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华夏星火》2008,(3):33-33
"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物价.希望代表委员能想点好招"北京城建集团的王领班是河南商丘人,在北京打工10年了,孩子妻子在老家,他这几天刚从家里过完年回来上班。王领班说,公司给安排宿舍,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工忙时周末不能休息,但是每年农忙和春节都能回家。  相似文献   

2.
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说的话90%以上是废话的人,他就有快乐;低过50%废话的人,快乐感便不足."今天天气真好!"--这就是一句废话.包括国家元首在内的问候都包括这句话.每个人活在这个空间里,都知道今天天气好不好,可是为什么有人就要说出来呢?其实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要引申出其他更多的意思,包括心情好不好,想不想活动,支不支持我.于是乎,后面就有了对答."嗯,今天天气真的很好!""想不想去哪里玩?""想过!""本来准备去郊游."  相似文献   

3.
名人与母亲     
正我国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每每提及他的母亲都感慨颇深。其中有一件事,他没齿难忘。1986年4月,时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回上海探望生病的母亲。在准备返回北京时,见时间还早,他就想和母亲再多聊会儿。而母亲劝他早点走,别耽误了火车。范敬宜笑笑说:"不用急,《文汇报》的总编一会儿派车送我去车站,时间来得及。"他  相似文献   

4.
幽默与智慧     
《科学生活》2010,(11):92-92
搞笑无厘头另一个地球仪一天,一个捷克人去移民局办理移民手续。移民局的官员问他:"那,你打算去哪里呢?"捷克人想了想,回答说:"随便。"于是,移民官把地球仪给了捷克人说:"那好,你自己选吧。"捷克人把地球仪转来转去,最后说:"你还有别的地球仪吗?"  相似文献   

5.
弗雷泽和好友麦圭根是美国一所大学里的学生,两个人平时在业余时间都喜欢动手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 一天,他们去影院看了风靡全球的电影《盗梦空间》.影片中有关盗梦玄幻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为此两个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弗雷泽无不羡慕地说:"我要是做梦也能随心所欲就好了,比如想上月球就上月球,想坐飞机到南极看企鹅就去南极看企鹅……"他的话引起了麦圭根么多的钱.于是,他们想到了从美国一家公众筹款网站(Kickstarter)上筹款,希望筹得3.5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贴吧     
城市也是一个活物有一个走南闯北的朋友说过一个段子,好像说到了几个城市的文化特点,他说,在广州你能看到的人有广东人、湖南人、江西人、北京人等等全国各地的人,在上海能看到上海人和外地人两种人,到了北京就只剩一种人了,全是北京人,不管从哪儿来的,呆上些日子就都成北京人了。北京这种无所不包的包容力不同于广州之处大概就是它还有大锅烩的融合力。这大概就是北京的魅力了,所以北京虽然吸引了南腔北调的人,但绝对都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嗓门。人都这么杂了,都放眼世界了,这时候如果您还指望这个(?)我们把北京推倒了,重新按理想规划出一个。(?)她的生长自有她的土壤和气候,符  相似文献   

7.
到北海看海     
在朋友们看来,一个人出去看大海,简直有些不可思议.他们说,就别说是自费了,一个人到外面去,又危险又没情趣,真是没罪找罪受.还有的说,大海有什么好看的,把故乡的洱海想大一千倍,不就是大海了吗?我说,我根本就想象不出洱海变大一千倍是个什么样子,再说,从小就生活在大山里,一生都被群山包裹着,我真的很想出去看看那一望无际的水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足下有黄金     
有一个小镇,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南下北上打工去了.这些远走他乡的淘金者靠出卖力气和智慧换来的血汗钱,给贫穷落后的小镇缓缓输入营养,让小镇渐渐泛出了一丝血色和活力.多年来,这里的人们固执而死板地认为,在交通闭塞、资源贫瘠的小镇,要想致富只有打工这条路.  相似文献   

9.
《世界发明》2005,(11):51-53
是阳光灿烂的海滩还是世界最大的马戏团都无所谓,说到出国旅行,我们真正想了解的只有一个问题:那里的电子产品便宜吗?我们探访了5个旅行目的地城市,去寻找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如期在北京隆重举行。身处南京的歪歪同学那个着急呀!他多想也能到北京看看奥运盛况呢。可是爸爸妈妈都忙着上班,说没时间带他去北京玩!唉!要是北京离南京近一点就好了。那样,在路上的时间短一些,凑个周末,爸爸妈妈应该也能满足一下自己吧。带着无限的惆怅,歪歪郁闷地躺到了床上!  相似文献   

