些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高校内部规则的法律性质不够明确。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明晰高校与学生之问的法律关系,稳定高校的教学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权益意识迅速觉醒,高校管理涉及学生的内部矛盾纠纷日益增多,高校教育领域矛盾纠纷正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研掌握当前高校教育领域涉生矛盾纠纷的现状、特点,总结出高校涉生矛盾纠纷行政处理、教育申诉、复议、教育仲裁、调解、诉讼等传统解决机制中存在的弊端,对教育领域涉生矛盾纠纷处理机制进行创新探索,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领域纠纷解决机制,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高校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发生高校与教师之间、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纠纷,尽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依据,但在实际解决纠纷时,往往表现出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纠纷解决效率低下等弊端。而通过教育纠纷仲裁制,不但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教育纠纷,而且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力又增加了一条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界定高校教育纠纷的内涵入手,探讨了高校教育纠纷的不同类型,指出了解决高校教育纠纷的法律困境、道德困境和利益困境.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解决高校教育纠纷的三大措施,即建立专业性的高等教育纠纷解决平台,为纠纷的快速调解创生学术性的法律条件;建立和完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使大多数受侵害学生的心理得以慰藉;推行教育契约制度,建立学生自治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最正式的纠纷解决方式,对和谐社会的建立有十分积极的的意义.但"诉讼全能主义"的说法是片面和主观的,对于正处于改革深水区的中国社会,亟需构建起一个高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相似文献   

17.
教师法律身份及其与学校纠纷的解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高校以法治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加强,在处理解决高校与教师、学生之间的纠纷问题上,其诉讼地位日益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但是,以往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学  相似文献   

18.
代表人诉讼制度是我国解决群体性纠纷的群体诉讼机制,它体现了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对于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有着其他诉讼机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缺陷,以及司法环境不容乐观,使得该制度在实践中的适用率并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改善目前的司法环境,促使该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诉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在解决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提出了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纠纷产生的原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因法律纠纷而致学生对学校提起诉讼现象屡见不鲜,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本文旨从诉讼现象中寻求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纠纷发生的根源,提出处理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方法和防范纠纷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