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发展的深化,培养名师已经成为一种教育发展战略,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因而培养名师的策略就直接成为各种行政组织和业务机构所关注、研究的重要问题。本课题据此提出并实践了“行政组织的‘阳光策略’”、“教研机构的‘雨露策略’”、“学术团体的‘空间策略’”和“任职学校的‘沃土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520,我爱你,一个网络流行词汇。在邵东县流光岭中学,这个"520"成为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课改名称,也成为了走进每个孩子生活和心灵的优美旋律——围绕它,正展开着一幅农村教育爱的画卷。"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了爱,教育也就没有了灵魂。‘520’课堂改革的根本,就是大力弘扬‘教育爱’:校长爱学校,教师爱学生,学生爱学习,让爱无处不在!"校长曾健云介绍说,学校"520"课改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3.
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了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能成为一位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了三年的反思,就极有可能成为‘名师’。"1.什么是反思。反思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实践进行自我观察和比较分析,进而作出相应的修订和调整。作为自身课堂教学实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位教师,他不仅是个能教书的‘匠’,而且是个懂研究的‘者’,更是一个能培养人才的‘师’,名师有很多,但‘教、研、导’三维名师可不多,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朱福荣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5.
钱梦龙先生早就提出“语文老师如果能够把他的学生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人’,那么提高学生的素养就不再是一个遥远而蒙咙的目标了”。又说“阅读能力虽不是语文能力的全部,但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坚实基础,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抓住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条,就是抓住了语文教育的‘牛鼻子’,语文教育的‘减负’就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家长在孩子的心中应该播撒一颗“爱”的种子。这种“爱”的教育从哪里开始呢?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有人从苏联访问归来说,他走进遐迩闻名的巴甫雷什中学大门,看到迎面墙上有一幅极为醒目的标语,上面赫然写着“要爱你的妈妈”。当时,他感到很惊讶,很不理解,便问这所中学的校长——世界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怎么不让年轻人接受‘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劳动’之类更为重要的教育,而要写上这样一句非常平常的话呢?”得到的回答更让人心头震颤“:这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良心都不具备,一切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冰心老人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爱心’教育则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党组决定在全国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三爱"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创新载体,选树典型,营造‘三爱’教育的良好氛围"、"抓住课堂主渠道,‘三爱’教育进课堂、进头脑"等十个方面探讨了深入开展大学生"三爱"教育的有效途径与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策划人语:2013年秋季开学前,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从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以下简称"三爱")教育活动。不久前,省教育厅把在全体师生中深入开展"三爱"教育列入了2014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要求"以入脑、入心为目标,从入眼、入耳着手,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三爱’教育。深入研究‘三爱’教育进课堂专项工作,把‘三爱’教育有机融入到课程目标之中。""三爱"教育虽不是新话题,但在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新一代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身心发展特点,再次倡导"三爱"教育,有着深刻内涵和强大的号召力。那么,如何解读"三爱"?"三爱"教育怎样才能入脑、入心?如何把"三爱"切实落实到每一位师生的行动上?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刊特邀省内几位嘉宾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
我始终认为:学校的发展,需要名师、骨干教师,他们是学校工作的‘领跑者’。但作为校长,绝不能把‘宝’仅仅押在这几位教师身上。我们应该看到,学校的整体  相似文献   

11.
“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6月,我区将根据英语学科教师存在的具体问题,聘请沧州师范学院等高校的英语专家教授进行每周半天的集中培训。与此同时,发挥英语学科‘名师工作室’的作用,使全区英语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观念,驾驭教材,教法改革,跨文化意识以及小学英语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这也是我区实施‘名师工程’的一部分。”沧州市新华区教文体局教研室主任刘世荣向记者介绍说。  相似文献   

12.
何谓“名师” ?按辞海的解释 ,即“著名的老师”。我区近年启动的各类“名师工程”中的名师 ,可解释为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影响、有声望、有名气的著名老师。  综观历史和现实中一些可以称得上名师这一角色的人 ,都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 ,似可以作为我们判定一位名师的主要参考依据 :  一、师爱。名师对学生有一种真诚的、无私的、持久的、普遍的爱 ,也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执着的、热烈的爱。师爱是名师自我牺牲精神的崇高体现 ,是成为名师的前提 ,是区别名师和以教书为谋生的普通教师的根本标志。“没有爱就没有…  相似文献   

13.
在不少地方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依然是一项教育攻坚任务。多年来,我们探索实践的爱的教育螺岭模式,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从以‘爱’为本的原点出发,实施因‘爱’施教的教育策略,以培育五美六会(五美:作业书写美、  相似文献   

14.
甄珍 《宣武教育》2008,(1):34-35
我是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姓‘甄’,叫‘珍’,做事求真。我是教师,特别喜欢用‘真’字来思考教育。所以,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成为了我对事业的不懈追求。22年的教学实践,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用“真”知培养学生、用“真”爱滋润学生、从而培育“真”人。  相似文献   

15.
爱是永匣的主题,有爱就有生机,有爱就有和谐,有爱就有真情。我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引领,结合本园实际,形成了‘传承爱的薪火,播撒爱的火种,践行美的教育,追求美的:和谐’的办园理念,对孩子实施‘柴爱”“尚美”特色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播撒爱的火种,家园共育开展爱的教育、师幼互动,孩子们在爱与被爱中,获取爱的真谛,体验爱的快乐,付出爱的行动,成为乐于助人的爱心宝贝。  相似文献   

16.
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感情,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具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为践行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品质,湖南省龙山县第四小学从2008年3月开始,开展了《小  相似文献   

17.
文蒂 《今日教育》2009,(1):19-21
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委副主任刘云生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渝派名师’。也许因为坐拥巴山,濒临渝水,与绿树作伴的缘故,从教20余年来,他一直迷恋‘根’的意象,信奉‘根’的哲学,是一位特立独行而又魅力十足的教改名师。  相似文献   

18.
解读爱情     
“苏霍姆林斯基在信的开头对他的女儿说:‘只有成为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你怎么理解这段话里的‘明智’和‘幸福的关系?”我问。 ——“‘明智’的人才会懂得爱才能感受到爱的‘幸福’,他的女儿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思考实际上也是走向‘明智的一种表现,这会给她带来人生的快乐。” ——“一个人的幸福,是取决于自己的,而不能靠别人的施舍。在这里,他明确地告诉女儿,要在对人生的思考中,得到了对生活的认识,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这句话告诉我们,智慧是获取人生幸福的条件,要想得到幸福,就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把这一核心理念概括为四个字——得心应手,还对此进行了阐释,即"‘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既是‘得心’的源头,又是‘得心’的渠道;‘进行创造性表述’的实质是从‘得心’成果向‘应手’转换的要求,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则是‘应手’所要达到的目标"。认真研读课标理念和名师阐释,我觉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的使命 曾经有报道,一所有着百年历史,成就了诸多伟人及名师的大学,“到了2002年‘大学语文’课程陷入‘死地’,2003年新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该校教务处制定的全校公共课新方案中,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连选修课也没有设置,其理由是大量的调查显示,几乎百分之百的大学生认为‘人学语文’‘没劲’”;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大学语文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