11.
由于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关系,蒋介石早就认识宋美龄.开始两人兄弟相称,后来两人产生感情谈恋爱了.第一次约会时,蒋介石感到很紧张,找来陈布雷,求教如何安排约会为好.蒋问:"布雷,第一次约会的地点,是在南京好,还是到上海好?"陈答:"敝人愚见,南京、上海皆不好."蒋不解:"这是为何?"陈说:"蒋先生坐镇南京,召宋女士来见,有摆丈夫架子之嫌;若蒋先生去上海见宋女士,又有低三下四之嫌.  相似文献   

12.
师徒俩打工     
1993年,20多岁的刘飞因单位停产,便去跟开家电维修店的表兄王小牛学艺.半年后,因县城生意清淡,王小牛又恰好接到广东打工的朋友来信,便决定南下.刘飞也想同去,于是两人结伴同行.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问:我是一家煤炭机械公司的老总,我个人有几项这方面的新技术发明,因此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得还可以。我想请个职业经理人来帮我分担管理,好让我有更多时间去搞技术创新,但以我们企业的规模,年薪十万的人我是请不起的。又由于我们地处西南,好多高素质的人似乎都跑到广东、北京去了,怎么才能找到要价不高素质高的职业经理人? 遵义 欧阳闻达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发明》2007,(3):25-26
无论是上个世纪的百乐门,还是这个世纪正在兴起的上海新媒体航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都不过是这个城市在某一个时期的缩影而已威海人说要作居住城市,成都人笑了——谁不知道住在成都?重庆人说要作美食之都,广州人笑了——谁不知道食在广州?长沙人说要做娱乐城市,上海人笑了——阿拉是在大都会、百乐门边上长起来的,谁还能比上海人娱乐?  相似文献   

15.
考第一名,不光成绩差的人想,成绩好的人也想得口水直流.成绩不好的人想做第一也就想想,想完就忘.成绩好的,投名师、寻诀窍,还想好上加好.书一样读,课一样上,可世界就这么不公平,有的人天天玩也能考第一,有的人不管怎么努力还是及不了格.  相似文献   

16.
推开家门,又是冷锅冷灶的。老妈的电话追过来,说她一直守在校门口等我,想带我出去一起吃饭。和从前一样,老妈还是没有把我从雷同的学生队伍里认出来。我微微叹息,自己去泡面。我不能怪老妈,都是因为我长得太普通:无论是五官还是身材,我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特征。有时照镜子时忽然就心生恐惧,真怕哪一天跌人人群,连自己都认不出自己来。  相似文献   

17.
找出TPM和PST     
威廉·莎士比亚曾经写过:"有些人看起来永远都不会变老.他们总是思维活跃,随时准备接受新想法,他们的大脑永远不会混乱.对于不满意或未解决的事情,他们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让自己满意,并且他们总会发现未来的好事情."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HPV疫苗刚刚问世,很多人便跃跃欲试.记得那时候,中国内地还未批准该疫苗进入临床应用,维他狗有几个住在深圳的朋友还特意去香港接种 HPV 疫苗, 可谓一针难求. 当时,狗狗还有点羡慕这些小伙伴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只要你的身体条件符合要求,都可以去当地社区、疾控中心、妇幼医院预约申请接种.虽然现在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的机构很多,想接种的人也很多,但是咱们也不能盲目跟风.狗狗觉得下面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接种HPV疫苗之前,大家还是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19.
开心剧场     
1.一起买锅盔吃,某男的上前:老板,来两个钢盔!(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2.班上有个同学叫黄家健,某天上课没到,老师进教室后见他座位空着,就问了一句:"黄家健人呢?"全班大笑,以后都叫他黄家贱人。3.朋友小孩半岁了,打电话去关心,寒暄了两句后,我来了一句:你的小孩现在是吃人奶还是你的奶?  相似文献   

20.
凯伊·达西生活在英国伦敦,10年前,时年69岁的她退休后,决定去闯荡好莱坞,追求她的表演事业.她的决定,遭到了儿孙们的一致反对.大家都说,你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现在退休了,可以享享清福了,去演电影,多折腾人啊.但是凯伊坚定地说:"我从15岁开始就想做个电影明星,我的偶像是伊丽莎白·泰勒,但年轻的时候迫于生活,我放弃了理想,成了一名平凡的助产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