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以德国慧鱼公司生产的创新试验组装模具为基础,设计组装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三维机械手及其控制系统,并使用其专用程序控制软件LL Win3.0开发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并对该系统的计算机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该套系统中,没有考虑结构参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仅分析机电系统控制过程中的问题,这种新的设计方法设计周期短,能够使设计人员的设计思维得到快速实践和提高。文章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钢H型钢轧机设备位置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了全新的控制结构过程:位置控制系统用于系统顺序逻辑控制和位置基准值设定以及驱动执行,但对于有速度控制回路系统则由独立的传动控制单元来完成位置控制的执行过程;和传统的位置检测转换装置脉冲发生器不同,系统采用脉冲编码装置并通过编码数据传送的方式将信息反馈,加强了系统的纠错能力;AK控制单元则完成了传统系统中由主控制单元完成的位置控制全程数据的存储记忆和动态位置数据的发送以及关键位置控制点的开关信号的。从而使一个位置控制系统同时完成几个位置控制过程且具有较快的实时响应和较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3.
分数阶控制技术是近20年控制领域兴起的一个研究方向。采用分数阶微积分,可更精确地描述复杂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进行有效控制。以工业伺服系统常用的永磁同步交流电动机作为被控对象,在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模式下,对电动机的速度-位置环分别采用分数阶PI控制、分数阶自抗扰控制和分数阶滑模控制等技术,设计了电动机速度调节、位置伺服控制的一组综合实验,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335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该综合实验用于本科生计算机控制系统实训和研究生控制工程实践环节,帮助学生领会先进控制技术的潜力,彰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4.
按照经典设计方法,开始时就按一定的性能指标来确定了系统的结构形式,这些结构形式通常并不是最优的。在经典反馈控制系统中,只用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的信号差作为激励信号的系统中,这种形式提供的信息不足以给出最优控制。现代控制理论设计系统的方法,是基于确定一个控制规律或最优控制策略,采用这种控制方法,可形成一系列的最优控制的性能指标。这种方法简化了对任意初始条件的时变及多变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并能给出系统的最优结构。本以现代控制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法,以例分析,求其系统的传递函数阵。以便进一步运用多种方法,对应分析。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涵盖的技术及发展方向;以PLC在中央空调系统控制中的应用实例说明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同时也说明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控制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互联网的空气净化控制机组计算机控制及远程监控系统是通过由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提供的ODBC接口与Internet上的客户端建立连接,从而实现控制网与Internet的控制和管理信息的集成,利用这种技术,可保证空气净化控制机组的送风量和送风状态参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7.
MATLAB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诸如模拟控制器的离散化参数计算、响应曲线的描绘和控制系统仿真应用等,文章以数字PID的参数控制为例对其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中PC机异步串行通讯接口程序设计的一种方法,可直接对8251A编程,以实现高速异步串行通讯,并提出了采用中断方式进行异步通讯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孙璇  鲍敏 《职业技术》2007,(4):151-151
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多种学科,目前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为了满足现代化企业的生产控制要求,计算机系统已在过程控制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因而在本篇中只能就目前普遍采用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种类及其功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MATLAB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诸如模拟控制器的离散化参数计算、响应曲线的描绘和控制系统仿真应用等,文章以数字PID的参数控制为例对其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问题。根据矢量控制原理,针对d轴电压,设计了一阶滑模控制器,将使d轴电流在有限时间到达0。针对q轴电压,基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积分型高阶滑模控制器。由于系统中存在不确定性参数,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q轴电压滑模控制器。理论分析表明,在所设计的控制器作用下,可以保证位置系统的精确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案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2.
伺服系统频率特性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伺服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控制系统,其频率特性是其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研究了伺服系统的各种频率特性测试方法,并在嵌入式工控机组成的测试系统上,以某电液伺服系统为测试对象,用Delphi语言编程对频率特性测试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将各种伺服系统频率特性测试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结构振动理论课程内容的复杂性、抽象性和枯燥性等特点,利用机械设计、振动力学及计算机等技术开发了一种用于模拟结构振动的电动伺服教学实验平台,平台主要由振动平台机架、伺服控制单元、动作执行单元、振动平台、激振系统、高清图像快速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及模态分析系统组成。可对不同类型结构的振型进行教学演示,测试结构的动力特性、地震波响应及进行模态分析。平台可直观捕捉到结构振动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振动形态的感官认识,加深对结构振动理论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汽车疲劳试验机平台对转向机液压伺服系统进行研究,针对试验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控制精度不高、系统不稳定问题,设计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首先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推导相应的传递函数。接着利用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稳定分析,利用典型的PID参数整定策略对系统进行优化处理。最后采用神经元网络自学习算法,在simulink中设计单神经元PID自学习系统,对位置伺服系统进行参数优化整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神经PID整定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超调量比典型PID整定策略减少了90%以上,整定时间也缩短了一半以上。系统稳定性更强、精度更高,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交流伺服系统是一个非缌陛、多变量、强耦合的系统,采用传统的PID控制和普通模糊控制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通过设计一种模糊PID控制器,应用模糊算法在线自动整定PID参数的方法,将其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位置调节器。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抗负载扰动能力,动态响应速度、稳定性等均优于常规PID控制和普通模糊控制,从而满足了交流伺服系统较高的控制要求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reports results of research on the stability of a hydraulic servo position system using generalization pulse code modulation (GPCM) and common on/off valves for hydraulic servo control. The describing function was first used to analyze the system's stability, and based on the nonlinear theory, an equation calculating the minimum orifice area of GPCM valves was derived by applying results of analysi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GPCM control system. In the end, aimed at developing a hydraulic servo position system to be used in a paint robot,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conclusions accorded with practical results. Project (59805016) supported by NSFC.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模糊控制的发展,将LabVIEW仿真系统引入模糊控制教学中,详细讲解了LabVIEW中如何设立变量模糊隶属函数,建立模糊控制规则,以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为例,建立模糊控制仿真系统,并与普通闭环控制结果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模糊控制的理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Considerableattentionhasbeenfocusedonthecontrolproblemofuncertaindynamicalnon linearsystemssubjecttoexternaldisturba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FPGA的四轴伺服编码信号处理电路,采用FPGA来实现四轴伺服编码信号处理电路,完成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位置的测量与反馈。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四轴编码信号处理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An adaptive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SMC)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tracking problem for a class of high-order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s. It is shown that a function augmented sliding hyperplane can be used to develop a new terminal sliding mode for high-order nonlinear systems. A terminal SMC controller based on Lyapunov theory is designed to force the state variable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to reach and remain on the terminal sliding mode, so that the output tracking error then converges to zero in finite time which can be set arbitrarily. An adaptive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to estimate the unknown parameters of the upper bounds of system uncertainties. The estimates are then used as controller parameters so that the effects of uncertain dynamics can be eliminated.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can be guaranteed with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The simulation of a numerical example is provid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method.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Outstanding Youth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69725005) and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Key Foundation of China (ZD99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