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等奖(1篇)《北大清华涌动从军热流》(刊于3月3日;作者:张晓祺;编辑:武天敏)二等奖(2篇)《64名官兵乘飞机回家过年》(刊于1月13日;作者:韩新林、曹虎城;编辑:聂中林)《军人医疗费标准提高》(刊于3月30日;作者:刘明学;编辑:解玉秀)三等奖(3篇)《政委替兵传情》(刊于1月24日;作者:张中国;编辑:贝骁)《千名警官为祖国守岁》(刊于1月22日;作者:孔一、李凌志;编辑:唐勃)《别让战士遗憾一辈子》(刊于2月18日;作者:韩朝利、代烽;编辑:刘声东)军报2004年第一季度《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获奖篇目…  相似文献   

2.
中国不仅仅是诗歌的国度,也有散文之邦的美称.近读山西《长治日报》社长王占禹的两篇金奖散文,我更信了这一点.屈指算来,我与王兄相交已有5年,我只知道他是一个新闻高手,孰料还掖藏着写散文的绝技?直到前几天一封特快专递送来,使我目瞪口呆--一篇刚刚荣获2006年度山西省好新闻一等奖(也称副刊金奖)的报纸复印件,题目是《爹的故事》,(以下简称《爹》文)刊于2006年11月18日《长治日报》;另一篇是2004年度获同等奖项的复印件,题目是《娘的那双小脚》(以下简称《娘》文),刊于2004年4月3日同一报纸,可谓麦穗两岐.大概是因了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和苦难,这两篇散文赚了我不少泪水,使我感情的闸门轰然洞开,共鸣的浪花一泻千里.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04,(12):39-39
一等奖(1篇)《大联勤体制启动第一天》(刊于7月2日;作者:黄超、孟斌、李玉银;编辑:刘明学)二等奖(2篇)《驻香港部队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刊于8月2日;作者:彭泽成、胡训军;编辑:雷雨)《特殊的跨国会诊》(刊于7月18日;作者:李邦定、胡跃进;编辑:唐勃)三等奖(3篇)《"肖政委,你在哪里?"》(刊于9月18日;作者:杨彪、邢珊瑚;编辑:贝骁)《联合国授予中国赴利维和官兵和平荣誉勋章》(刊于9月15日;作者:赵祥有、张宁;编辑:苏若舟)《红星在风雨中闪耀》(刊于8月14日;作者:沈海荣、马银来;编辑:张晓祺)2004年第三季度军报《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获奖篇目…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06,(6):57-58
新闻类一、消息1、《我军如期完成裁减员额20万任务》(作者:耿建国、苏若舟;刊于1月9日一版;编辑:李选清)2、《39年写下千余篇解放军爱民日记》(作者:辛士红、梁永利;刊于1月17日一版;编辑:辛士红)3、《河南省一批高速公路特殊出口为部队机动提速》(作者:翟耀;刊于2月25日一版;编辑:吕国英)4、《38份“白卷”给不实作风打零分》(作者:魏品生、周后华;刊于1月6日二版;编辑:滕晓东)5、《首个三军联勤保障互动平台建立》(作者:陈辉、张晓祺;刊于1月11日一版;编辑:刘明学)6、《训练周表“长大”了》(作者:费士廷、梁申虎;刊于3月22日二版;编辑:…  相似文献   

5.
解放日报首次举行的头版头条新闻竞赛,于前些时候圆满结束。共评出6篇得奖作品(其中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二篇,三等奖三篇),张致远和实习生倪勤合写的《‘斯米克现象’探秘》(刊1991年9月8日《解放日报》)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读中学时,曾有一篇课文让我们读完之后,心提到了嗓子眼,直到下课了,还在紧张着。紧张之余,唯留一种友爱互助的伟大精神,长久地感动着我们。那篇课文叫《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今天,读完另一篇文章以后,那种久违的感觉再次震撼了我们内心的平静。这种震动源自于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一种大无畏的、以国家与人民利益为重的时代战斗精神。这篇文章就是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的《惊心动魄35分钟》(刊《解放军报》2004年11月8日第一版)。这篇通讯是如何感动读者的?主题突破“惊险”,彰显大无畏的时代战斗精神这篇通讯写的是空军某…  相似文献   

7.
北京军区《战友报》的系列报道《"特战营长"陈国韬印象》(刊于《战友报》2009年8月27日至9月3日,共4篇),生动刻画出一位富有时代内涵的现代军人形象,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系列报道二等奖。报道的独到之处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8.
正与北京的四合院类似,石库门民居是老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石库门不但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同时也承载了大量精彩的旧闻轶事。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民厚里不得不提。上海《新民晚报》前身之一《新民报晚刊》1945年11月7日刊登过一篇署名"白猿"的文章:《文坛怀旧录:郭沫若与创造社》,文中讲述了一段民厚里的经年往事:  相似文献   

9.
《军事记者》2004,(3):64-65
新闻类一、消息(12篇)1、七十张纸条助连长重新奋起(作者:聂麟、游成锋;刊于11月24日三版;编辑:何鸣鸿)2、士官李银川获26本证书不喜反忧发人深思(作者:黄庆畅、陈才胜;刊于10月20日三版;编辑:曹瑞林)3、新型高原防寒服配发部队(作者:朱水安、唐向东;刊于11月29日一版;编辑:刘明学)4、“政工论坛”紧贴官兵思想实际(作者:雷根法、连俊义;刊于11月1日一版;编辑:刘声东)5、海岛连队有了自考考点(作者:曹中华、李方景;刊于11月7日三版;编辑:周奔)6、实行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期制(作者:司彦文、吴瑞虎;刊于12月9日一版;编辑:武天敏)7、六十名大…  相似文献   

