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英语写作课是一门英语学习的必修课程,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面对枯燥乏味的英语写作课,很多学生对其产生厌恶,因此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写作课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互动式教学原则与英语写作课的联系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英语写作课的实际应用两方面对互动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说明了这种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写作课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促使大学英语班级规模不断扩大、课时不断压缩,进而导致无法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者也就很难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积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逐渐开始被学生所应用和熟悉,并且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实效性,所以能够为大学英语互动式写作教学提供一个有效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首先介绍社交网络的应用,其次阐述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围绕如何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这一问题提出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3.
基于移动互联的大学英语写作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积极构建自我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本文旨在探讨将基于移动互联的大学英语写作互动式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之中,希望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即时沟通,相互学习、相互推动,在互动中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的背景下,当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逐渐出现更多新的教学方法。其中互动式写作教学就是衍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增强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学生英语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就对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式写作教学进行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5.
英语写作教学正面临着改革教学模式的严峻考验,很多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的讲解,尤其是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讲解,而缺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真正参与。因此,亟须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将以英语写作教学为出发点分析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过程写作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着重分析了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方式,希望能够有效帮助高中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7.
饶爽 《英语教师》2024,(3):106-109
阐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探究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出教师应设计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注重个性化教学、创设情境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为互动式教学模式符合现代学习理念和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写作教学正面临着改革教学模式的严峻考验,很多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的讲解,尤其是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讲解,而缺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真正参与。因此,亟须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将以英语写作教学为出发点分析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过程写作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英语学习的五大基本技能之一的英语写作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一个弱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又很难能够拿出特定的时间和课节仔细地给学生讲解,以至于学生的写作总体水平不高,写作兴趣甚低。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水平和能力,是值得进行探究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总结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通过介绍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探索它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进而试图寻找一条全新的英语写作教学思路,使写作教学更加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0.
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大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指标,但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师来说,也是长久以来的难题,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很少单独开设英语写作课,所以英语写作课一直处于低效费时状态。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本文从互动教学模式的诠释,互动式写作教学类型,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英语互动式写作教学课堂实际应用等方面对互动模式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效性进行深入探讨,得出采用教学模式的转变可以调动同学们写作的积极性,对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