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题解】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1世纪时人。他是八百年周朝的开国之君,在历史上被称为三代的圣王之一。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三代的开国之君,大禹、商汤王、周武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圣王。周国,原是西方关中兴起于周原地方的一个小国。周原在今陕西岐山西南。周武王的父亲叫姬昌,在纣王时被封为西伯。周武王继位后,追尊为文王。西伯治周,在位五十年,经过长期经营,周人跨出了潼关,势力进入到山西。周国力量有很大的发展。史称天下三分,西伯有其二,显然这是夸大了的,商朝仍然有很大的势力,并在向徐淮一带发展。西伯还没有来得及伐商就死了,灭商的重任落在了周武王的肩上。  相似文献   

2.
夏:禹治水有功,后舜让位给禹。因舜原为夏后代部落首领,故国名为“夏”。商:汤灭夏后,因为他们的始祖曾居住在商(今河南商丘),便以“商”为国名。周:周武王灭商,因周文王曾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故以“周”为国名。秦:秦始皇的祖先是周考王的马夫,因养御马有功,被赐“嬴”姓,封地为甘肃天水,后扩大陕西立国号为“秦”。汉: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经过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自刎,刘邦统一后,开国叫“汉”。  相似文献   

3.
<正>国宝档案年代:西周(距今约3000年前)用途:祭祀材质:青铜发现地: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零口镇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国宝的主人叫“利”,周武王灭商后,身为大臣的利,得到周武王赏赐给他的青铜,铸造了这个青铜簋,来纪念此事。当时青铜被称为“金”,只有王族才能使用。专家们通过簋内的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推测出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所以“利”青铜簋被称为“镇国之宝”。  相似文献   

4.
中朝两国的友好关系,据朝鲜史籍记载,开始于纪元前十一世纪的箕子。“周武王克商,箕子率中国人五千入朝鲜,武王因封之,都平壤,是为后朝鲜,教民礼义田蚕织作,设八条之教。”他仿效商代的田制分配土地,这个田制因此被称为“箕田。”他还采取相应的政治措施,使朝鲜的社会经济有了发展。周武王承认了这一既成事实,“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了。箕子在平壤传了四十多代,直至州鲜王準时才灭亡。在这  相似文献   

5.
【题解】商汤王是商朝的开国之君,他与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并列,人们称赞他们为圣王。夏桀王与后来的商纣王、周厉王、周幽王等为伍,是著名的暴虐之君,也是亡国君王的代名词。成语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说的就是夏桀王与商纣王这两个暴君和亡国之主。成语又有“助桀为虐”“桀犬吠尧”“桀纣之主”,就是从夏、商两个亡国之主的历史演化出来的。这里讲汤王灭夏。  相似文献   

6.
据学研究,在中国,“革命”一词,最早出说现在周代的《易经》中:“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的“革命”,是指商汤王灭夏,周武王灭商的政治变动。  相似文献   

7.
<正>问题的提出所谓殷都屡迁,主要指早商时期的殷都迁徙。早商时期指的是汤至盘庚这一历史时期。在汤以前的先商时期,殷都虽屡次迁徙,但基本上属于部落的流移,还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都邑迁徙。而盘庚以后的晚商时期则一直都于殷不再迁徙。史载早商时期的都邑迁徙情况是:成汤都毫;仲丁都嚣;河亶甲都相;祖乙都邢;南庚都奄;盘庚都殷。从成汤至盘庚共  相似文献   

8.
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场战争,通过这场战争,消灭了荒淫无道的商王朝,建立了周王朝,从此历史进入了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毛泽东同志称许这次战争的性质是“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84页)关于这次战争的最  相似文献   

9.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田昌五教授指出:“河北邢台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在中国夏、商、周文明史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邢台是我国早期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①据文献记载,邢台一带是商之先公先王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商第二代先公昭明居眼石(今邢台境内沂河流域)。商王祖乙为盘庚迁殷前之七代王迁都于邢,即今邢台。商都城迁殷后,这里成为商朝封国邢国的所在地,战略位置仍十分重要。殷商末年,邢地为纣之三公之一,其地位显赫,为殷都的肘腋之地。周入灭商,周公庶子受封于邢,邢国是北方的一个诸侯大国,邢地北可抵御戎人(…  相似文献   

