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浙江档案》2004,(2):35-35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和前苏联是如何实现贸易交往的?中国又是如何在朝鲜停战问题上发挥作用的?2004年初,首批共4545件记载新中国建国伊始外交活动的珍贵档案向社会开放。消息一公布,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就电话不断,第一位来查询、调阅档案的是社科院的一位研究人员。媒体记者对此显示了更浓厚的兴趣,除北京当地媒体外,借阅处已经接待了包括朝日新闻、共同社、朝鲜日报等国外媒体的数十位记者。开放的有绝密级文件首批开放档案是外交部于1949年至1955年间形成的,主要反映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对外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其中有的过去发表过,如周…  相似文献   

2.
刘莹 《山东档案》2006,(5):21-22
2004年1月16日,外交部举行了“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揭牌仪式,标志着外交部保存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外交档案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对公众开放的第一个部委档案馆,这些外交档案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素材。一、外交档案开放是中国政府政务公开的产物,体现政府对公众知情权的高度重视外交部档案馆馆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早在上个世纪末,外交部档案馆就向时任外交部部长的唐家璇同志建议,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做法,开放外交档案,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唐家璇同志的首肯。1998年,外交部组织…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档案的对外开放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外交部档案正式对外开放。”此举在中外档案界引起极大的反响。李肇星外长在“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揭牌仪式上指出:外交档案不仅要为国家利益服务。还要为公众服务。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说:“虽然开放的档案所占的30%的比例不算很大,但终究是重要的积极的一步。”一时间,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门庭若市,前来查阅文件、  相似文献   

4.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外交部档案正式对外开放”,此举在中外档案界引起极大的反响。李肇星外长在“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揭牌仪式上指出:外交档案不仅要为国家利益服务,还要为公众服务。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说:“虽然开放的档案所占的30%的比例不算很大,但终究是重要的积极的一步。”一时间,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门庭若市,  相似文献   

5.
刘莹 《山东档案》2006,(5):21-22
2004年1月16日,外交部举行了“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揭牌仪式,标志着外交部保存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外交档案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对公众开放的第一个部委档案馆,这些外交档案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16日,外交部举行了"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的挂牌仪式.1月18日,外交部档案馆将馆藏中1949~1955年形成的部分档案正式向公众开放,开启了我国外交档案开放的先河.这一现象不仅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眼球",成为新闻报道的"热点",也引起了相关学术界的普遍关注.2004年11月,笔者前往外交部档案馆进行调研,重点了解外交档案开放的原因和实施进程,并从学术视角对外交档案开放的相应启示作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30%的遗憾 100%的进步——各界人士评说外交档案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档案馆的网站公布了一条消息:“外交档案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媒体的宣传。外交部开放外交档案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几天之内,就有上百人在外交部档案馆的批准后利用了开放的外交档案,他们当中有学者,也有记者;有官员,也有公众;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最近本刊编辑部对部分外交档案的利用者和有关人员进行了采访,这些人从各自的角度对外交档案的开放进行了评说。下面的文字就是本刊编辑根据采访记录所做的实录。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外交部近万份建国初期形成的档案最近向国内外公众开放,此举在国内外档案界、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社会新闻媒体竞相在显要位置予以报道。前不久,外交部档案馆馆长廉正保、鉴定开放处处长张素林等有关负责人就此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9.
外交档案开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华 《中国档案》2004,(4):19-19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外交档案正式对外开放”。几天之内,学者、官员、记者和普通公民纷纷向档案馆提出利用申请,各种媒体也争相报道。档案顿成媒体上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0.
《云南档案》2006,(3):21-22
《中国档案报》宁宇龙报道:5月10日,外交部第二批解密档案在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正式向社会开放。这批档案形成于1956年-1960年,总计25651件,366551页,文件种类主要是外交部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请示、报告、谈话记录、来往电报以及照会、备忘录等外交文书。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月16日,外交部在南配楼举行了"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揭牌仪式,李肇星部长、部领导成员乔宗淮等和部内各司局有关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外交部保存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外交档案就此正式向国内外开放.  相似文献   

