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舒缓治疗看护和心理关怀的一种特殊的公共卫生保健服务,目的是使临终病人能够舒适平静、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使病人家属能够维持和提升身心健康.本文根据目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现状,探讨根据我国国情改进临终关怀模式,改善伦理环境,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资助,更有助于临终关怀事业的本土化,从而促进真正意义的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支持和照料,使患者在人生的最后旅程能够平静、安然地度过,并使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是人们对生命价值认识加深的重要体现,是一种具有高度价值观和伦理意义的服务活动。而医务人员在临终关怀工作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现在开始就要充分重视临终关怀教育对医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医学生教育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是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余寿的质量尽可能减轻临终病人生理、心理、精神上的痛苦,维护其尊严,使他们安静、平静、舒适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同时,使临终病人家属的身心得到关怀与抚慰.探讨使晚期癌症病人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全面支持与照顾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方法:对92例晚期癌症患者,从心理护理、死亡教育、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等方面实施临床护理.结果:享受临终关怀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是临终关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伦理动力.通过对住院癌症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缓解了患者痛苦,使其平静、安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结论:临终关怀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适应人的生命客观规律,为人类健康生存提供了良好机会.临终关怀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弥补现行医疗保健体系忽视临终病人需求的缺陷,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生命发展的需求,是人类现代社会最具人性化的一种发展,是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的最高体现,从而使医疗保健体系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4.
临终关怀作为一种关注人性的高质量的服务形式,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但在我国,在专门培养高素质为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教育却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希望通过开展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教育的意义和路径研究,包括"生死观与临终关怀"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专业临终关怀教学团队建设等研究,推动我国生死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现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分析,获得研究结果,然后提出相应发展措施。结果: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缓慢,这与认识不足、经费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全民科学生死观教育、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完善有关临终关怀的制度、增加经费投入是发展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提供了缓解痛苦、维护尊严、适应临终的全面护理。老年临终关怀护理,使临终者能安详、舒适、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这是老年护理人员的责任,也是开展老年临终关怀护理课程的宗旨,老年护理教育中开设临终关怀护理课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社会对生命优逝关注度不断提高,临终关怀需求日益迫切。本研究以丽水市大学生志愿服务为突破口,与临终关怀需求结合,研究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特点,探索临终关怀志愿者培养途径,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 ,临终关怀作为对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心身护理 ,已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的重视。1 临终关怀的病房特点1.1 应在病人有限的生命里 ,让其感觉到家的温暖 ,病房内的一切设施应整齐协调 ,并可在病室内放花卉、盆景或配电视 ,增加生活乐趣 ,使病人心情舒畅。1.2 临终病人可转入急救室 ,避免影响其他病人的情绪 ,备齐抢救用物 ,以备应急使用。1.3 对于临终的病人 ,应根据家属及病人的要求留陪护人员 ,让病人在剩余的有限日子里与最亲密、最牵挂的亲人一起度过。2 临终病人的护理2 .1…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终护理要做到在临终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 ,满足患者各种生理需要 ,使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尽可能地获得安宁和舒适 ,并且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精神需求 ,给予有效的支持 ,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维护生命的尊严 ,提高生命质量。1 临终患者的生理护理护士要了解临终患者的生理状态 ,根据每一个临终患者的不同实际情况制定症状控制计划 ,协助患者满足各种生理需要 ,尽最大可能使临终患者处于舒适状态 ,提高临终患者生活质量。1.1 疼痛控制 临终患者的疼痛控制是临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晚期肿瘤患者达到最高可能的生命质量。方法:对2002—2005年60例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肿瘤护理,并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环境,指导家属参与临终关怀护理。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可对现代医学治疗无望的患者实施缓解其痛苦,维护其尊严,增强其对临终生理、心理状态适应能力,帮助晚期肿瘤患者安宁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快,临终关怀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重视对医学生进行临终关怀教育。为提高医学生临终关怀教育的实际效果,通过临终关怀典型案例的教学方式,让医学生感受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情感需求和医疗服务要求,从而提升临终关怀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基于农村基层艾滋病流行区感染者临终关怀现场实证评估,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艾滋病人临终关怀基层教育模式。该模式可推广给其他严重的晚期或濒死的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应用,以提高临终病人自身及其家庭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心理负担和社会压力,推进临终关怀相关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儒家生死观体现儒家先哲们的生命智慧和人生智慧,为现代生死观的建构提供精神资源。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刚刚起步,理论资源较为缺乏,因此可以到儒家思想宝库中寻求资源。儒家敬畏生命、注重死亡仪式和注重生死的政治伦理精神等,为高校生死教育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生死观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及其儒家十分重视个体生命及其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的生死观理论。儒家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主要是积极的。今天,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理想和追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需要有见义勇为、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需要我们在生死面前做出何去何从的选择。在这方面,儒家的生死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道德选择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临终患者是指医学上判断无法进行化疗、放疗和手术,将要在短期内(6个月内)死亡的患者,晚期癌症患者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承受着正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医疗护理人员进行临终关怀教育,要制定临终关怀的护理措施。临终教育包括对患者身心状态的调节及对身心疲惫的家属给予帮助、支持。  相似文献   

16.
1971年“国际养护院指导会议”提出:“为濒死病人和家属着想。护理工作的对象必须包括病人及其家属。”以往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临终病人一般都受到了良好的护理,而对家属方面却往往被忽视,有时会引起种种争端。当病人离开人世,更加重了家属的痛苦心情。实际上活着的人对死者的深情留恋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悲痛,以及为照料病人所承受的身心等方面的痛苦,可以说远远超出临终者本身。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病人临终期间,就应将病人和家属视为一体,尽可能地减轻亲属的精神压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性的护理,并使死者亲属能早日从失去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学生在对临终关怀事业的了解过程中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珍惜生命。2.知识目标:学生掌握临终关怀的概念,并能针对临终病人心理变化的特点为病人进行心理护理。3.能力目标:在对“临终病人心理变化和护理”的分析过程中学会营造和谐平等的护患关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临终病人心理变化的特点和护理措施。[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职业素养及营造和谐护患关系的能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设想]1.教改内容:高职基护教学如何贴近学生、贴近专业,培养其职业能力。2.…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人们生活品质关注不仅仅体现在对于正常人的关注,还包括对于临终病患的关注。对病患的关怀,特别是临终病患的关怀,体现了社会的极大进步,是一项符合人类利益的崇高事业。目前,不仅存在直接参与"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同时还有大量从事"临终关怀"行为探索的研究人员。从临终病患所处的室内软环境出发,研究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在室内软装饰中对临终病患的心理影响,探讨临终病患对室内软装饰的心理需求,从而给出出符合临终病患心理需求的室内软装饰搭配方案。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室内软装设计,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让临终病患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用安静祥和的心态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相似文献   

19.
生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器官移植、基因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的生死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死观,给死亡定义、死亡标准等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因此,现代生死观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它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教育发展,临终关怀教育受到了较高的重视,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进行积极的心理准备意义重大。本文基于临终关怀教育的重要性,探究了临终关怀教育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医疗教育中改进临终关怀教育的途径,从而提高医学生作为从医人员对于临终关怀的理解,加强人道主义精神,提升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