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产业集群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012年河南旅游业收入为3 364.1亿元,旅游相关企业众多,河南利用集群发展旅游产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区位商等指标,以河南旅游产业集群程度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实证分析为河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面临的困境: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成立与否存在争议,没有得到完全认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判定方法较单一,未形成统一标准;实证研究中缺乏深度调查,尤其是对产业间联系的实证分析偏少;我国旅游统计数据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提出了政府在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中的作用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豪 《教育教学论坛》2011,(32):249-251
目前旅游需求更加复杂、特殊、具有个性化,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更趋向多样化,旅游产业集群的现象普遍出现。本文以粤西地区为例,指出该地区要以"群"的合力提升旅游规模,凝聚旅游发展的力量,整合区域内的优势旅游资源,推出跨区域的旅游线路,使粤西旅游进入区域旅游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集群难以形成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理论在旅游产业上的应用,国内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结合旅游业的特点分析旅游产业集群难以形成的原因,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缺乏驱动力,产业集群理论不适合应用于旅游产业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旅游业呈现出空间聚集的特征,具有由聚集向集群发展的趋势,但旅游产业集群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将在探讨旅游产业集聚的概念和构成的基础上,对华侨城的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有效模式,近年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对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研究关注较少。文章以旅游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贵州省为例,在分析贵州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和旅游集群空间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了以高级别行政中心和大型旅游企业为依托的旅游集群为核心,次一级城市、知名景区为依托的旅游集群为边缘的“核心(一超)——边缘(多强)”旅游集群空间结构,并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区域联合战略和加强产业链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使河北形成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集群,是河北省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它的建设将有效促进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新的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并快速提升河北旅游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嵌入式可以作为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主要驱动力模式,以点线面结合的产业链.构建三维立体的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优先采取外力推动型的产业集群培育路径,实现河北休闲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最终实现"京津冀"大旅游圈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经济绩效和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四个关键要素: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以及同业竞争.选取了简单明了的数值指标区位商判定验证翁牛特旗旅游产业是否存在产业集聚,结果显示,翁牛特旗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形成而且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旅游高等院校作为人才输送的主要通道,为旅游产业人才的供给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河南省存在着旅游教育结构与旅游产业需求结构不匹配、旅游高等院校与旅游企业交流与合作不足、旅游教育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等问题。通过统筹旅游业发展规划,调整旅游教育结构,加强推进校企合作,以旅游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等手段,可以促进河南省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渝东南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散、旅游类型趋同、旅游产品集群建设滞后的实际,利用智慧旅游的优势,尝试构建基于智慧旅游的"以游客为中心"的渝东南旅游产品集群建设平台,统筹区域旅游规划、旅游建设与旅游营销,促进整体智慧管理、智慧景区、智慧营销、智慧服务,进而以旅游智慧化水平的提升来促进区域旅游协作的深入进行,以期通过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来促进渝东南区域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