12.
外交部档案馆目前保存的外交档案共计33万多卷,其中很多是“海内孤本”,极具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首次开放的外交档案,涉及年限是1949—1955年,这一时期形成的目前保存在外交部档案馆的外交档案近1万卷,本次开放3千余卷、1万余件,占同期形成档案总量的30%。其中有的过去发表过,如周总  相似文献   

13.
档案开放利用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屹 《兰台内外》2005,(2):24-25
2004年,我国外交部档案馆陆续开放了一批外交档案,一时间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欣喜之余有点遗憾,我国档案开放利用虽取得了一些成效,逐步放开了限制,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就结合外交档案的开放利用,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4.
岳辑 《山西档案》2007,(1):56-57
2004年1月19日,外交部档案首次解密,公布1949-1955年形成的档案近万件。首次解密外交档案仅前期准备工作就长达5年。1999年,在时任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建议下,外交部成立“开放档案鉴定小组”,正式启动档案解密工作。当时部里组织了近百名在职和离退休外交官,一页一页翻阅档案原件,在审查单上写上自己的意见———判断密级,同意或者不同意开放,并提出理由。他们制定了“25条标准”,概括而言就是“四不”———凡是影响国家利益,特别是安全利益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档案不开放;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民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外交部档案馆档案开放目录的实地调查和网上调查,分析了我国国家级档案馆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的特点和不足,并提出了完善这些档案馆开放目录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档案开放目录工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档案》2004,(2)
2004年1月16日,中国外交档案首度对外开放。国内外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捷足先登,奔赴现场,亲睹外交密档。外交档案向公众开放,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日本《朝日新闻》记者第一反应是不相信,随即有4名记者一起来到查阅处;美国合众社北京分社社长爱德谈,与过去相比,中国比较开放了;第一位受益于外交档案开放的学者、研究中苏问题的北大历史系教授沈志华认为,这是史学界的福音;浙江大学行政法学博士宗华琳评论说,这对我国档案管理制度的改进,信息公开制度的拓展,都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交部此次开放的是1949年至1955年间形成的档案,约有上万份…  相似文献   

17.
聚焦外交档案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18日,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档案正式向社会开放。此举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本刊编辑部对外交档案的开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就外交档案开放的背景、过程、内容以及外交档案开放的社会反映等内容。对外交部档案馆和有关方面的人士进行了采访。组织了这一组《聚焦外交档案开放》的稿件。  相似文献   

18.
11月12日,外交部档案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外交部1961—1965年形成的档案经解密后将于即日起向国内外开放。本批开放档案共41,097件,开放率将近70%,内容主要是外交部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请示、报告、谈话记录、来往电报以及照会、备忘录等外交文件。  相似文献   

19.
"档案开放"语词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改娇 《山西档案》2005,31(5):16-19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档案开放”语出法国大革命。文章作者认为,“档案开放”一词并非“法国造”,200多年前,法国人提出的是档案馆开放和公民享有利用档案的权利,而非档案开放。“档案开放”是国人结合了法国“档案馆开放”的含义和我国当时“开放档案”的表达需要,由“开放历史档案”、“开放档案”、“档案的开放”逐渐演变而来的。在这种语言转换过程中,档案馆开放的精髓——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观念,逐渐被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惯性淡化了。  相似文献   

20.
吴蔚 《山西档案》2004,5000(4):25-25
7月 1 9日开始 ,外交部将再向公众开放 5 0 0 0多卷档案以供查阅。外交部所开放的是其在 1 949至 1 95 5年间形成的档案 ,这部分档案已在今年年初向公众提供了 40 0 0多卷档案。这部分开放档案主要内容有 :● 中国与亚洲地区有关国家相互承认、建交、互派外交使节的来往函电 ;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及外交部官员与驻华使节及来访代表团的谈话记录 ;中国与有关国家进行磋商、谈判以及在经贸、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的有关文件。● 中美领事级、大使级会谈部分文件 ;中国与有关国家双边接触情况材料。● 中国代表团参加 1 95 4年日内瓦会议的有关文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