10.
周武王起兵灭商,在牧野决战时声讨了商纣王的罪状,誓曰: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泯弃厥肆祀,弗答;泯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令予发,惟恭行天下之罚。”(《今文尚书·牧誓》)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关于商朝“武王伐纣”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内容中 ,发现这样的史实 :商朝末年 ,周武王伐商 ,商纣临时武装起来的大批奴隶阵前倒戈 ;相反秦末农民起义军攻占咸阳附近的戏 ,逼近咸阳时 ,秦二世将修造骊山陵墓的几十万“刑徒?..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都知道 ,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更替是有相互联系的。现在大家一起来看各朝代名称的由来 :夏 :禹治水有功 ,舜让位给禹。因禹原为夏氏部落首领 ,故国名为“夏”。商 :汤灭夏后 ,因为他们的始祖曾居住在商地 (今河南商丘 ) ,故以“商”为国名。周 :周武王灭商后 ,因其父周文王曾居住于岐山下的周原 ,故以“周”为国名。秦 :秦始皇的祖先曾是周孝王的马夫 ,因喂养马有功 ,被赐为“赢”姓 ,封地在今甘肃天水 ,后扩大到秦 (今陕西 ) ,于是立国号为“秦”。汉 :垓下之战 ,项羽兵败自刎 ,刘邦统一中原后 ,因自己曾被封汉王 ,故立国号为“汉”…  相似文献   

13.
刘备东征孙吴原因质疑马平安建安二十六年七月(公元221年),蜀汉皇帝刘备不听众臣劝阻,决意率军东伐孙吴,结果在亭之战中大败而归。关于刘备东征孙吴的原因,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将其归结为“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1]长期...  相似文献   

14.
夏:禹治水有功,舜让位给禹。因禹原为夏氏部落首领,故国名为“夏”。商:汤灭夏后,因为他们的始祖曾居住在商地(今河南商丘),故以“商”为国名。周:周武王灭商后,因其父周文王曾居住于岐山下的周原,故以“周”为国名。秦:秦始皇的祖先曾是周孝王的马夫,因喂养马有功,被赐为“嬴”姓,封地在今甘肃天水,后扩大到秦(今陕西),于是立国号为“秦”。汉: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自刎,刘备统一中原后,因自己曾被封汉王,故立国号为“汉”。魏:曹操在汉献帝时受封为魏王,其长子曹丕代汉自立,国号叫“魏”。蜀:刘备占据成都后,自称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探讨《牧誓》成书年代入手,进而运用早期国家的理论,通过对《牧誓》中周武王声讨商纣王诸罪状的分析。重新认识商王朝的国家形态,得出商王朝到纣王时期仍然处于早期国家阶段的结论,并对”美女破国”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三年之丧”的起源,人们一直聚讼不已,见仁见智,迄无定论,本对王念孙、李洪君所主“三年之丧”为周武王创制之说进行了考察,分析和论述,认为此说缺乏献学和历史学依据,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7.
豳国辨     
豳国辨张耀民一、题解在姬周的发展前期,从尧、舜及夏、商到周武王灭殷,有史可据的大体经历了“后稷居邰”、“公刘居豳”、“太王作周”等三个阶段,约千二百年。本文所要辩析的就是“公刘居豳”的阶段。此段即《诗经·国风》中十五国之一的豳国,或曰“诗豳”。就是说...  相似文献   

18.
殷墟,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25公里小屯村一带,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或“殷”。商王室在此共传八代十王,史称“殷朝”。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将都城从今天曲阜附近的“奄”迁到“殷”。此后将近三百年,殷一直作为商朝的都城,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11世纪时,商纣王昏庸无道,众叛亲离,周武王起兵伐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商朝灭亡后,小屯一带的繁华不再,逐渐荒芜,后人称“殷墟”。过去的分分秒秒都已成为历史,珍惜现在,为我们的历史有关这一古都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还有一段传奇故事。189…  相似文献   

19.
《尚书·多士》一向被古今学者视为一篇文献,但文中地点之矛盾说明《尚书·多士》实际上是创作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两篇文献,亦即两篇文章之误合。自开头“王若曰:‘尔殷遗多士’”至“时惟天命”为周天子周公旦于他在位二年东征打败殷商叛军后,在大邑商对追随武庚叛乱失败被俘殷商贵族也是殷商官员之诰辞。自“王曰:‘多士!昔朕来自奄’”至文末为周天子周公旦于他在位五年三月开工营建洛邑时,在洛邑对迁到洛邑并臣服于周的“殷多士”所作诰辞。认识到这一问题,所有关于作诰对象、作诰地点甚至作诰时间的疑惑皆可涣然冰释。  相似文献   

20.
1096-1291年,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欧洲人民和地中海东岸一带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死于这场战争的人不计其数。这并不是基督教会与教皇乌尔班二世所宣传的是一场对异教徒的“圣战”,而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掠夺之战”。促成十字军东征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基督教会与教皇做的鼓动宣传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