10.
这个问题,是一位青年记者朋友针对刊于2004年11月19日邯郸日报一版、获当年度河北新闻奖一等奖的下面这篇报道的标题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者》2005,(3):36-36
一等奖(1篇) 全军士兵换发新式服装(刊于 2004年11月30日;作者:朱水安、郭 元;编辑:刘明学) 二等奖(2篇) 我舰载机首次夜间行进间着舰成 功(刊于2004年11月9日作者:胡宝 良、钱晓虎;编辑:刘兴安) 让祖国挑选我(刊于2004年11 月7日;作者:张晓祺;编辑:唐勃) 三等奖(3篇) 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飞赴印尼灾 区救助伤员(刊于2004年12月31 日;作者:吴敏、陈天平;编辑:刘明学) 空气制水机研制成功(刊于2004年 12月13日;作者:郭凯、翁淮南;编辑:雷雨) 我国新一代核心路由器研制成功 (刊于2004年12月27日;作者:邹 宏、张锋编辑:张锋)解放军报2004年第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市报人》2010,(11):F0002-F0002
身居新疆库尔勒市的《绿原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党委机关报,创刊于1948年。前身是闻名中外的八路军三五九旅的战地油印小报——《战鼓报》,1984年11月15日定名为《绿原报》。如今的《绿原报》为对开周三刊,年总发行量已突破200万份。  相似文献   

13.
《德州日报》是中共德州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88年11月1日,现为对开八版周七刊,另办有长河时晨刊,德州新闻网。  相似文献   

14.
新闻类一、消息(12篇)1、服役五十年解放鞋将退役刊于12月5日二版(作者:胡君华编辑:刘明学)2、6000篇日记记录祖国巨变刊于10月2日一版(作者:胡承山、王永孝编辑:周奔)3、某研究所集聚一批首席科学家刊于10月4日一版(作者:秦伟、刘兴安编辑:刘兴安)4、阿里军分区党委一班人艰苦奋斗建功雪域边关刊于12月24日一版(作者:马三成、刘明学编辑:刘明学)5、我军指挥员知识结构发生可喜变化刊于10月10日一版(作者:滕晓东编辑:周宗奎)6、父子同修一条路今昔感受两样情刊于11月14日二版(作者:陈建强、梁永利编辑:武天敏)7、…  相似文献   

15.
《字林沪报》(原名《沪报》),于1897年11月24日(清光绪23年11月1日)增出附张《消闲报》,这就是我国报纸出版的第一个副刊。除刊登少量广告外,主要内容是一些游戏文章、生活小品,它以报纸附张的形式出现,与后来副刊印入原报正张者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报》5月9日开辟了名为《曝光台》的新栏目。开栏第一篇是同一人拍摄的两张主题不同而画面上的人物、位置都完全相同的照片,分别刊于两张不同报纸。这项曝光给读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由张列拍摄的这两张照片分别表现职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读《新华日报》。前者刊于4月11日《华东电力报》,后者刊于4月7日《新华日报》。两张照片画面都是邳州市供电局八路供电所同样的8名职工在休息时间阅读,连8人所坐的位置、穿的衣服都相同。不同处只是,前者坐在当中的人手捧的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者同一人手拿《新华日报》。文字说明,前者是八路供电所职工学习保尔·柯察金,后者是八路供电所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1920年秋至1921年夏之间,何叔衡、谢觉哉同志在长沙主办《湖南通俗报》,这是一张宣传科学与民主、宣传新民学会革命主张的进步报纸。过去曾发现过三期(1920年11月6日、10日、11日),后来又发现49期(1921年1月到6月),上面刊有三十多篇谢老的文章,是珍贵的早期革命报刊史料。  相似文献   

18.
正提起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在抗战时期的办报活动,人们会想到《抗敌三日刊》。它是军区政治部的机关刊物,后改名为《子弟兵报》,读者对象最初是边区战士,1940年前后为军队排级以上干部。但在这一时期,军区政治部还主编了一份《子弟兵》副刊,于1941年4月17日在《晋察冀日报》上与读者见面,截止到1943年9月15日,共发刊88期,刊登文章485篇,插图21幅,诗歌16则,  相似文献   

19.
韩璐 《传媒观察》2006,(12):10-12
自11月7日至11月13日,《新华日报》重头推出关于江苏省第十一届党代会的报道,对省党代会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七天内,《新华日报》头版共刊发30篇报道,2篇评论,12幅图片,更加可圈可点的则是《新华日报》党代会特刊报道——从酝酿到诞生,历经了两个多月,方案几易其稿。特刊于11月8日正式启动,每天利用一叠四个版面集中火力对党代会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11月9日又追加特刊5-8版推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集中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动用如此高规格的版面资源,可谓《新华日报》近年来重大战役性报道中最倾尽全力的一击。  相似文献   

20.
11月9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台湾旺旺中时文化传媒联合主办的《两岸传媒》杂志首发座谈会在福州举行。《两岸传媒》是两岸合办的第一份新闻专业刊物,开启两岸联办新闻专业刊物的先河。该杂志于今年10月25日正式创刊,采取“一刊两号”的形式,在大陆和台湾分别注册,并分别使用简繁体字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